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7,(45):139-140
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理念和模式政权在不断地颠覆传统课堂。根据职业教育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特点,对职业教育基于微课、慕课的翻转课堂进行分析,探寻微课与课堂、网络与教室、翻转课堂与常规教学的异同,进一步研究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实践探索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转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引发了国内外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浪潮,而当下流行的微课资源,以其短小精悍、开发技术门槛低等特点成为中小学教改的重点关注资源。本文系统阐述了翻转式和微课教学的概念、分类,并从知识属性的角度对微课进行了适用性分析。梳理了翻转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提出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O-I、A-B和O-AB-AB三种教学模型,提出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流程,并给出了一套该模式下的教学设计工具。  相似文献   

3.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当前广泛流行的微课,是实现翻转课堂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概念及设计原则出发,分析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总结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以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构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体现了混合学习的特点,分为"三阶段、七环节",即课前通过微课资源传递知识,课中通过完成任务内化知识,课后通过微课资源补救知识、拓展技能。  相似文献   

4.
微课、翻转课堂是现代教育新兴词汇,从微课、翻转课堂的含义入手,阐述了传统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微课资源进行课堂翻转的应用原则,并着重介绍了产品设计课程的具体应用实践,最后针对基于微课资源、课堂翻转教学模式的可持续性,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现实需要。在概述微课与翻转课堂理论及翻转课堂的内涵与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以"驯服‘小老鼠’"教学为例,阐述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策略,旨在帮助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提升信息化素养,灵活运用微课构建翻转课堂,实现信息技术教学时间与空间突破,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6.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理念,借助微课等技术,为实现学生的自主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但是,无论是目前的微课设计,还是翻转课堂的组织、设计,都存在诸多问题。翻转课堂实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问题探究的自主、个性化学习,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型教学的一种颠覆,因此翻转课堂、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需要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模式,以支持学生的自主个性化学习。基于这一假设,该研究提出了适合翻转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启发性挫败设计。该文详细论述了启发性挫败设计的四个相互依赖的机制(启发性挫败的问题设计、元认知活动设计、参与结构设计和学习文化的设计),以及原则和原理,以期为翻转课堂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微课的设计等提供新的视角和模式。  相似文献   

7.
微课是基于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其主要载体是1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属于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集合了微课教学、任务型教学、情景教学、互动教学和合作教学等各种教学法的优势。设计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需要将微课平台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融合,充分发挥该教学模式的跳跃性、灵动性和综合性以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本文将举例分析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方案,并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8.
翻转课堂调整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使教师的知识传播与学生的知识内化进行颠倒,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目前翻转课堂在成人高校实际教学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课前优质视频资源不足、线上学习平台支撑不力等诸多问题。而MOOCs的运用则有助于弥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成人高校教学中应用的不足。基于翻转课堂与MOOCs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文章分析成人高校基于MOOCs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从教学师资、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研究成人高校如何有效开展基于MOOCs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教学中进行翻转课堂的探索实践,需要微课作为视频资源支持。文章从大学翻转课堂的预习复习、设计教学、作业、答疑、评教等五个方面,将传统教学和微课做比较,对微课应用于大学翻转课堂的方式、方法、内容做阐述,提出了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教学的理念,倡导大学教师群体掌握并运用于微课,实现翻转课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面向应用,结合专业,夯实基础、强化能力"的课程建设理念,在微积分教学中,选取部分课程内容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先以少数班级为试点,探索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分析微课资源特点和已有翻转课堂应用的基础上,设计出"微课学习、课堂翻转、综合考核"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运用微课视频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也能够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精神,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文章对高职院校教育人才培养的微课视频创新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总结高职教育中所采用的微课视频教学方式,提出全新的应用策略,明确微课视频在高职院校教学创新中的实际作用,这样才能够全面增强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研究工作的开展将重点针对现阶段我国中职院校禽病防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做有效的研究和探索,并且会将之融入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通过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两种模式对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做有效的构建和发展,借此实现后续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推动和建设.另外,研究将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两种模式下搭建一个全新的混合教学平台,借此实现理实一体化、产教融合以及线上与线下资源的共享和共建机制.  相似文献   

13.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资源,具有区别于传统教学资源的创造性与创新性,可以作为创客教育的资源工具,促进创客教育的发展。在创客教育背景下,如何进行微课的设计成为教育改革的新问题。从重构微课的概念入手,依据微课的三重属性将其设计要素定位于目标、内容、活动、资源、交互、评价等六项,据此构建创客教育背景下的微课理论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及信息技术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混合式教学是将网络在线学习和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焊接结构识图与CAD制图课程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参与感明显增强,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一体化实践教学条件是传授一体化教学内容的工作环境,能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顺利进行。文章围绕教学做一体的设计思想,提出了一体化教室的建设模式和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要求与方法,并以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器专业为例,构建了该专业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条件,为指导其他专业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条件提供参考,对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开展一体化教学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河南省10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开设和实施情况的调查显示,中职德育教学存在课程资源匮乏、课堂师生互动不充分、德育师资素质不高、社会实践较少等问题。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德育课程改革必须要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统筹各类资源,统一德育管理制度,坚持职业化的方向,形成全新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互动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主要的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来源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互动教学模式可以有选择性地运用排队、调查、分组、点名、张贴、游戏、阅读四分等教学策略。职业教育的一堂课一般包括播放视频、分组作业、学生授课、分段测验、问题导向、小组辩论、经验分享、故事启发、工作记录、师生互评等基本环节。"活化教室"是实现职业教育互动教学的基本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18.
高职语文教学应突破传统课程、课堂教学观念及惯性思维的束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学实践表明,以职业能力为目标,融“做、学、教”于一体的高职语文课程设计模式,有助于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探讨——基于教学质量管理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操作型高级技术人才,即强调应用型的企业第一线职业人才。要提高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要建立一种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需求,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一定适应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与成人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为成人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SPOC视角的混合教学模式是对现有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有效创新,可以解决高职院校成人教育面临的教学供需失衡、教学资源低质、师资力量不足和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实困境,保证了成人教学的完整性、个别性、持续性和特殊性。基于此,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对成人混合教学模式进行设计,重点对教学实施中教师导学和学生学习任务进行具体分工设计,可以从教学模式角度对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