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楠 《华章》2011,(16)
以宋元文人画为例,通过讲述文人画的创作手法、形成因素、思想内涵,进而提出"气韵非师"这一绘画教育思想,以及这种思想的优点和弊端.  相似文献   

2.
吴昌硕"与古为新"的绘画创新思想在原文中意即引上古金石篆籀文字的笔法笔意入画进行传统文人画的创新,深层而言是在文人画商品化的历史语境中整合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中富有活力的因子,赋予传统文人画新的生命质地,从而创作出适应市场需要和体现时代精神的绘画作品,所以他这种绘画创新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相似文献   

3.
吴昌硕"画气不画形"的绘画美学思想虽然突破了明清复古派文人画柔媚的审美趣味,但同时也剥落和舍弃了文人画"韵"、"逸"等审美品格,这样易将文人画的审美取向导向显露和霸悍。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人画教育思想的审美倾向直接影响了文人画品格的构建,以强调神似忽视形似;强调人品知识修养教育;崇尚简淡幽深,追求笔墨情趣和画外意;强调诗书画相结合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5.
"岁朝图"本是世俗化绘画题材,却在清中后期江南地区成为文人画盛行的题材类型.通过探讨"岁朝图"折射出的清中后期江南地区文人画的表现形态和美学精神,对清中后期江南地区文人画的雅俗观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张顺琦 《安康学院学报》2008,20(1):68-69,74
中国画自宋代以后,文人画一直占统治地位.本文论述了"逸品",这一文人画品评标准的内涵及图式要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史,由"画工画"向"文人画"演变是一个重要的过程。文人画主导地位的形成,源于元代画坛中心人物赵孟頫的审美理论"古意"说,"古意"是赵孟頫绘画理论的中心思想,也是元明清文人画的主要指导思想,它既维护了文人画的人格趣味,又摈弃了文人画的游戏态度,创建文人特有的表现形式,使之无愧于正规画的功力格法,从而确立了文人画在画坛上成为正规画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文人画是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这个时代是有独立文人存在的农耕时代,在当今商品社会里,作为"文人画"精髓的诗意文心正在逐步丧失,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画"正在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9.
史荣利 《文教资料》2008,(23):85-86
文人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个具有独特审美风格的绘画形式,"文人画"最早是董其昌提出来的,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以其独特的美学思想、系统的美学理论、丰富的笔墨技法,为中国传统绘画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如果把一位诗人的全部诗作按编年方式排列起来,很可能就是一部自传。香港诗人傅天虹活跃在两岸四地,是新诗坛著名的"诗歌活动家"和"诗歌出版家",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真实是诗人唯一的自救之道,他40年的诗路历程与他40年的人生历程休戚相关,追求做人的真诚,强调抒情的真实。他的"自传诗"写作与通常意义上的"个人化写作"或者"私语化写作"截然不同,能够处理好"小我"与"大我"、"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关系。由于早年受到残酷的政治压迫,他的诗在一定程度上是追求自由的象征。透过傅天虹的"自传诗",不仅可以见到他的个人生活史,还可以见到特殊时代中国人的生活史。尽管傅天虹丰富了"自传诗"写作,但是,一些诗作在如何更好地处理情感需要、思想需要和审美需要三者的关系上,仍然有些顾此失彼,思想的深刻在一定程度上也妨碍了优秀诗人应该具有的"语言智能"的尽情发挥。  相似文献   

11.
吴昌硕“画气不画形”的绘画美学思想虽然突破了明清复古派文人画柔媚的审美趣味,但同时剥落和舍弃了文人画“韵”、“逸”等审美品格,将文人画的审美取向导向显露和霸悍。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的文人画之所以流芳百世,不仅在于它形式与内容的独特性,更在于它深藏于文人画形式与内容之中深厚的精神内涵,这即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基的儒道释思想。文人画的"悲壮之美"、"静逸之美"、"空灵之美"都是与儒道释的主体性影响分不开的。所以儒道释思想也就成为了内含于文人画灵魂之中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以西方古典写实绘画为参照,批判传统文人画,认为不重视形似是造成文人画衰落的根本原因。现在,一百年过去,回头来看,发现五四时期对传统文人画的批判具有明显的时代性。首先,传统文人画受老、庄思想影响,重视对艺术家内在情感和情趣的表达,有自己独特的造型原则;其次,从绘画的本质来看,衡量文人画好坏的标准始终不是形似;再次,从艺术发展史来看,东西方艺术都走向了不重形似的道路;即使当前中国美术教育,重视对学生写实能力的培养,也没有使他们的创新能力有很大提升。所以说,五四时期提出的放弃形似造成传统文人画衰落的观点值得商榷。事实上,传统文人画的衰落另有原因:一是传统文人画笔墨语言的模式化;二是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被哲学情感所掩盖,失去了个性。两个原因共同作用,促使传统文人画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14.
高校的精神文明如何建设,是高校一直重视的问题,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思想,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围绕落实"三个代表"思想,论述了高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课堂阅读教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这是一种理念,一种教育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符合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重视了教材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16.
形象性与意象性是书画同源或书画同体的精神实质.汉字的书写从实用功能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艺术表达,其书写性特征又与绘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最终将中国传统文人绘画推上了重视笔墨趣味、不拘于形似超越形似的写意高峰.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工画者多善书",表达对当时宫廷画家缺乏激情、只求形似、毫无意韵的绘画样式的不满,提倡一种快意书写、将书法用笔的气势与力度融合于绘画之中的艺术风格,通过对吴道子艺术的赞美,赞赏一种书写性重要的文化意趣,也为后世的文人画家提供了从事绘画实践的理论基础,阐明了绘画与书法用笔辩证统一的关系与"合法性"基础,促进了唐代"水墨之变"局面的形成.随着用"笔"与用"墨"技巧的进一步融合,文人画笔墨范式与趣味基本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7.
莫兰迪的绘画质朴无华,造型简约,力求探寻最平凡状态中的深层意识,在精神境界、艺术追求上与中国文人画中的"逸品"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文人画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现象,构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的中国古代哲学与美学精神。“新文人画”的产生有它的社会必然性,但“新文人画”承袭了入世遁世的思想.这就使得新文人画家也同旧文人画家一样抛开活生生的社会客观,逍遥避世,“采取了自性解脱的态度,在笔墨中寻求着一个理想的世界,自得其乐”。故“新文人画”应强调道德人格精神,重构艺术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在一定程度上关注重大历史题材与当代文化问题,这样才能使“新文人画”真正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文人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意象思想起源于<周易>,<易经>是儒、道文化的源头.道教典籍<道德真经>中"道"的体系与<易经>中"道"的体系是完全一致的;不论是对"道"的表述,还是对炼丹过程和内丹功法的阐释均用意象表达.文人画意象造型观来源于传统的道家哲学思想、道教理论学说.自然之道引申到中国传统绘画之中就是绘画之道;文人画的绘画之道就是意象造型.  相似文献   

20.
历代医家大多具有儒家文化知识背景,其受儒家思想观念影响颇深,形成了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独特的"儒医"现象.国家对医学的重视,社会各界对医道的推崇,儒家学派对医学思想的认同,医家对儒家价值观念的主动接受.是形成"儒医"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