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论地市党报的准确定位山东滨州日报副总编辑李坤杰地市党报的读者定位。近几年,为了迎合读者口味,党委机关报性质的日报和一些非党委机关报性质的晚报,有一种趋同现象,即在日报“学晚报之长,扬党报之威”的同时,晚报也在“学日报之威,扬晚报之长”。互相取长补短无...  相似文献   

2.
理论宣传是党委机关报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使理论宣传适应时代发展,满足读者精神需求,是党报面临的长期任务。 地市党报理论 宣传现状 当前,有相当数量的地市级党报的理论宣传上处于弱化态势。有的地市党报理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市党报发展到今天,大多已经形成了“一社两报”的新格局,即一家地市党报社有两种报纸,一种是作为地市党委机关报的日报,一种是作为地市党报子报的晚报。地市党报社“一社两报”格局  相似文献   

4.
周福双 《传媒》2002,(11):45-46
宣传: 机关与基层的辩证关系 地市党报是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机关报,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同时,还要及时反映基层的状况和群众.的呼声,成为党和政府与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 然而,在许多地市党报的实际运作中,却存在着一种片面理解机关报的问题,那就是,机关报就是  相似文献   

5.
地市党委机关报接近基层、接近群众,读者有什么意见和要求,除了给报社写信反映以外,还可以随时打电话给编辑部,或者直接跑到编辑部当面说个明白。我以为,这正是地市报的优势所在,要办好改革开放时期的党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注意发挥这个优势,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办实事。为什么要强调这个问题呢?这是由党报的性质决定的。党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为了使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目前,我国共有地市州盟党委机关报近400家。这些地市州盟尤其是西部的大部分地区经济欠发达.如何在担负好地市州盟党委、政府的宣传喉舌的同时,又积极对接市场,整合以各地市州盟所在地为中心的信息资源、读者资源、广告资源、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使地市党报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发展、壮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在“本期特别视点”专栏里.我们强势推出湖南湘西自治州《团结报》和四川西昌《凉山日报》面对西部地市州盟报的众多困难.他们是如何在“拐点”下突围和应对报业市场竞争的经验及做法,供地市党报尤其是西部地市州盟党报学习与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王斐羡 《新闻知识》2007,(11):95-95
各级党报是同级党委的机关报,以"党的喉舌,人民的声音"著称,也以此为办报宗旨。作为党报,这一宗旨是必须坚持的,但是,长期以来,面孔死板、内容僵化成为许多党报的一个普遍问题;在报纸发行上,主要依靠党委宣传部门的"摊派",将征订任务以数字的形式下达到各地、各部门,而在报刊零售市场,很难见到党报的影子。  相似文献   

8.
唐亚娟 《新闻窗》2005,(2):53-54
地市党报属于机关报性质,关于地市党报的影响力有其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一般来说,地市党报的基本职能是宣传功能和教育功能,从舆论角度来讲,它主要开展的是舆论导向工作,因此它的影响力主要靠党委和政府这个强大的声音和威严的形象来形成。可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民主政治的实施,地市党报影响力形成的内容、范围和角度正在逐渐改变,从传者转向了受者,也就是说,公众对地市党报舆论的接受和影响力的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新闻     
重点党报走进全国省会城市报刊亭本刊讯据新华社7月1日消息,中央重点党报、省级党委机关报及副省级城市党委机关报进报刊亭零售工作,近期在全国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全面铺开。报刊亭零售党报引起社会高度重视和赞扬。“党报也要走进报刊亭,方便读者,贴近市场”,这是今年党报发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新闻事业日新月异,报业市场群雄并起。然而,在这波澜壮阔的传媒演义中,不少地市党报的生存状态却颇为尴尬。地市党报是地市党委机关报,具有垄断性,如果只求活下去,显然问题不是太大。尽管我市是一个只有30多万人口的地级市,市场发育也很不完善,这对办报来说无疑是短板。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地方主流媒体就是地市党报。作为地市一级的党委机关报、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桥梁和纽带的基层党报,主要任务就是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报道地市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准确反映群众的实践和心声。  相似文献   

12.
正当晚报、都市报在各地攻城掠地、高歌猛进的时候,一些地市党报发行却遇到了困难。不少读者有这样的看法:党报是机关报,是办给机关干部看的,站得太高,离我们太远。分析近年来部分地市级党报发行量下降的原因,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报纸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面做得不够。地市党报要想扭转不利局面,在越来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读者,赢得更大的市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三贴近”上做好文章。“三贴近”,可以有效破解会议报道过多过滥的难题,进一步提高新闻的指导性。地市党报作为地方党委的机关报,会议报道任务多,会议消息…  相似文献   

13.
地市党报作为地市党委机关报,其办报模式已经延续多年。在计划经济的襁褓中长成的这一类报纸,无一例外地都带有以下特点:党性很强、风格严肃、版面相对较少。改革开放以后,报业发展的步伐很快,市场经济对新闻媒介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而地市党报作为地域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和省以上党委机关报相比,地市党报无论在队伍构成还是在人员素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地市党报要求生存,求发展,关键是要抓好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是地市报的固本之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我国报业发展可谓是欣欣向荣、百花争艳。各地晚报热潮未减,又见都市报、晨报异军突起,更有多种特色专业报刊也来抢占市场。而作为各地主流媒体的党报在这片竞争白热化的土地上,竞有日渐萎缩的态势。再加上不断叫响的“断奶”之说,更让地市党报人有雪上加霜之感。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地市党报如何走向市场,赢得读者,收复失地,无疑是摆在地市党报管理者们面前的重大而首要的课题。向经营要效益,向市场争读者,开创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双赢局面,才是地市党报发展的方向所在。  相似文献   

16.
地市党委机关报接近基层、接近群众,读者有什么意见和要求,除了给报社写信反映以外,还可以随时打电话给编辑部,或者直接跑到编辑部当面说个明白。我以为,这正是地市报的优势所在,要办好改革开放时期的党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注意发挥这个优势,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办实事。为什么要强调这个问题呢!这是由党报的性质决定的。党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为了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作为地市报纸,就是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实际相结合的情况以及产生的效果,反映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建设四化的精  相似文献   

17.
一、地市党报面临的挑战 从纵向看,地市党委机关报上有中央、省级大报,下有县市报,处于第三个层次,可以说在夹缝中生存。发行中对于中央、省级机关报是绝对要“保”的,不能因任何报刊的发行而受到冲击。更重要的是,自9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省级机关报为扩大阵地,纷纷办起了一张风格与晚报相近,定位于城市市民的都市报。都市报一出现,便以其崭新的办报思路与理念,全新的内部机制与营销策略,全方位报道市民生活,让人们很快接纳并喜欢上她,发行量成倍增长,版面迅速增加,并带来了丰厚的广告收入。到目前,都市报这个报业中的后…  相似文献   

18.
在中央、省和地市的“三级党报”体系中,地市级党委的机关报虽处于最末位,但作为独立的平面媒体的新闻机构,她又是三级党报中数量最大、从业人员最多、读者面最广的主流媒体之一。地方党报在努力走向市场、走进报亭和走进家庭的今天,在进一步增强指导性、服务性和可读性的同时,如何提高文学副刊的文化品位,是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在新媒介环境下,纸质媒体受到的冲击,在广告经营数据上得到明显体现。作为地市党委机关报,在经济欠发达区域环境影响下,广告经营的难度日益加剧。转变办报理念,创新经营方式,抢占有效的客户市场,是地市党报保存生存实力、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策略。近年来,宜春日报社以党报资源为依托,以活动策划为核心,主打活动经济牌,广告经营收入连续四年实现增长目标。  相似文献   

20.
孙鹏 《新闻实践》2005,(8):45-46
在我国传媒市场,党报所具有的影响力毋庸赘言。怎样让党报更好地贴近群众、增强市场影响力,已成为传媒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从两个方面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一、报道内容与报道方式的改进与创新党报作为党委机关报,其“规定动作”比其他报纸多,党务政务信息、政策等时政新闻占大头。时政新闻多属于硬新闻,而硬新闻“硬度”高,要做到吸引读者眼球、满足读者需求、受到读者欢迎实属不易。因此,党报必须创新时政新闻报道,淡化工作味,以丰富翔实权威的内容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