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据R&D活动包括三大执行主体①,将区域R&D活动分解为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三个子过程,通过构建并形结构的关联网络DEA模型对我国区域R&D投入绩效进行较全面的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区域R&D投入的整体效率和三个子过程效率都普遍偏低,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高校的R&D活动效率是三大执行主体中最高的;企业R&D活动效率与区域总效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科研机构R&D活动效率的过分低效导致了我国区域R&D投入绩效的普遍偏低;R&D活动三大执行主体之间存在显著的不协调性;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R&D活动效率呈现明显的"阶梯分布"现象。  相似文献   

2.
根据R&D活动包括三大执行主体,本文将区域R&D活动分解为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三个子过程,通过构建并形结构的关联网络DEA模型对我国区域R&D投入绩效进行较全面的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区域R&D投入的整体效率和三个执行主体的子过程效率都普遍偏低,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高校的R&D活动效率是三大执行主体中最高的;企业R&D活动效率与区域效率具有高度一致性,而科研机构R&D活动效率的过分低效导致了我国区域R&D投入绩效普遍偏低;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R&D活动效率呈现明显的“阶梯分布”现象.  相似文献   

3.
当前企业R&D补贴研究大多关注补贴对企业R&D活动的效果评估,对R&D补贴的分配问题研究较为不足。现实中R&D补贴分配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曾经获得补贴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后续补贴,以前未能获得补贴的企业未来也较难获得补贴。本文分析了马太效应的内在机理,提出了形成马太效应的五大根源:竞争择优机制、学习积累效应、纯粹声誉优势、利益集团捕获及审计反腐效应,并根据成因的不同将其分为“良性的马太效应”和“恶性的马太效应”。通过转移概率矩阵法考察了企业R&D补贴分配中的持续效应,证实了企业R&D补贴分配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通过Probit模型分析了造成马太效应的关键变量,发现企业经济指标、R&D指标对企业持续获得补贴存在显著正影响,说明我国企业R&D补贴存在的马太效应为良性马太效应;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实证考察了马太效应对企业R&D活动的影响,发现马太效应对企业R&D投入、专利申请、新产品销售收入方面均为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政府通过R&D补贴、税收减免和政策引导扶持企业创新,但政府R&D扶持效率很少被深入研究。本文提出基于Super-SBM的三阶段DEA模型测度政府R&D扶持效率,研究发现企业因素中的技术能力和经营能力以及外部环境因素中的企业特征对投入、产出松弛变量产生了较大影响。利用计量回归分析企业R&D投入对政府R&D扶持效率的影响,发现企业的R&D支出对政府R&D扶持效率具有正影响,但政府补贴占企业R&D投入比例对其产生负向调节。这表明政府必须保证R&D补贴不能超过一定比例限额;只有当企业R&D水平在临界值以下时,政府提高这一比例才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标度无关性指标引入到对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中,在非线性视角下从科技创新投入(R&D经费)、产出(论文、专利)与经济规模(GDP)之间关联的角度构造标度无关性指标,进而对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的相对绩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R&D经费投入、科学论文、专利申请量随GDP的增加均呈较强的非线性增加趋势;(2)绝大多数省份的R&D经费投入与GDP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马太效应”,且各省份论文数随GDP增长的“马太效应”普遍强于专利随GDP增长的“马太效应”.本文工作不但扩充了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估指标体系,也为决策者制定更加切合实际的创新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构建一个同时包含R&D投入规模和R&D资源配置的区域TFP增长模型,并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考察区域TFP增长和R&D活动的空间关联特征,着重探讨R&D资源在区域内部研发主体间的配置结构与区际间的空间再配置效应对地区TFP增长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1)中国区域TFP增长和R&D活动均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和空间俱乐部集聚特征;(2)R&D投入规模对区域TFP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3)区域内R&D资源配置效率整体偏低,相较于企业和高等学校而言,科研机构R&D配置份额的增加更有利于促进TFP增长;(4)区际间R&D资本和R&D人员的流动均能够显著提升区域TFP,而R&D人员流动的作用效果更强。无论是当期模型还是滞后模型,上述结论均具有稳健性。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我国调整R&D支出总量,优化R&D资源配置,进而提升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孔骁  冯锋 《科学学研究》2018,36(5):839-846
采用2009-2015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从经济贡献率的视角对我国企业R&D活动的主体地位进行了再检验,并基于动态门槛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企业及政府两大R&D投入主体对区域经济的非线性差异性影响。研究认为,以R&D投入的经济绩效为评价标准,我国企业主体地位尚未真正建立;处于不同科技水平的地区,不同R&D主体的经济绩效存在差异:科技发展水平低于第一门槛时,政府R&D投入更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超过第一门槛时,企业才能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科技水平超过第二门槛时,政府和企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趋于一致。我国现有研发活动中,政府和企业超过70%的R&D投入份额位于第二门槛之上,因此引导企业向中等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R&D投入,同时增大政府对科技落后地区R&D活动的扶持和补贴应成为我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31个区域2011-2013年 R&D 投入强度和区域专利申请密度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 R&D 投入强度与区域专利申请密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低 R&D 投入区域中,R&D 投入强度与区域专利申请密度呈现出负相关;在中 R&D 投入区域中,R&D 投入强度与区域专利申请密度呈现出非显著正相关;在高 R&D 投入区域中,R&D 投入强度与区域专利申请密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在制定 R&D 政策的同时需要考虑不同区域的异质性特征,并且 R&D 投入强度必须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够有效地激励专利申请的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9.
以企业R&D能力与绩效耦合协调度为切人点,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利用信息熵对各指标进行客观赋权;构建企业R&D能力与绩效耦合协调度模型,并设定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以我国31个省市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全国80.65%的省市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R&D能力与绩效处于勉强协调发展水平;全国90.32%的省市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属于R&D能力滞后类型;大中型工业企业R&D能力与绩效协调发展水平与所属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0.
技术效率是经济增长源泉和增长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技术创新则是影响技术效率的根本因素,那么作为技术创新核心的R&D对技术效率是否存在着积极影响?本文运用面板数据随机前沿方法(SFA)考察了我国三大经济区域R&D与技术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显示:①R&D对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②随着R&D投入逐年递增,东、中、西部地区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呈稳定上升趋势;③随着时间推移,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技术效率差距呈继续扩大态势。在实证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R&D对技术效率的作用机理和区域差异的路径依赖,并由此得出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技术效率是经济增长源泉和增长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技术创新则是影响技术效率的根本因素,那么作为技术创新核心的R&D对技术效率是否存在着积极影响?本文运用面板数据随机前沿方法(SFA)考察了我国三大经济区域R&D与技术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显示:①R&D对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②随着R&D投入逐年递增,东、中、西部地区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呈稳定上升趋势;③随着时间推移,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技术效率差距呈继续扩大态势.在实证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R&D时技术效率的作用机理和区域差异的路径依赖,并由此得出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析对近年来R&D投入来源结构的变动情况及其成因,并运用柯布一道格拉斯函数模型测度我国R&D经费的最优采源结构.研究表明,我国目前R&D经费来源结构中企业占较高比例并不意味着企业R&D投入主体地位的确立,政府R&D投入增长缓慢是导致我国R&D来源结构未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原因.因此,应继续加强企业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大政府R&D投入的力度.  相似文献   

13.
政府科技项目投入能破除企业R&D资金约束、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从而提升企业创新效率;但政府科技立项的特殊性质也使得企业面临技术较难商业化和R&D资金耗散的困境,从而降低企业创新效率.利用SFA技术和扩展的知识生产函数模型,本文测度了我国95家创新型企业2007-2010的创新效率变化及政府科技项目投入对其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科技项目投入对企业的创新效率的影响对R&D强度不同的企业呈现差异.这说明政府还要提供使企业尽早实现技术商业化的服务并客观论证承担项目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政府R&D投入、环境规制与农业科技创新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规制、政府R&D投入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两大难题,度量二者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对研究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04-2015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使用超对数SFA模型,测算出30个省级的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再采用门槛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环境规制和政府R&D投入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对二者最优强度区间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环境规制和政府R&D投入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具有正向影响,且二者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门槛性。当环境规制强度低于门槛值0.617时,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0.798;当政府R&D投入强度高于门槛值0.109时,影响系数为0.194,政府R&D投入对创新效率促进作用持续增强。只有当环境规制和政府R&D投入处于合理区间时,环境规制政策才能引致政府R&D投入,具有“激励效应”,进而影响农业科技创新行为,产生创新补偿效应,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官产学R&D合作、知识溢出与区域专利创新产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玉鸣 《科学学研究》2009,27(10):1486-1494
 “官产学”R&D合作、知识溢出与区域专利创新产出的关系研究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以2000-2006年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为空间样本,基于改进的知识生产函数,对以专利创新产出和R&D经费投入衡量的区域R&D合作与知识溢出进行了截面计量分析。经验估计结果显示,我国各个地区的企业自身R&D经费投入对专利产出的作用明显但不稳健;大学研究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明显而稳定的知识溢出效应;政府直接对企业进行R&D支持对企业专利创新产出并不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在政府引导下的产学R&D合作不论对企业还是大学均为一种良好的制度安排,是促进我国专利创新产出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针对DEA交叉效率评价中权重不唯一情况,用最小调整法研究了区域R&D资源的再配置情况。研究发现:第一,相比CCR方法,交叉效率方法以微弱的、可以承受的代价实现了R&D效率的普遍提升和彼此之间差距的缩小,进一步验证了自利型"囚徒困境"会带来显著的效率损失;第二,R&D投入规模是R&D效率普遍提升的前提,分散、小规模的R&D投入只会带来R&D效率的整体偏低和差异加大;第三,R&D人员的区域相对过剩造成了我国R&D活动的"产能过剩",这是解决我国R&D领域自利型"囚徒困境"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官产学R&D合作、知识溢出与区域专利创新产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官产学"R&D合作、知识溢出与区域专利创新产出的关系研究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以2000-2006年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为空间样本,基于改进的知识生产函数,对以专利创新产出和R&D经费投入衡量的区域R&D合作与知识溢出进行了截面计量分析.经验估计结果显示,我国各个地区的企业自身R&D经费投入对专利产出的作用明显但不稳健;大学研究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明显而稳定的知识溢出效应;政府直接对企业进行R&D支持对企业专利创新产出并不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在政府引导下的产学R&D合作不论对企业还是大学均为一种良好的制度安排,是促进我国专利创新产出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基于GM(1,1)模型的我国R&D投入强度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R&D投入一直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带来了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从R&D投入强度,即R&D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入手,构建了我国R&D投入强度的GM(1,1)模型,提出了提高我国R&D投入强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双对数线性知识生产函数模型,从R&D投入和R&D产出的角度,研究了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国R&D投人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R&D投入问题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也取得了不少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从R&D投入的来源与结构问题、R&D经费投入的国际比较、R&D投入与产出增长关系、R&D活动资源配置问题、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R&D投入的关系、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