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林楠  孙皓  苏菁  张东红  于宏伟 《科技风》2023,(13):144-146
为研究大学生运动员的营养膳食认知与行为现状,引导大学生运动员科学膳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与针对性访谈法对石家庄学院330名在校生运动员进行调查与探究,研究内容包括了学生身体基本状况、日常饮食习惯、日常运动情况、运动营养知识储备、对营养知识的认知态度等部分。结果发现,大学生运动员的营养科学膳食意识比较强,日常饮食基本能做到良好与规律的就餐,但针对体育运动的营养知识储备与行为较为缺乏,在运动营养学方面有很多知识盲区。对此建议为大学生运动员配备营养指导师,增强对大学生运动员运动营养知识的教育,提高合理膳食的认知与意识,监督合理营养饮食。  相似文献   

2.
范敏 《科教文汇》2012,(1):200-201
目的:了解服装设计专业女大学生饮食行为习惯和营养状况,为学校开展食品营养教育、指导学生合理膳食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湖南女大148名服装设计专业女大学生,采用自编饮食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服装设计专业女大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7.59%,女大学生中存在不良饮食行为习惯、食品营养知识缺乏,膳食搭配不合理等状况。结论:服装设计专业女大学生应加强食品营养教育和膳食指导,以提高本专业女大学生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耿雪  陈翔宇 《内江科技》2014,35(12):111-112
为了解大学生日常膳食情况,为大学生饮食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苏州大学五个校区78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苏州大学大学生的膳食现状较差,大学生饮食行为中存在常见食物摄入频率不足,不良饮食习惯较多。建议加强大学生营养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加大学食堂的营养技术人员,提高学生食堂的膳食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卫生职业学院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状况。方法经整群抽样确定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转基因食品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调查。结果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晓率为45.10%;转基因食品知识的主要来源为电视广播(60.78%)、课本书籍(52.94%)、网络(49.02%)和报刊杂志(37.25%);43.75%的学生支持发展转基因食品,但73.47%的学生表示不愿意购买;62.75%的学生并不了解我国的转基因食品管理制度,80.39%的学生赞同进行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结论:卫生职业院校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较高,但购买意愿低,且大学生对我国转基因食品管理制度不了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大学生的饮食健康状况,深入了解我校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便改善饮食结构、促进科学安全饮食,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以供其他高等院校参考和借鉴。方法根据性别,采用分层抽样,对我浙江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2009级的13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大学生选择餐馆的影响因素中,卫生状况占首位,为50.00%,20%的同学很注意自己三餐的营养搭配,只有13.33%的学生会很慢地进食,60%的同学可以做到三餐规律,只有3.33%的人从来不在饭后不久就直接食用冷饮或水果。结论多数大学生有部分的健康饮食观念,但对饮食健康的具体内容和标准的认识还不太清晰,缺少保护自身身体健康的饮食,不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进食速度过快等,在饮食结构、卫生观念和饮食习惯上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对医科类院校500名大学生的营养知识、营养观念和饮食习惯进行调查,并通过24h膳食回顾法对学生饮食连续记录5d,运用BMI值评估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对其日常饮食及各类营养素摄入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医科类院校大学生的膳食结构以及营养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7.
西藏高校学生牛带绦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饮食习惯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玛卓嘎  央啦 《西藏科技》2012,(2):36-37,42
了解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对牛带绦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饮食习惯,为防治牛带绦虫病提供依据。方法:对西藏大学医学院200名藏汉学生进行牛带绦虫病防治知识及饮食习惯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牛带绦虫的危害知晓率49%,牛带绦虫病的传播方式知晓率为51.5%,牛带绦虫病的预防知识知晓率51.5%。饮食习惯的调查藏族学生食用生牛肉者为100%,汉族学生食用生牛肉率为0%。结论:牛带绦虫病是西藏地区常见病地方病,加强对医学生的牛带绦虫病的防治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降低西藏牛带绦虫病发病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分析当今大学生群体饮食习惯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干预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方便样本抽样的方法,对保定市某高校2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专题小组访谈,采用归类分析的方法进行资料整理。调查研究结果提示,大学生中不良饮食习惯普遍存在,有必要在大学生人群中进行饮食行为的干预,改善其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强其健康饮食的自我管理,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提高饮食营养素养,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查,了解影响大学生健康的不良生活习惯,为指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提供理论依据。调查采用分层和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昆明市2所医科类大学145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由Epidata3.02进行双录入核查,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健康生活习惯的"实施组"与"非实施组"进行比较发现,饮食习惯与睡眠习惯较差,"一周以内不吃的天数多或不吃早餐"的学生人数占比34.32%;在运动习惯方面,56.57%的学生每天平均运动时间在半小时以上;在睡眠习惯方面,"熬夜"情况较为突出,"天天熬夜或熬夜的天数多"占到学生总数的61.44%;吸烟、饮酒的情况较少,男女生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营养健康与科学饮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高校中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生产力,大学生的营养与健康关系到整个国民的健康水平。本文对1400名大学生的饮食习惯与饮食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采用峰度检验、T检验等数据分析方法,对大学生BMI状况与饮食种类结构进行数据分析,从而看到大学生营养健康的整体状况,并对在校大学生在营养健康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了解大学生存在的健康问题与自觉的健康教育需求。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方法,对5所高校41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存在的健康问题及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中,名列前5项为膳食不合理、缺乏体育锻炼、睡眠不足或作息不规律、不注意饮食安全、网络使用过度;大学生选择健康教育内容集中在"健康生活方式、烟酒等成瘾性行为预防、合理膳食和营养、急症自救与互救、安全应急与避险";大学生认为课堂教学是"获取健康知识可靠渠道"。大学生自身的健康问题严重,有迫切的健康教育需求,高校应开设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2.
健康是人类的第一财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推广居民营养膳食的科学化。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栋梁、祖国的未来继承者和接班人,其营养改善与膳食结构的正确调整,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但由于许多大学生对饮食营养认识较差或者不良的饮食态度等造成一系列健康问题。为了进一步探讨大学生饮食中存在的问题、改善饮食习惯、注重饮食问题等,笔者采取抽样调研的方法来了解西藏藏医学院大学生的饮食状况,对突出问题进一步讨论,提出解决方法,让大学生养成更科学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3.
鄢呈玥  田俊  邓军  周鄂生 《中国科技信息》2006,(24):197-197,207
目的:了解大学生防治禽流感知识(K, Knowledge)、态度(A, Attitude)、行为(P,Practice)现状,为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式,对某大学在校学生,以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7.8%大学生明确人禽流感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65.3%大学生平和面对人禽流感疫情。不同年级、专业和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对人禽流感KAP存在差异。结论:大学生对人禽流感行为态度选择趋于理性、学校积极的预防教育可以显著提高学生预防人禽流感知识水平,应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针对性地卫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统计和分析关于北京十多个郊区县农村居民健康状况、饮食习惯和食物消费特点的调查结果;结论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个问题产生的三个主要原因是食物种类不丰富、饮食习惯不科学、专业营养与健康知识缺乏;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对北京农村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并且引导他们科学饮食、调整膳食结构进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了解少数民族高职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基本情况,为今后我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滋病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体抽取我校少数民族学生1059人进行有关艾滋病的KAP调查。结果:少数民族学生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在普遍在85%以上,但对艾滋病的态度及行为方面了解的不够全面,只有较少部分的人愿意与艾滋病患者一同吃饭。结论,现阶段我区少数民族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整体缺乏,加强"学校与医院"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的了解预防艾滋病知识。  相似文献   

16.
江晖  钱敏 《科教文汇》2015,(1):82-83
幼儿的饮食行为受到生物因素、幼儿园及家庭的多方影响,其中家长的影响更为持久和广泛。为了解我园3~6岁幼儿家长的饮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采用随机抽样选取本园210名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家长自身饮食知识匮乏,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忽视幼儿饮食习惯的培养,从而导致幼儿也不同程度存在各种不良的饮食行为和习惯。结论:在对幼儿进行饮食营养教育的同时,更要关注对家长的教育,幼儿的饮食行为与家园社区密切相关,应保持家园一致,共同维护幼儿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幼儿的饮食行为受到生物因素、幼儿园及家庭的多方影响,其中家长的影响更为持久和广泛.为了解我园3~6岁幼儿家长的饮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采用随机抽样选取本园210名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家长自身饮食知识匮乏,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忽视幼儿饮食习惯的培养,从而导致幼儿也不同程度存在各种不良的饮食行为和习惯.结论:在对幼儿进行饮食营养教育的同时,更要关注对家长的教育,幼儿的饮食行为与家园社区密切相关,应保持家园一致,共同维护幼儿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目前广州地区医科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状况及存在问题,提出对策,为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提供帮助。方法:以广州地区三所医科大学912名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法进行团体施测,并统计。结果:①绝大多数学生都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意义(分别占94.3%、89.9%、81.1%);②管理制度尚待完善,认为有有效的组织开展和激励机制的只占52.6%,认为考核评价机制比较健全的只占51.8%;③对社会实践效果,大多数学生认为,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无法取得普遍积极的效果,占63.6%;④学生选择实践主题时考虑的问题多数偏重实用性:自己的兴趣爱好占70.6%,老师的主题要求65.7%,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72.4%;⑤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没有预期想要的结果,是廉价劳动力占50.1%;时间太短,无法进入真正的角色占62.3%;⑥团队取得的实践成果只有9.2%正在或即将被应用;暂时没有被应用占43.9%。结论:①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了解社会实践的目的、意义;②组织开展、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相关部门实践配合、与校实践部沟通等方面尚待进一步完善;③学生大多数的选题都较切合实用性,但取得的实践成果尚不能很好地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黄晓玲  冯景贤 《科教文汇》2012,(24):144-146
目的:了解目前广州地区医科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状况及存在问题,提出对策,为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提供帮助。方法:以广州地区三所医科大学912名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法进行团体施测,并统计。结果:①绝大多数学生都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意义(分别占94.3%、89.9%、81.1%);②管理制度尚待完善,认为有有效的组织开展和激励机制的只占52.6%,认为考核评价机制比较健全的只占51.8%;③对社会实践效果,大多数学生认为,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无法取得普遍积极的效果,占63.6%;④学生选择实践主题时考虑的问题多数偏重实用性:自己的兴趣爱好占70.6%,老师的主题要求65.7%,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72.4%;⑤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没有预期想要的结果,是廉价劳动力占50.1%;时间太短,无法进入真正的角色占62.3%;⑥团队取得的实践成果只有9.2%正在或即将被应用;暂时没有被应用占43.9%。结论:①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了解社会实践的目的、意义;②组织开展、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相关部门实践配合、与校实践部沟通等方面尚待进一步完善;③学生大多数的选题都较切合实用性,但取得的实践成果尚不能很好地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我们今天吃什么?怎么吃?”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强化,形成自然、健康、环保的饮食习惯已经成为当前消费的时尚主流。绿色食品作为无污染、安全、优质、天然和营养的食品,成为人们的首要选择;绿色餐饮则警醒人们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控制、减少各种方式造成的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共同净化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空间;低碳餐饮概念的出现,告诫人们要用科学合理、经济简洁的加工生产方法,激发保护原料自身营养,减少、杜绝对人体的污染、伤害,尽可能为消费者提供简朴自然的餐饮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