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卫 《四川教育》2012,(2):33-33
“家访”一般有i种情况:一是学生在近一段时间里出了什么问题,家长又没能到学校来协助老师解决问题.无奈之下老师只好亲自登门造访,这是一种被迫性的家访;二是学校有硬性要求,班主任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家访,于是,老师有计划地选择一些孩子的家庭进行探访,这是一种半主动半被动的家访;三是教师出于对某位学生特别的关注,认为有必要与家长交流沟通.于是进行主动性的家访。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话的普及,老师上门家访的越来越少了,电话成了学校与家庭联系的重要工具,被人们称为“电话家访”。“电话家访”的第一个优点是快捷。通过电话,学生在学校里的情况可以迅速告知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情况,不失时机地配合学校进行教育。特别是遇有学生生病或学生出走等紧急情况时,家长与教师利用电话直接交谈,往往可以赢得时间,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电话家访”的第二个优点是方便。老师无需走街串巷,走家串户,只要坐在办公室即可与家长交流学生在学校和在家庭的情况。有时一节课的时间可以与好几个家长取得联系。这样既省…  相似文献   

3.
李能知 《湖南教育》2002,(14):29-29
家访有利于学校与家庭更深层次地沟通信息。通过家访,班主任可以发现和搜集家庭教育的好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开好家长会提供丰富而生动的实例。实践表明,有些问题不家访就不能发现和解决,家访往往能找到问题的真正答案,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效果。家访有利于加强家长培养教育孩子的责任感。目前,不少家长因忙于工作而放松了对孩子管教。对此,班主任通过家访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一份责任,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家访有利于增进老师、家长与学生情感的交流。班主任老师放弃业余时间和节假日休息走访学生家庭…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之友》2013,(Z1):15-16
校访是指家长访问学校和教师。在中小学,大多数家长会利用每天接送孩子上学和放学的机会,主动与班主任老师交流。通过主动校访,家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近教师,与教师商讨教育孩子的措施,有针对性地配合学校的教育。家长校访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家长接送孩子时面对面的交流家长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时候,正是教师与家长交流的良机。老师能把孩子当日或近几日的情况与父母进行交流,又能了解孩子在家情况。这种沟通非常有针对性,虽比不上家访了解系统深入,却以"短、平、快"为长,很有实效。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几乎每天的面对面接触需要老师保持良好的心态与清醒的  相似文献   

5.
钱永芳 《贵州教育》2012,(24):27-28
一、家访中的"三学"一要学会正确家访。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的有机结合,而家访是联系孩子父母和老师之间的纽带。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内心情感等等,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家访比起电话、网络等沟通方式,更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家长情感的接触和心灵的交流,产生亲近、信赖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我当了十五年的班主任,多年实践使我逐渐懂得了,家访工作一定要了解学生和家长的思想性格特点,注意研究家访时学生与家长的心理,采取适当方法,讲究家访艺术。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严,但管教不得法,动辄打骂,往往造成孩子在家长面前循规蹈矩,一旦离开家长就“无法无天”。家访时如多讲或只讲学生缺点,家长火冒三丈就会打骂孩子,会使孩子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访问这样的家长,我总是把《班级学生情况记载》带去请家长看(学生不在场),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向家长介绍教育孩子的方法。这样,家长能和老师很好配合。有些学生的父母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不一致,家访工作就应做到更细致些。几年前,我班有个女生,比较散漫。她父亲对孩子要求严格,性格爽直。家访时我  相似文献   

7.
苏州一中学问卷调查显示,八成家长不愿老师登门家访。这个结果足实让人困惑:家长不是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吗?家长不是个个抱怨不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吗?那么他们又为什么不愿意老师登门家访呢?家长、孩子、老师面对面地交流不是再好不过吗?而河南一马姓教师暑期一个月时间骑车万里做家访,遍访全省36个学生,所到之处,受到学生、家长热情欢迎。久违的家访回来了。好心的老师让学生欢喜,让家长激动.也让通过各种途径得此消息的老师、家长、学生深深感动。为何?笔者下面就对这一调查做个探讨:  相似文献   

8.
家访,能让老师亲眼目睹孩子的生活、学习环境;家访,能让老师和家长面对面地交流与沟通;家访,能让孩子和家长感受到老师心中装着学生,这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种鼓励……家访的重要性,每一位班主任都心知  相似文献   

9.
肖伟平 《生活教育》2014,(2):99-101
登门家访能够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家庭及周边环境、生活条件、家庭教育状况等基本情况,有利于对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登门家访与现代电子家访相比具有四大优势,一是登门家访的情感交流是电子家访等形式所不能代替的;二是登门家访能让每一个学生在家里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三是登门家访有利于改善家庭教育;四是登门家访能够向家长宣传学校的育人理念。登门家访的实施策略,一要在访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二要在访中要注意与家长交流的技巧;三要在访后要及时总结反思。  相似文献   

10.
家长校访有利于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及时采取教育措施,更有利于学校、教师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教师、家长不能等有了问题或为了了解学生再家访、校访。教师与家长要互访、互相了解。家长不管有多忙,出于对教育、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也应该常到学校看看,哪怕是见见孩子,看看作业,也是一种爱的教育。1.家长走进学校可以从总体上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思想状态、身心健康状况,可以看看孩子的各科考试卷、班级好人好事簿,还可以听听各科教师对孩子的评价,对孩子作全面了解,以便对症下药,进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  相似文献   

11.
正众所周知,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学校与家庭之间一条不可或缺的纽带。沟通是心灵的对话,心灵的距离有时就是脚下的距离。教师通过上门家访,与家长零距离接触,拉近自身与家长、学生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关系。在家访中,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同时也能直接倾听家长对学校、班级教育工作的要求与建议。让教师和家长在交流中形成教育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我陪妈妈家访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家访出现尴尬局面,逐渐被电子家访所取代,成为教师和家长交流的重要方式。以此促成学校与家庭,甚至社区、社会对孩子的教育共识,达成家校育人环境的和谐,最终促成师生关系的融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正>主持人语:二三十年前,家访是教师必须做的一项工作。家访的基本方式是徒步或者骑自行车。家访,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分析学生学习与心理问题背后的原因;家访,可以让老师了解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要求与期望;家访,也可以听取家长对于学校及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但今天,家访变成了一个遥远的话题。当下的家访确实遇到很大的难题:家长都很忙,家长在家的时间不再固定。类似寄宿制学校孩子们的家庭普遍较远,这样教师家访就很不方便。同时,现代通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80年代,家访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可如今,随着科技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作为教师、家长、学生三方相互沟通的桥梁——家访,则逐渐被遗忘。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但我们也绝不能忽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教师适时家访,了解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想法,以便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内心情感等,更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家长也可以通过家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解班级的总体情况,以清楚孩子的优势和劣势,更好地和教师配合,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期,请关注家访。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研究表明,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成正比。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特殊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老师之一。学生有大量时间在家中度过,因此家庭教育的作用绝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6.
走出家访的误区赵绥生家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配合,加深教师。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增进师生感情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记得“文革”前上小学时,有老师来家访,不仅家长十分欢迎,也令学生十分兴奋、激动。然而,近年来情况却悄悄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7.
"大家访"活动开展以来,岚皋县教育系统广大教师积极为困难学生解民忧、办实事,促进了家校近距离联系,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受到社会普遍好评. 为了让每个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关爱下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该县教体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开展"教师大家访"活动.一是制定了"大家访"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活动要求.二是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带头进行家访;教师分片或包村进走入学生家庭、田间地头,与家长直面探讨交流,了解掌握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思想、学习情况,介绍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教育政策,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解释和宣传,指导家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我们幼儿园越来越重视家园沟通,每学期都会组织教师进行家访,不定期电话联系,每周固定的家园互动,还有孩子入园离园时与家长的当面沟通、交流等。家长们感受到了幼儿园教师工作的耐心与细致,对老师们的辛苦付出表示满意。但是,当孩子在园发生一些意外事故,或者因为教师工作中的疏忽对孩子照顾不周时,家长往往不好意思直接指责老师,而是通过一些看似不经意的语言或身体动作表达出来。这就需要老师做个有心人,用心倾听,留意家长的行为,从中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疏漏,并且及时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家访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如何让家访轻轻松松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家访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串门走动,也不是教育手段的点缀。对教师而言,家访是一个教师世界观、价值观、人品、胸襟,甚至是眼光的全面展示;对家庭而言,家访带来的是家长的惊喜、孩子健康成长的曙光;对学校、社会而言,面对面、心对心的家访更能有效拉近家长和老师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