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文婷 《陕西教育》2005,(10):46-46
女儿处处受宠.九岁了.每天还是要哭上几遍。她什么事都可以哭:橡皮掉地上会哭起来.在开怀大笑的同时听到一句不合自己心意的话也会大哭特哭……我初与这小人儿相处.着实感到惊奇不已。可婆婆说:她就是这个性格.天生的.没法改了。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项超前的事业.只有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有一个崭新的理念.在于有一个令全体教职工为之向往和追求的理念。这一理念的形成.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全体教职工智慧的结晶.是学校长期积淀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陈启平 《陕西教育》2005,(10):25-26
难得一个双休日.忙忙碌碌的我感到了彻底地放松。然而.过度的清闲却又勾起了我对刚到市一中读书的儿子的几分思念.我不由自主地走进儿子的卧室.看到书桌上儿子的照片.猛然想起今天是儿子十六岁的生日.瞬间.儿子十六年的成长经历电影一般在我眼前浮过.尤其是这五年.在我这个从教二十多年的教师的记忆中显得特别清晰.  相似文献   

4.
宋馨 《陕西教育》2005,(5):54-54
4月2日.下午我接到从福建省打来的电话.一个孩子的妈妈焦急地告诉我.宋老师,你快帮帮我的儿子.他马上要面临高考.但学习状态很差,上周的考试下滑了一百多名.  相似文献   

5.
于泽元 《今日教育》2007,(2S):24-25
从这期开始,借助这个专栏.我将和大家一起展开“教育演义”.也就是和大家一起聊聊教育.让一些生僻的名词和大家的日常实践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教育.从事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黄瑞 《今日教育》2004,(12):10-11
生活的表层与内核.是凝合还是游离?七月流火.归心如斯一合上书本。放下行囊.我成为《今日教育》一名新成员。走进编辑部,窗影绿藤.墨香浓郁.旧式的桌案和靠椅.几个“书虫”,或睿智、或热烈、或执着,于是.一个个鲜活的角色,一天天真实的体验.点滴累积,开花结果.上演出一幕幕回味良久  相似文献   

7.
李玉梅 《陕西教育》2005,(10):43-43
曹某,男孩,十二岁.小学五年级.由其父母带来咨询其母陈述:曾某是个乖孩子.活泼好动,反应敏捷。身体比同龄的小弦健壮.上三四年级的时候学习还不错.可是到了五年缀就不学习了.考试卷只填姓名.不答题。老师反映他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说话不连贯.回答问题也结结巴巴的.甚至上课期间离开教室.  相似文献   

8.
“解读2005年第一期《陕西教育》.我有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那大气而典雅的艺术装桢.新颖而美观的版面设计.使我爱不释手: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更令我耳目一新。读之思之.如饮醇醴.余香满口。”这是宝鸡市的黎军老师给编辑部的一封信。当然.这不是一封表扬信,黎老师在信中接着说.“有些作者由于行文不够严谨.在遣词造句.语法修辞,标点符号等方面出现了不少较明显的语病”,  相似文献   

9.
教育公平的核心是教育平等.但必须考虑教育差别.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应该由教育自由来确定。教育不公平不仅是教育现象.更应该是社会现象,所以要想理解和减少教育不公平现象.必须探索它的社会成因。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以来.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教育作为一种经济增长的因素,随着社会生产力智能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越来越成为基础性的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学不仅是培养专门人才.更是培养合格社会公民的基地。“厚德”才能“载物”.古人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现代教育理念更认为.健全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但我们的教育.存在专业教育实.素质教育虚;功利教育实.人文教育虚的状况。以至于有学者担忧地指出:我们的大学.仅仅成为了“职业培训所”。  相似文献   

12.
布拉德利帮妈妈做了事.要妈妈为他的劳动付钱.妈妈通过给布拉德利的账单.在小小的数据比较中教育了布拉德利。  相似文献   

13.
周永廷 《学周刊C版》2014,(2):172-172
信息技术是运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如今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并且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易于引起广大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利用多媒体设备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而且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儿子交友记     
儿子打小就特黏我.从我下班刚进家门起.小家伙就屁颠屁颠地跟着.嚷着要我和他玩.就是我上趟洗手间.他也会眨巴着眼睛.从门下的通风口一刻不停的探望.俨然把我当成了他最要好的朋友.  相似文献   

15.
石太明 《陕西教育》2005,(10):61-61
在英国的家庭中.绝对看不到对儿童没有理由的娇宠.犯了错误的孩子会受到纠正甚至惩罚.从而让他们明白.他们的行为不是没有边际的.不可以为所欲为一英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允许父母体罚孩子.至今许多学校仍保留着俸罚学生的规矩.  相似文献   

16.
“你不可救药.无可挽救了”、“你这孩子就是贪玩.不是读书的料”、“你这孩子怎么这样没有记性.真是木瓜脑袋”、“某某与你同龄样样都行,就你不行”、“像你这样.今后只能上街拉板车混饭吃了”等等.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这样训斥孩子。  相似文献   

17.
打工的父亲     
20年前.我出生在辽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里。村子前面是山.后面也是山.放眼望去除了连绵起伏的丘陵之外.就是爬满山岭的梨树。当时,家里只有我和哥哥两个孩子.一家四口靠三十几棵梨树勉强度日。在我刚6岁时.妈妈又给我添了一个妹妹。随着年龄的增长.哥哥读了中学.我也上了小学。那年月,孩子多.有时吃饱饭都成问题.而且妹妹出生不到半年,家里的梨树挨了一场冰雹,那年不但没结几个梨.  相似文献   

18.
金坪 《陕西教育》2005,(8):31-31
有人说.家庭聘请教师辅导孩子.这是令人欣喜的动向.这些家庭摆脱物质消费的诱惑.舍得为孩子智力投资.目光长远.是一种进步。也有人说.这事有点多余.孩子每天正常六节课.家里再有位老师恭候.准备继续上第七、八节课.孩子整日埋在书堆中.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这是对少年儿童的摧残。那么,家庭是否要聘请教师给孩子补习功课呢?  相似文献   

19.
亲情的声音     
有一对摆摊卖水果的夫妻.丈夫在街口的东边.妻子在街口的西边.两边相隔百米远。相互看不见。他们有一对双胞胎男孩.今年八岁.兄弟俩刚上二年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学刊》2005,(10):F0002-F0002
莱州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总面积1878平方千米.辖1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87万。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8.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7亿元.先后跨入“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明星县(市)”和“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县(市)”行列,相继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化先进地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