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场课例研究通俗地讲就是现场听课、评课,这是校本教研最常见也是最为重要的教研形式。一些学校(教研组)开展的现场课例研究活动基本限于“一课一研”,即听了某教师一堂公开课后集体评议一下,便“OK”了。如此简单化的听课、评课活动,能解决或是研究出什么东西,参与者又能有多少收获,实在不得而知。因此,笔者建议现场课例研究要“一课多研”。  相似文献   

2.
听课、说课、评课是基础教育研究中的常规活动,也是学校校本教研中行之有效的途径。其中评课是对课堂教学回顾性的反思与总结,是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作出切实中肯的分析与评价。如何开展新课改形势下的评课活动,直接关系到新课改的推进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新课改亟待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评课五要素     
甘肃省景泰县漫水滩学区以“教、研、训”为一体的“七课一反思”(备课、说课、点课、上课、听课、评课、改课以及反思)校本教研活动中的“评课”是与听课紧密相连的,它是建立在听课人对授课教师授课内容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题记:为使阅读教学课堂富有实效,我们首先对年复一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教研组活动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那种由一位老师上课组内老师评课式的教研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对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迫切需要.我们需要更为互动的教研方式来指导日常的课堂教学。但是,听课和评课又是老师们互相交流、互相提高的最经济也是最现实的方式,所以,我们在原来传统的教研模式的基础上想出了“同课异构”、“老课新上”等一个个富有创意的金点子。[编按]  相似文献   

5.
研究课,是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课。研究课活动,是教研组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研究课活动,有利于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有机地结合,把研究课的教学作为具体的研究材料,"解剖麻雀",从而认识教学、教研规律,掌握教学、教研方法,提高教学、教研能力。当前教研组的研究课活动,多是听课、评课。往往是一人当"演员",众人当"观众",几乎成了主讲教师一个人的事。以至于一些教师参加研究课活动准备不够充分,听课不够专心,评课泛泛而谈。研究课活动收效不大。笔者认为,教研组的研究课活动,应使大家都做好准备,深入研讨,认真…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观课议课”以它新的内涵和优势,在课改活动中被广泛推崇。但在基层学校,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只是换了一个词语而已。如何利用“观课议课”这种简便的教研活动,更有效的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好四个转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谈体育课的说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课是近年来兴起的教研活动形式,是一种比听课、评课更简便易行的教研活动模式。说课是指说课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其他教师或教研人员说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实践证明,“说课”是“教”和“研”的最佳结合点。以“说课”为突破口,可以  相似文献   

8.
周智 《教学月刊》2009,(2):11-13
2008年11月中旬,笔者受邀参加某市教育局对辖区内所有“普高”的课堂教学评估活动。评估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听课、评课。其间,我目睹了同行们的课堂教学过程,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9.
说课听课评课王文龙山西省水利学校为了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开展了“说课·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这一举措已见成效,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集体备课说课。它不等于学科组组长的备课说课,不等于学科组内部轮流的备课说课,也...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对本区初三化学教研活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请教师提出他们认为最有效的教研活动方式。教师的反馈显示:所有教师都认为听课、评课是最有帮助的教研活动,因为能从中感悟到教学内容的组织、课堂教学设计等诸多环节的操作性知识。鉴于听课、评课属于较有效和参与性很强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方静 《考试周刊》2011,(87):124-125
一、背景在英语教研活动中,听课和评课是两种最直接、最具体、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研究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手段。听课与评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听课、评课为英语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和机会,教师可以通过评课进一步加深对大纲教材的理解,更准确地把握教材,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闫华英 《中国教师》2013,(21):25-26
课例研究是在传统的听课、评课等常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运用多种观察工具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诊断分析与反思改进。它有效克服了传统教研活动中课堂观察的主观性、随意性、模糊性的缺陷,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校渗透教育理念的主渠道,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将学校文化落实到教师、学生的行为上,课例研究成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胡美容 《湖南教育》2009,(11):44-45
听课、评课活动是学校教研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其质量优劣,不仅影响评课者水平的展示,而且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因此,校长在听课、评课时要讲究艺术。 一、校长听课的艺术 专业对口,包科蹲组。听课不仅要求你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更重要的是用“心灵”去思考。为了使听课不流于形式,我们实行了学校行政人员专业对口,包科蹲组的措施,坚持了数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观课议课”以它新的内涵和优势,在课改活动中被广泛推崇。但在基层学校,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只是换了一个词语而已。如何利用“观课议课”这种简便的教研活动,更有效的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好四个转弯。  相似文献   

15.
王刚 《教书育人》2011,(32):43-44
学校经常开展上课、听课和评课活动,这是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简称"课堂教研")的重要环节,而课堂教研水平高低直接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县市教研员、学校干部和普通教师是课堂教研活动的重要力量,应该正视各自出现的问题,密切合作,采取科学对策,避免出  相似文献   

16.
教研动态     
《现代语文》2009,(8):114-114
①河北省衡水中学本学期启动了“一级教师创新课暨青年教师学习课”活动。9位教师先后进行了创新课展示。学校领导、教研处成员和全体教师全程参加创新课的听课、评课,共同探讨和研究了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张人利 《现代教学》2007,(10):14-14
在《现代教学》2007年9月的杂志上刊登了一份上海市中小学教研活动现状的专题调研《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正在回归本意》。从调研报告中可以看到,教师们认可的校本教研活动方式与教学实践研究有关,其中听课、评课教研活动颇受教师欢迎。这次的调研结果与2004年上海市“八区联动”校本教研的结果有些不谋而合。当时,参与调研的教师也普遍认为听课、评课是比较有效的受欢迎的教研方式。这两次调研的结果都表明,听课、评课教研活动应该成为校本教研的主流,是教师的最近发展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公开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忻州市第十二中学尝试在公开课中实行的“备课、说课、听课、评课、论课”五步骤教研活动,力求在五步骤的每个环节中进行创新操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老师的教学理念在公开课中升华,教研能力在公开课中加强,技能技巧在公开课中产生.业务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被称为“遗憾的艺术”,不管是示范课、公开课还是研究课都不可能完美,总有可评、可点、可论之处。所以,听课、评课作为一种常规性的教学研究活动,一直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尤其是中小学课,常常通过听、评课来鉴别课堂教学的优劣,从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0.
教研组活动始终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一载体,离不开教师观课、议课这两个重要的环节。可以这样说:教师对观课议课的认识,决定了教研组研究的态度;教师观课议课的能力,决定了教研活动的效度。思考之一: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什么不同?从字面上来比较,听课重在听,侧重于听觉器官的感受。听课,强调的是对课堂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