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风》2021,(9)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针对材料科学基础的特点,结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经验,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戴辑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3):I0001-I0001
曹春晓,1934年生,浙江上虞人,1956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我国航空工业钛合金研究和应用的创始人之一,“航空报国金奖”得主。1987年起,历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621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航空学会材料工程分会副主席和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南昌航空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组组长、中国航空学会材料工程分会副主任和无机非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3.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材料科学技术的更新也不断加速,在各项重大工程项目中,始终离不开关键材料的应用。材料性能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此,材料体系的创新与材料性能的优化对于有效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由于这种材料在诸多应用上体现明显优势,使其在各个尖端领域中都获得了重要应用,尤其是在航空领域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尤为广泛。本文就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及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航空航天高技术是传统工业大国谋取下世纪发展优势的无价之宝;是新兴工业大国谋取下世纪竞争优势的战略产业;是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科技进步、经济起飞的先导产业。郁士光同志的文章《航空高技术发展的国际环境与战略地位》分析了航空高技术发展的国际大环境、重要战略地位,探讨了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航空高技术发展与管理新路子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材料科学与工程发展的特点辛口市场对材料类人才的要求,结合西部地方高校的实际,提出了“厚基础”、“多方向”、“重实践”的材料类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6.
支线航空是民航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民航运输发展的生力军.但我国作为世界航空运输大国,支线航空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我国民航要实现从世界民航大国向世界民航强国的跨越,必须把支线航空作为优先重点发展的领域,因而支线航空发展对策研究对我国民航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材料——科技发展的动力和瓶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分析了材料在人类文明史 中的作用,指出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它的落后必然成为科 技发展的瓶颈,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正>能源、材料、信息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领域,材料又是其他各个领域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和支撑。材料科学与技术发展得好,可以成为推动其他领域发展的强力助推器,反之就会成为制约其他领域高水平发展的瓶颈。当前材料科学发展的前沿之一是对材料尺度效应的研究。这里的尺寸效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材料复合与功能化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是材料类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0.
高彤 《科学中国人》2012,(24):54-57
生物医用材料是一类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高技术材料,涉及亿万人的健康,是保障人类健康的必需品。我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等各类科技计划和产业发展规划都对生物医学材料研究给予了支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一批具有独创思维,有较高素质能力和坚韧不拔精神的生物医用材料专家涌现出来,他们立足本世纪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发展方向和前沿,制定出一项项行业标准,使我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体系基本形成,他们坚持自主创新,研发出一批批具有产业化价值的重大专利技术,提升了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科学与技术的自主和集成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材料科学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材料科学发展的历史。材料科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科学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头学科和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最新成果如各种生物学、物理学和电子学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则更好地推动了材料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导致了一系列高新技术和高性能材料的诞生。目前,信息功能材料、高温结构材料、复合材料、生物材料、智能材料和纳米材料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它们正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2.
师昌绪是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在金属材料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在高温合金领域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领导研制出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获国家级奖励10余项,并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科技人员.参加或主持制订中国有关冶金材料、材料科学、新材料全国科技发展规划,他对我国一些重大科技政策、措施及规划等方面,提出了重要建议.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13.
储氢材料是可再生清洁能源领域的重要基础材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材料科学一处一直关注该领域并给予了长期稳定的支持.为加强从事储氢材料基金项目研究人员的合作与交流,提高项目完成质量,促进各单位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材料科学一处对储氢材料的基金项目组织了"储氢材料"项目的集团管理[1,2].  相似文献   

14.
<正>一、材料科学与工程从石材、木材、铁材到复合材料,材料发展走过了千万年历史,材料伴随和推动人类文明进程。材料是一个活跃而无止境的领域,极大地推动现代科学发展。材料属于应用科学范畴,其目标在于形成有价值的形式。先进材料属于科学前沿,其实验和理论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先进材料具有"极限"性能特征,并成为制约多种科学领域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朱刚刚 《科学中国人》2014,(1):56-61,F0003
<正>2012年6月1日,第九届世界生物材料大会在成都隆重开幕。这是大会创办32年来首次落户发展中国家,这标志着中国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已进入世界前列。大会的召开,无疑是向国际社会展示发展、开放的中国,以及欣欣向荣的中国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一个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16.
生物材料学和与其相关的生物医学工程将是二十一世纪的领衔前沿学科之一,是应用科学的核心学科。现代生物材料的核心是生物医学科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融会,是将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渗透于材料科学研究的全新挑战。人体的医学治疗要求也为生物材料的研发引入了人体组织工程学、植入性人工器官、生物感应装置、仿生智能装置、生物医学光子技术等广泛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并为生物材料的应用提出了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全新标准。因而,生物材料的研究将成为整个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重要发展前提。近20年来,中国和国际上的生物材料研究发展与…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信息数据库,以材料标准为具体研究对象,对中国、日本、英国和美国国家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全面展示了我国材料标准在数量、标准更新速度及技术领域分布等方面与其他三个发达国家的差异,为促进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及材料标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近日,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了第一届材料科学技术进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日本以及国内著名的材料专家和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方面的部分教授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正>生物医用材料是用于对生物体组织和器官进行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生物体组织或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一类高技术材料,具有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作用,是材料科学、化学、生命科学和医学交叉的发展领域。宫永宽是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二级教授,现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学术带头人、材料科学新技术研究所所长、西安市仿生生物材料与器件工程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仿照细胞  相似文献   

20.
要针对近几年市场经济发展对材料学科人才的需求情况,对传统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