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简讯     
中俄合作研制可探测深海海沟的载人机器人中国与俄罗斯目前正合作研制潜深7000米水下载人机器人———“海底卫星,预计将于2005年投入使用。该机器人长8米、宽3米,能载3人,其中一名操作员,两名科学家。机器人外观近似一椭圆形球体。潜深7000米载人水下机器人需求的关键技术包括:能承受700个大气压的渗水率极低的浮力材料、耐高水压的动态密封结构、水中通信手段、人员生命安全系统等。此次研制的潜深7000米水下载人机器人,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机构与俄罗斯科学院共同研制。预计投资额…  相似文献   

2.
科技知识     
我国制成水下机器人 1986年我国研制成第一台水下机器人,已在大连海域作业获得成功。这台机器人也叫无人遥控深潜器,重二吨半,它装有机械手,以及先进的自动定向、定深和定高航行控制系统等。它的潜水深度可达两百米,可以长时间地进行水下观察、取样、清洗、切割、焊接和排雷作业。这台水下机器人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  相似文献   

3.
廖可 《少年月刊》2010,(3):51-52
2003年3月中旬,中国研制的6000米水下机器人正式下水投入使用。6年来,它已在海洋科考、海洋勘探等方面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4.
新奇页面     
美国人花费多年时间,制造出一种能够在天上飞的原型汽车———“天车”(skycar)。这种“天车”仅需要10米的启动距离。该车能够在瞬间加速到587千米/小时,在一分钟内爬升1952米,巡航速度525千米/小时,汽车在150米高度飞行时的噪音仅为65分贝。所以在你听到它的声音时,它早已飞过你的身边。潜水机器人德国研究人员研制成功了一种潜水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具有很特殊的性能,能探测南极冰层下的海洋世界。它可以根据程序事先设定的坐标找到前进的路线,在冰层下行进75千米,下潜最大深度为3千米。水下手枪欧洲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水下手枪,全长200…  相似文献   

5.
开发海洋是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6000米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应用技术经过几年实践,在这一世界顶尖科技领域之中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引起世界科技界的瞩目.  相似文献   

6.
我国第一台潜深1000米的无缆水下机器人“探索者号”研制成功,并通过专家验收。“探索者号”经过科研人员四年的精心设计和艰苦努力,卓搜集和调查于一体,并在国内外首创了水下平台对接回收技术。这台无缆自治水下机器,由载体、电控、声学、导航、水面支持  相似文献   

7.
2010年7月,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深海潜水器"蛟龙号",搭载3名潜航员,成功下潜至海下3759米。他们在水下和海底作业9小时零3分,并将一面中国国旗插在了南海幽暗的海底上。  相似文献   

8.
新知     
水下风筝瑞典研制一种名为“水下风筝”的涡轮发电机,拴在海底后,可通过潮汐流产生连续不断的电能、太空机器人美国研制出新一代太空机器人,可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执行任务,协助航天员处理一些重复、枯燥或危险的作业。  相似文献   

9.
科技短讯     
我国研制成功纳米微操作机器人一台能够在纳米尺度上操作的机器人系统样机前不久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制成功,并通过了国家“863”自动化领域智能机器人专家组的验收。这意味着能进入人类细胞内部工作的纳米机器人距离我们已经不太遥远了。这台“纳米微操作机器人”能在一块硅基片上2平方微米(一微米为百万分之一米)的范围内清晰刻出“SIA”三个英文字母(沈阳自动化所的缩写)。另一个演示显示,机器人成功将一个4微米长、100纳米粗的碳纳米管,准确地移动到了一个刻好的沟槽里,也就是说,该机器人误差不超过千万分之一米。这种纳米微操作机…  相似文献   

10.
日本政府近日决定用10年时间开发出续航能力达1500公里的鱼雷型机器人。该机器人将装有能承受350个大气压的燃料电池,可以在3500米深海处潜行。 据日本媒体报道,同类型的无人驾驶深海勘探机器人“浦岛"号已于去年3月由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研制成功。“浦岛"号以锂离子电池作动力,能够在3500米的深海海底以每小时5~6公里的巡航速度航行与作业,但续航能力仅百余公里。 新的开发计划是要实现“浦岛"号的高技术化,即使用以氢气为燃料的大功率燃料电池,最终把续航能力提高到1500公里,并且将配备高灵敏度、连续摄影的数字相机和声纳断层摄影装置,以便准确地勘察海底地形,接近海底火山等危险区域。  相似文献   

11.
我是新玩意     
《科学启蒙》2011,(2):2+1-F0002,1
水下机器人 加拿大研发的这种新型高科技水下机器人,穿着一件金色的“外衣”,形状很像一颗子弹。这种机器人能通过声呐系统来获取方圆4.8平方米的信息资料,同时它装配有数字摄像机、海流计和判断海水水质的传感器。  相似文献   

12.
近来,我国务新闻媒介纷纷对“探索者”号水下智能机器人作了报道。“探索者”号是我国第一台无缆水下机器人,不久前它在西沙群岛附近海域成功地下潜到水下1000米深处,成为我国到达深海  相似文献   

13.
水下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其实就是水下探测系统,也叫海底机器人。最早的海底机器人包括水面母船、遥控探测机械装置和一条玻璃光导纤维束三部分组成。如美国一种叫“阿戈和佳生”的深海探测系统,母船在海面慢慢前进,用“地形跟踪多光段声纳仪”作前导,船尾用缆绳把雪橇形的“阿戈”沉到海底,随船缓缓移动。“阿戈”装有两套声纳仪,一套在前,一套在两侧,发射三角形的探测声波,以探测海底的有关目标。此外,“阿戈”还备有5架照相机,通过电视屏向船上的科学家传送海底景象。科学家如果发现水下温泉绿洲或活动的火山等值得研究的目标,便将“佳生”从“阿戈”体内放入海底。“佳生”装有立体摄像机,在额前的灯光照射下,操作自如.锁住景象,传送到控制室。  相似文献   

14.
地面排爆排险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危险处置任务,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从机器人行走装置、作业装置和其它装置分别进行分析与结构设计,完成一种具有部分大型同类机器人性能指标、具备较好地形适应能力的小型地面排爆排险机器人。  相似文献   

15.
辽阔的海洋,一望无际,占地球表面积的71%,储存了地球表面总水量的97%,它的深度是多少?科学家们使用回声测深仪得知超过10000米左右。如何观察、探测海底的动静,近50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深海探测装置日新月异。这些年来海底机器人诞生了,这种深海探测系统,它能使操作人员呆在水面上的母船中,用一整套遥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执行中国大洋协会对深海热液矿藏附近生物基因以及极端环境下微生物的科学考察取样,由中国大洋协会投资的国家重大专项、目前我国下潜深度最大、功能最强的无人遥控潜水器(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简称ROV)“海龙号”(见封面),亦称水下取样型机器人,已由被国际同行称为“中国深潜之父”的朱继懋教授(图1)领导的上海交通大学水下工程研究所实验室研制成功。2008年5月在中国南海完成了3277米深诲试验(图2、3),这在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够做到。  相似文献   

17.
一、到海底安居①地球表面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面积的71%。a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科学家们预测,未来的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随着对海底的开发和利用,人们将自由地出入海洋。②然而,这一切的关键是人类能不能在海底居住,并且b像在陆地上那样建起一座座海洋城市。其实,人类已经有过初步的尝试和探索。③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名叫库斯桃的法国人,组织了一项名为“大陆架”的海底生活实验活动。他们把一个直径5米的圆球形水下“房屋”送到距离海平面100米的海底,6名实验人员在水下房屋内进行了21…  相似文献   

18.
水下7000米与3000米 2014年1月12日5时09分,北纬20度18分、东经115度09分的南中国海海域,搭载着3名潜水员的潜水钟,从300米水深的海底回到工作母船“深潜”号的甲板上,完成与生活舱的对接后,3名潜水员返回生活舱内休息.宣告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海底出潜探摸作业圆满完成,巡回深度达到313.5米.这是300米深海首次迎来了中国人的身影. 你可能会想,咱们的“蛟龙”号已经下潜到水下7000多米的深处,为什么这一次水深300米的海底作业会如此引起世人关注呢?区别在于“蛟龙”号的船员是在舱内工作,而饱和潜水则是潜水员在舱外作业.即使“蛟龙”号下沉到7000多米,舱内船员依然工作在1个大气压的环境中,而饱和潜水的潜水员身体直接承受着海底31个大气压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新知     
水下异物打捞机器人中国近日成功研制出“水下异物打捞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由水下爬行机、二维云台、电视摄像系统、图像压缩存储系统、机械手、清扫机、水下吸泵和操控器组成,集光学、精密机械、自动控制、信息处理技术和系统集成于一体,具有对水下目标的自动识别、探测、作业  相似文献   

20.
到海底安居     
地球表面的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表面积71%。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及陆地表面的拥挤,人类向海洋空间和海底发展是必然趋势。人类能不能在海底居住,并且像在陆地上那样建起一座座海底城市。其实,在这方面,人类已经有过初步的尝试和探索。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名叫库司桃的法国人,组织了一项名为“大陆架”的海底生活实验活动。他们把一个直径5米圆球形水下“房屋”,送到距离海平面100米深的海底,6名实验人员在水下房屋内进行了21天的观察工作。这项实验当时惊动了世界,它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