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二战"后,加拿大土著民族改变了以往"边缘者"的角色,在环境政策制定中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地位的改变是由土著民族自身、国内法制变化和社会氛围、国际压力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土著人的利益已成为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制定环境和资源政策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土著民族在资源利用和环境管理方面争取到了越来越多的参与权和自主权,但仍受到很大限制。而环境和自然资源也成为土著民族在加拿大政治舞台上争取福祉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政府制定和实施了许多不同的政策来处理土著人的问题。这些政策以对土著人殖民化开始,随后改变为对其排除,后又改为将其同化,最后以给予土著人自治权而结束。本论文介绍了土著人独特的文化;评述澳大利亚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土著人采取的四种不同的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土著人的影响;最后回顾土著人在争取平等权利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并探究了他们现在所处的境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加拿大土著民族为例,分析了加拿大政府发展土著高等教育的政策及其背后的战略意义。由于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土著民族的高等教育发展相对落后。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加拿大政府推行“积极差别性待遇”政策,通过不同的项目来资助或引导土著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在录取中也对土著学生实行差别对待政策。加拿大政府之所以推行该政策,除了改善土著人口的高等教育面貌外,还有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4.
二战后加拿大土著民族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加拿大政府适时调整土著民族政策,逐渐改变此前长期推行的同化政策。它首先于1951年修改了印第安人法,取消了明显歧视土著民族的规定,制订了一些有利于土著民族的条款。然后,联邦政府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连续出台土著土地赔偿政策,推动土著土地赔偿在80年代以后蓬勃发展起来。与此同时,加拿大土著民族自治政策出台,促进了土著民族自治运动迅速兴起,成为加拿大土著民族政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随着20世纪70和80年代多元文化政策的兴起,澳大利亚政府开始逐步关注土著民族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土著民族教育机会均等的法律政策,保障和维护了土著民族的教育公平。本文在深入考察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法律政策的主要内容、特点、实施成效,指出了其对加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法规政策建设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为保证农民工进城务工道路顺畅,张家口市经过认真清理,及时取消了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费。 该市规定,各级各类职业介绍机构要按照省物价局等9部门《关于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的通知》,全面清理各种歧视性规定,各地自行设立的针对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结合澳洲土著作家的作品与经历,探讨美国黑人文学对澳洲土著文学的影响。澳洲土著人受到美国黑人最大的影响就是汲取了他们对压迫的战斗性抵抗精神。正是美国黑人在社会、政治和文化上取得的权力强烈地激励着澳洲土著人,影响着当代土著人的文学感悟力。  相似文献   

8.
郭跃 《大连大学学报》2010,31(4):102-106
加拿大土著民族自治的历史基础体现于1763年英国政府的王室宣言和加拿大与土著民族签订的条约。二战后土著民族自治思潮兴起,并逐步被加拿大政府接受。1982年加拿大新宪法确认了土著民族的原初权利,但并没有明确其权利的具体内容。加拿大政府现行的政策承认自治权是土著民族的基本权利,并设定了土著民族实现自治的原则和框架。但是由于没有立法对政策的支持,土著民族的自治依然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9.
民办学校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民办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虽然国家和地方制定了一些相关政策,但民办学校财务管理具体操作规范还不完善,财务管理政策执行与监督还难以落实.必须从民办教育兴衰存亡高度认识完善民办学校财务管理政策的重要性,清理不适应的和有歧视性的管理规定,实事求是地对民办学校财务资产进行全面审计,出台民办学校财务与资产管理可操作性规定,加强对民办学校执行财务管理政策的监督,解决好民办学校长期遗留下来的财务与资产管理问题,并通过政府增加对民办学校的直接财政资助,拓宽民办学校办学资金来源,多渠道防范民办学校的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10.
在《泰比》中,麦尔维尔将土著人、南海岛屿以及土著文化描述为与白人和白人文化对立的他者。通过分析《泰比》中的土著文化观照,揭示麦尔维尔对土著人及其文化偏见和否定的态度。由于深受白人优越的种族观念和文化观念的影响,《泰比》中麦尔维尔对于土著文化的书写是出于白人优于他者的心理写就的。  相似文献   

11.
殖民者以文明和进步的名义,为他们强占澳大利亚提供正当理由。在殖民主义文化霸权统治下,已有200多年的土著文化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和同化,土著居民的民族意识逐渐淡化。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的土著作家萨利·摩根在《我的位置》中揭露了帝国主义的虚假性,以及澳大利亚土著人的悲惨历史。土著人在长期沉默之后民族意识觉醒,开启寻根之旅。  相似文献   

12.
自从1973年引入多元文化主义概念并制定多元文化政策后,澳大利亚的民族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表现在拓宽受教育机会、制定国家教育目标、加大民族教育投资和加强土著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等方面。澳大利亚有关民族教育立法和政策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1998年1月7日颁布的《汇聚力量:加拿大土著行动方案》顺应了加拿大土著民族的意愿与要求,在重建土著与政府之间的伙伴关系,强化土著管理能力,发展双方新型财务关系,支持建立强有力的社区、民族与经济等四个领域帮助加拿大土著人有效提高了自治能力。《汇聚力量》把建构能力作为权力转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加拿大土著人实现民族自治极具价值的重要步骤和正确抉择。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政府与印第安土著民族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政府与印第安土著民族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加拿大政府与印第安土著民族关系的恶化 ,是由欧洲殖民者对印第安土著人推行的压迫、同化等政策造成的。加拿大政府对印第安人实施的政策有 3个演变过程 :1.绥靖 (与武力交替使用 ) ;2 .统治 ;3.同化。加拿大政府与印第安人在能源与其他自然资源开发 ,印第安人的高犯罪率、高自杀率、高失业率 ,印第安人的自治问题等方面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矛盾。解决加政府与印第安土著民族的核心问题是恢复印第安等土著民族所固有的自治权等  相似文献   

15.
数字技术在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很多弱势群体在获取数字资源和掌握数字技术过程中,被排斥在数字环境之外,引发了数字时代的数字鸿沟问题。土著人作为澳大利亚的少数族裔群体,他们中大多数人在数字接入、可负担力和数字能力三个维度存在严重的数字鸿沟。澳大利亚以数字包容为理念,将提高土著人数字技能作为弥合其数字鸿沟的重要抓手,旨在解决因数字鸿沟导致的土著人教育不公平、数字经济参与深度不够、被数字排斥等现实问题。在具体实施路径上,澳大利亚构建了连贯土著人生命周期的数字技能教育体系,即注重学校课程教育,提高土著中小学生的数字素养;发挥职业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土著数字技术技能人才;以社区为主导,为土著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需要的基础性数字技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加拿大土著人传统教育形式日益被现代化、正规化的教育所取代,土著人面临着新的挑战,即如何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强势影响下,一方面保留和继承传统文化所赋予的智慧和生存能力,另一方面尽快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掌握各种现代化手段以融入主流社会生活得更好。为了进行土著教育改革,加拿大政府和土著人本身都进行了尝试和努力,共同探索适合土著人特点的教育模式和内容,以满足土著人掌控自己命运的愿望。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女权运动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早在澳大利亚联邦成立的第二年,白人妇女就被赋予选举权。然而作为"第一民族"的土著却被排除在选举权之外。土著妇女承受着种族和父权制的双重压迫,处境最为凄惨。在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土著妇女的民族意识高涨,她们与本族人并肩战斗,争取选举权等各项公民权利,迫使澳大利亚政府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土著妇女运动之所以取得可喜的成果,除了她们自身的不懈努力,土著人的团结一致外,国际舆论的影响,以及进步白人的鼎力相助,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迄今没有一所土著民族大学.此类大学缺失的原因有待探讨.在是否有必要给土著人建立一所民族大学、土著人是否真的都想建立这所大学以及土著人是否有能力管理一所真正的大学等疑问背后,其深层的原因是种族主义的变形及延伸:虽然不再有旧种族主义的行为暴力,但新种族主义文化排他性的本质却更深刻也更隐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的缺陷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存在支持手段缺乏多样性、投资主体有缺位、支持对象选择存在歧视性、财政农业投入分布结构不合理、未能构筑对外贸易的合理壁垒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等六大缺陷,导致农业投资的功利化倾向和农业投资地位不断弱化。  相似文献   

20.
1999年以来,中央政府先后三次出台示范性高职院校政策.从政策变迁类型看,两次政策变化分别属于政策替代和政策延续.在政策变迁过程中使用激励性工具替代命令性工具,激发了地方政府和高职院校的积极性,但也引起了高职院校的价值扭曲.同时,政策终结缺乏合法程序,严重影响了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政策延续缺乏合理完善的评估、监控和调整机制,势必会扩大原有政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