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上小学数学课,只要教师掌握方法与技巧,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教师就会很轻松,学生就会很快乐。小学数学教学要紧贴生活,创设生活化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强烈兴趣。无论是多彩的数学活动还是有趣的教学环节,都是引导学生畅游数学的广袤海洋,探索数学世界无尽奥秘的灯塔。要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就得让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一、把生活带进数学课堂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氛围浓的气场。在扑面而来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让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营造数学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从培智生最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使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3.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我认为要在课堂中体现生活中的数学,应从以下“四个让”着手:一、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数学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  相似文献   

4.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数学学习要密切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尽量让数学问题呈现方式生活化,提高学习效率. 一、课堂教学学生活数学——数学问题生活化 导入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的创设,揭示课题,导入新课.不仅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而且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用到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主动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体验乐趣、感受成功,真正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智慧碰撞的舞台.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学习乐起来,是数学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这就需要数学课堂真正充满情趣和快乐,让学生想学、爱学、乐学.  相似文献   

6.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把生活融入课堂,让数学走进生活,缩短数学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把鲜活的生活题材引入课堂,用生活问题激活课堂,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巧用于课堂,生动的生活数学事例活用于课堂,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实施“生活化教学”,让数学课堂时时洋溢着生活气息,更富有情趣和魅力,使数学课堂学习更加自然有效。  相似文献   

7.
张美霞 《考试周刊》2013,(39):78-7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学生生活与数学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让生活经验数学化,让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有着无穷魅力。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挖掘生活资源,激发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发展思维能力;再现生活情境,感受数学魅力;解决生活问题,体验数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设备缺乏的农村学校,要让学生学得好,就要把生活带入课堂,使农村小学的数学课堂活起来。就此,笔者结合平时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一、挖掘生活资源,促进教学内容生活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  相似文献   

9.
杜友明 《考试周刊》2008,(25):66-67
教育家陶行知强调"依据生活而教育",这揭示了教育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数学教育也应如此.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生活融入课堂,让数学走进生活,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极为重视和倡导的内容之一,要让学生能够学会数学、会学数学,并有意识地应用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它的归宿.本文阐述了生活化教学的四点策略:一、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导入新课.二、课堂教学内容选材生活化.三、作业设置生活化.四、回归生活,用数学思想解读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内驱力。从根本上提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艺术的体现。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和个性的弘扬,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而只有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走进生活,让课堂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  相似文献   

11.
常乌兰 《考试周刊》2013,(50):74-7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使学生产生内在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直接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将数学生活化,验证假设,让学生体验成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12.
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构建数学生活化课堂,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的研究已成为数学教研的主趋势.本文探讨教师如何充分利用教学的各个环节,把数学和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更是沟通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桥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使课堂充满亲近感,变得具体生动且魅力十足,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观察、思考、操作、创新,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数学课堂生活化呢?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堂不应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更应是学生"生活"的快乐天地。与生活的实际相结合组织数学教学,创造条件让生活和数学密切联系起来,让生活中的数学走进课堂,让数学在生活中丰富学生的才智。创设自然有趣的情境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好方式,而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数学问题,使学生随时随地感悟数学,灵活多样地运用数学,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如何在生活中用好数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使生活问题溶入数学课堂,让数学教学生活化。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生活问题溶入数学课堂呢?一、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教师应把生活融入课堂,让数学走进生活,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实施“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17.
王霞 《考试周刊》2012,(55):71-72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学教育过于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不全面。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与社会生活相脱节.教学中忽视数学与日常生活特别是学生的生活背景的关联。所以,教师要使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数学生活化走进初中数学课堂.并学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学内容向学生的实际生活扩展,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融合,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课程中找到问题答案;在课程中研究问题,生活中得出答案。教师要使教学内容、课题情境、作业练习、教学评价更贴近学生生活,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生活化教学课堂。文章就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新课引入生活化"、"习题生成生活化"、"校本课程生活化"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取生活之源,活教学之水.即积极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背景的生活实例、现象等引进课堂,将教材中抽象、单调的教学内容还原为取之于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情境,使数学教学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要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就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为什么要进行生活化,如何进行生活化以及生活化的误区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