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久以来,人们心目中的国际副刊是一盘大杂烩,把五湖四海的奇珍轶闻糅合成一版,只要能博人轻松一笑就算完成使命了,与指导性似乎沾不上边。然而,受众的口味毕竟是挑剔的,随着时间推移,过多的猎奇类文字渐渐已不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国际副刊似乎走入了困境。其实,国内多次受众调查早已证实,中国的百姓对国际时局特别关注,“全球意识”增强。而国际副刊的可读性是建立在读者需要之上的,如果能适时地刊登与国内国际重大事件、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相关的国际报道。那么,我们就不难开辟一条融指导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国际副刊发展的新路。实践告诉我…  相似文献   

2.
副刊是我国报纸的传统特色,它使报纸不再是简单意义的新闻纸,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更加多样的形式,强化了报纸传播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我在《京郊日报》主持副刊部的工作,强烈地体会到,报纸副刊经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的副刊(在第四版),有三种,一种是文学副刊"喜鹊",一种是文化体育副刊"文作乐园",一种是国际国内副刊"中外时讯"。这三种副刊补了《京郊日报》其他三个版的不足,发挥了思想和文化宣传的指导性,提供了其他三版所不具备的娱乐性和更为丰富的知识性,受到了京郊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欢迎。英国报界有句名言,…  相似文献   

3.
信息的全球流动,扩大了人们关注的视野,国际事件可能瞬间在国内引起普遍关注和强烈反应。从去年以来发生的伊拉克绑架华人人质事件,巴基斯坦袭击、绑架中国工程师事件,中国在阿富汗的施工队遭袭击事件,印度洋海啸以及引起公众强烈反应的”苏丹红一号”事件,都是典型的国际新闻引起了国内强烈的同步反应。在涉华事件报道方面,地方媒体与中央媒体比较起来,有着许多劣势,但如能够正确处理好自己读者群对涉华国际事件的关注方向,选准自己独特的报道视角,地方媒体对国际新闻的报道也能出彩  相似文献   

4.
副刊作为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将报纸的副刊办得更活更好,将精美的精神食粮提供给读者,使读者能在茶余饭后得到一种审美的愉快,是对副刊编辑工作的巨大挑战。报纸要办好、办活、办出特色、要吸引更大范围的读者,副刊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5.
梁丰 《军事记者》2010,(6):27-28
报纸副刊策划,是指副刊编辑对版面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的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一份报纸的副刊,能不能成为报纸的品牌,能不能让读者产生持久的兴趣,做到“耐看”、“留客”,与副刊编辑的策划能力是分不开的。副刊的策划,应把握几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文艺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稿件内容质量的高低和版面编排的美与否,直接影响着整张报纸的水平。如何办好文艺副刊,使其成为一张能吸引更多读者视线的亮点报纸,是报人们长期以来所共同关注和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第二十一届报纸副刊好作品已于日前揭晓,一大批优秀副刊作品脱颖而出,受到广泛关注。每年副刊获奖作品出炉,都会吸引各报副刊编辑和作者认真研究,以此来把握江苏副刊新的发展动态,以提高办报水平,推动更多精品创作。古人云,文无定法。副刊作品创作当然也没有一个恒定的成功公式。但是,我们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分析,也能找出一些副刊优秀作品产生的可行性路径,现笔者就以部分一等奖作品作一个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对关注报纸副刊发展战略与应对策略的报人而言,下列一些事实与现象必然会进入他们的视野,并不得不由此引发深层次的思考。比如,在厚厚一叠报纸中,副刊版面占了很大的比例,其中,图片的使用量有增加的趋势;比如,报纸副刊的图片不再是文字的陪衬,不只是相对独立地展示其自身的新闻价值和审美功能,而是与文字一起,围绕某个主题,互为补充说明,产生一种互动的效果;再比如,报纸副刊摄影文学的兴起,把图片与文字的新闻价值、审美价值发展到一个从未有过的崭新境地。总之,报纸副刊的图片不再是文字的陪客,而是报纸副刊的主角。图片与文字的互动效果不仅在读者的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吸引读者关注其所要表现的内容,而且给读者带来愉悦感、审美感。报纸副刊的这种发展趋势,要求报纸副刊的运行方式与发展战略随之调整。能否从战略高度把握其变化趋势,充分利用这样的变化带来的机遇,无论对我们关注和研究报纸副刊的发展战略,还是确定报纸副刊的改版策略,都是十分有益的。报纸副刊图文互动的时代背景1.娱乐新闻成为报纸副刊竞争的焦点,图片在娱乐类版面中上升为主角据有关资料显示,读者对娱乐新闻的需求与对经济、科技的需求一样,表现出强烈的热望,这是读者精神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对于报纸副刊,有一种常见的解释是这样的:报纸上刊登新闻、评论以外的发表文艺作品、学术论文等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最常见的是文艺副刊,此外还有各种专题性副刊,如国际副刊、科普副刊、周末副刊等;作为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副刊不同于新闻版.  相似文献   

10.
赞歌 《军事记者》2009,(8):27-27
报纸副刊是一家报纸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报纸是新闻纸,作为报纸的副刊,必须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而有些报纸的副刊,一味刊登风花雪月的东西,远离主体新闻,进而失去了读者。任何一种副刊,都必须反映现实生活,关注国内外、军内外的重大事件,关注部队的重大行动、重大典型,让具有新闻特点的人和事在副刊版面上加以反映,  相似文献   

11.
沈峰 《青年记者》2005,(12):71-71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喜欢看报的读发现,今天的报纸越来越没了学的品格。读有一种报纸副刊正在消亡的感慨。纵观国内报纸的化副刊,能连续不断发表优秀小说作品的有几家?  相似文献   

12.
从1993年1月起,一直在北京日报第4版上刊出的国际副刊由原来的“国际窗”更名为“多彩世界”,刊出周期从每周一次增至两次,所占版面也由每期的1/3版扩大到半个版。而它的本质变化,则是变时事性国际副刊为熔时事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炉的综合性国际副刊,追求可读性和可借鉴性,强调办出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城市报纸的国际副刊特色。两年多来的实践表明,这个办刊宗旨的调整是对头的,出刊周期的缩短和副刊地盘的扩大是必要的,副刊的质量基本上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它可以说办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多彩世界”。  相似文献   

13.
马喜民 《记者摇篮》2008,(12):28-29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国际上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已不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被关注的程度更是前所未有。这一局面的形成,对新闻媒体扩大国际新闻的供应量提出了客观而迫切的要求。而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增设国际新闻副刊,自然也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国际副刊作为国际新闻版的延伸和补充,既不同于国际新闻版,也不同于其它副刊(如文艺副刊等),它所反映的是一种受众并不怎么塾悉的异域客观存在。为增强广大读者对异域风情的认同,国际副刊的版面形式应该有其特定的要求。 从各家报纸操作实践来看,国际副刊的版面大致可分为三种表现形式:大写意型、清秀型、浓妆艳抹型。 大写意型的版面即是运用多栏大标题、大字号、大块深色网底,让标题极轻易地从报纸上跃入读者眼中。标题要简洁,字体一般粗而壮,且变化不大,多为大黑体。同时,大块留白,使标题与正文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版式极少或没有花线花网,照片黑白分明,夺目感极强。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纯文学写作,近年来新闻叙事与报纸副刊之间有着愈来愈紧密的联系。谈论报纸副刊与新闻叙事之间良好的互动,不能不关注副刊逐  相似文献   

16.
在大环境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报纸如何尽可能办得活些?我认为办法之一,是把指导当前工作的新闻版与副刊版适当区别对待。新闻版应当求稳求深;而文艺、理论、社会生活、国际副刊等版面可以适当放开些,办得更活些。一、对副刊的领导要不同于对新闻报道的领导方式党报的副刊,当然与一般文艺刊物、学术刊物有所不同,它对社会的影响比较  相似文献   

17.
英国报界有句名言:“新闻招客,副刊留客。”意思是说,如果报上有好新闻,读者就会购买这张报纸,但要使读者对这张报纸产生持久兴趣,则要依靠副刊对他们的吸引。以副刊“留客”,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眼球,让读者积极参与,做好与读者的良性互动,这是报纸副刊肩负的越来越重的任务和使命。一、充分了解当今读者对副刊的期待长期以来,出现在读者视线里的报纸副刊,往往是纯文学的面孔。如今,愈来愈快的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的工作步伐,愈来愈多的文化娱乐,愈来愈多的消闲去处,要使读者认真、长期关注一大堆报纸中的一个版面,已显得困难。如今,读者对副…  相似文献   

18.
国际副刊是地方党报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它刊登的是国际时事,地域上具有距离感,所以,更需要在接近性上下工夫。 所谓接近性,是指新闻媒介宣传报道的内容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而其宣传手段、宣传形式又为读者所喜闻乐见。我们知道,要作到这些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国际副刊版,要想做到“接近性”有很多不利因素。一是国际副刊版的定位所决定的。地方报纸原来一般不开设国际副刊版,近些年来,为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为扩大影响、扩大订户,开设了国际副刊版,以补充时事版的某些不足。但它只能刊登国际上发生的新闻,在一般情况下,只是守株待兔,如果不能有针对性地选稿、编稿,便很难做到接近性。二是国际副刊版一般只是时事版的补充和延伸,如果不能打破固定模式,大胆改革,在版面编排、设计、栏目设置上别出心裁,办出风格,办出名堂,也很难体现出它的接近性。  相似文献   

19.
报纸文艺副刊,是报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几年来,报纸副刊越来越受到文化消费群体的关注、读者的喜爱。这与副刊作品更加接近现实,贴近生活,靠近读者,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副刊散文则因为能更迅速敏锐地反映社会变革,和应生活节奏,折射心态变化,而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报纸副刊一直青睐散文,副刊散文的盛衰又往往受到社会环境、文坛景况的影响。这两年报纸副刊散文红红火火地兴旺起来,并非只是在原有格局上“增其旧制”,还出现了新的走势:一是取材趋向平民化,在多层次观照社会、描绘“寻常百姓家”、抒写悲喜人生等方面有了突破,赋散文“登堂入室”以新意;二是作者呈现民众化,而且不少新人涉足散文创作,为的是借此倾诉在普通生活、艰辛跋涉中积累起来的体验,将其作为审视人格力量和显示自身价值的一种方式。尽管他们无意当“文人”、挤“小道”,仍然为副刊散文送来清新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
如果把报纸副刊比作绚丽多姿的飞龙,那么,副刊所设置的拳头栏目,无疑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报纸副刊注意版式设计、版面美化能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但是,副刊要想使读者读下去,进而细细品味个中感受,没有几个“叫得响”的专栏是不行的。在处理内容与形式结合的关系上,内容是首要的,而能够表现内容的重要形式是设置专栏。《新疆军垦报》星期刊创刊之初,曾以新颖的编排手段和独特的风格而受到新疆新闻界关注。但在报纸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