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阅读和鉴赏诗歌,要分析诗歌的意境。因为诗歌不能像散文那样直说,也不能像小说、戏剧那样广阔地展开情节,具体地多方面地刻画人物与描写环境,它是用极其精炼的语言和恰当的艺术手法,创造出清新深远的意境来感染读者的。鉴赏诗歌的意境,就要进入诗歌的意境,使诗中的“此情此景”变成“我情我景”,进而产生思想感情的共鸣。怎样才能进入诗歌的意境呢?(一)从分析形象入手。诗歌中的形象和画面是诗人创造意境的手段。唐代诗人李贺的诗《苏小小墓》,由景起兴,通过丰富的联想,刻画出飘飘忽忽、若隐若现的苏小小鬼魂形象。如“幽兰露…  相似文献   

2.
诗歌创作成功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但意境的创造尤为重要。意境的创造又有“实境”与“虚境”之分。“实境”为根本 ,“虚境”的创造以“实境”的创造为基础。只有在“实写”的基础上适当地予以“虚写”,方能达到虚实相生 ,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妙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何谓“想象”?想象是对个人的或人类的已有经验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事物的新形象的过程。例如,动画片《哪吒传奇》中的哪吒、二郎神、土行孙等形象,都是经过人们大脑的加工生动地、形象地描述、创造出来。黑格尔曾经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的想象活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作出了这样的建议“: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著名童话作家洪汛涛说“:要开发少年儿童幻想智力,提倡孩子们写童话——这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是社会向我们提出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求学生既要写写实作文又要写想象作文。在圣诞…  相似文献   

4.
我的念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写了篇题为《我的爸爸》的作文,他高兴地给我看,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爸爸总是笑咪咪的……”我毫不迟疑地将“咪”改为“眯”,并虎着脸“纠正”他:“‘笑mī mī’的‘mī’应为‘目’旁,不是‘口’旁,要记住是‘目’旁!以后别再写错了!”我的儿子不服气:说“是‘口’旁,不是‘目’旁”。他倏地把课本翻到“笑咪咪”那一页,指着“咪”字给我看,我不禁楞住了。他又把《新华字典》递在我手上,我翻到“mī”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 ,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拥有超时空的艺术魅力。这部小说以一种精致细巧的艺术表现力 ,着意淡化情节 ,把文学性放在诗意的追求上。采用静态美来创造意境 ,以静写动 ,坦荡而又充满激情地倾诉心声 ,达到了忘实悟虚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6.
“对面落笔”的艺术手法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手法,在创作中被广泛地采用。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对面落笔”手法具体表现为以虚喻实、以彼写此、情景反衬等。“对面落笔”艺术手法可以使诗歌既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意境,又显得具体充实,富有深度。  相似文献   

7.
一堂作文指导课,必须创造愉悦的写作环境,引起儿童表达的欲望,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指导学生写《有趣的手工劳动课》这篇作文时,一位老师是这样教的: 首先,老师引导学生欣赏著名画家的动物画《悄悄话》,问道:“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它们在干什么?”“是两只猴子。”“是小猴在跟妈妈讲悄悄话呢!”同学们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十分注重形象美,在《山野掇拾》中他说: 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他叙事,抒情,写景,固然是画,就是说理,也还是画。 可见他是多么重视形象诗意创造,要求一切都要通过形象思维酝酿成完美的艺术画面,融诗情于画笔之间,以形象诉之于人的灵魂。他还要求作家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含有惊异之感”。从这里又可见他意在追求自我心得——“惊异之感”,即画中不但有情而且有意,而画意实乃意境美的重要标志。现仅以《荷塘月色》为例,看作者是怎样以“文字作画”来创造美的世界的。  相似文献   

9.
诗歌讲究形象思维.诗人具有良好的形象思维,才能创造出优美的诗句.我们在教学中也不妨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充分利用形象思维去理解诗.《望庐山瀑布》写得生动、形象,它以诗句的气势磅礴而著称,以仙境般的意境而吸引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体会诗的意境,我采用了我们学校“立体教学”中“各科相互渗透”的教学方法,把绘画渗入语文教学,寓古诗教学于艺术活动中.教学是这样安排的: 1.老师根据题意画出诗人李白望瀑布形象的简笔画,结合解题介绍作者,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诗境,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形象. 2.自读第一句诗后,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自己画出“香炉峰”和“生紫烟”的景色,展示庐山瀑布的背景,以此检查学生理解诗句的情况.同样,在学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传统的诗歌美学中,意境美是艺术美的最高层次的美.从艺术的发展来看,越到现代越注重心灵,越注重意境,作家不仅在诗歌里创造了意境,就是在叙事的散文和小说里意境的创造和渲染也受到很大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意境”理论的研究就是非常迫切和需要的了.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或作品中有什么样的描写,才称得上有意境呢?前提条件,我以为还是“情景交融”,把意境解释为“情景交融”当然还不完善.不过,凡有意境的作品,我觉得的确还都是情景交融的.这不仅已为多数论者所首肯,而且也已为无数欣赏实践所证明.那么“情景交  相似文献   

11.
所谓意境,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达到内情与外物相融合,深意与画面相交织,从而唤起读者的联想,产生打动人心的艺术效果。 散文总要诉诸于形象,有载体,神韵才能流动;有物象,情思才能显示,离开了具体的时、地、人、事、物的描写,文章就会空泛无根。因此,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写好了景,也就抒好了情。情与物的关系,在散文中有三种体现形式:一种是托物抒情,茅盾的《白杨礼赞》把白杨树人格化了。赞美树的风格,也就是赞美人的品格。一种是融情于景,何其芳的《我歌唱延安》描绘了延安的饭铺、特别菜、大礼堂放映着有声电影,表现了延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进步。作者对延安进步的赞美之情寓于有声有色的画面之中,形成了高妙幽美的意境,给人以诗意美的感受。一种是移物就情,  相似文献   

12.
杨朔的《茶花赋》不长,却用了一大段写普之仁。这一段看似乎直朴实,不太起眼,往往为论者所忽略。如果我们将它作深入的分析,也能窥见作者营构散文的艺术功力。写普之仁,仍是写茶花,是着力于茶花的意境创造和开拓。普之仁出场前,文章已对茶花作了形象的描绘,写出了茶花独特的风采。但作家并不满足于此,为使茶花有“韵味理趣”,使读者还能“妙悟生发”,于是写到了普之仁。在这一段中,作者将茶花与育花人揉合起来写,创造了花与人互相辉映、统一的境界,突出了茶花美的本质特征。普之仁对茶花有着深切的了解,向“我”介绍了  相似文献   

13.
当代杰出的艺术大师巴金在谈到他的创作道路和创作经验时,总是一再强调:“我不是文学家”。是在一九三二年九月写的《我的自剖》中,巴金就说过:“我不是一个艺术家,同时也不想做一个艺术家”。在同年十月写的《<电椅>代序》中,他又说:“我不是一个文学家,也不想把小说当作名山盛业。”一直到一九八○年四月在日本东京朝日讲堂讲演会上的讲话《文学生活五十年》中,他仍然说:“我不是文学家”。这决不是巴金的自谦和他对艺术的否定,而是反映了他的卓越的艺术追求。这种艺术追求既回响着“五四”开辟的我国新文学运动的主旋律,又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我每个月都要让学生用写信的方式对我说“悄悄话”。这次,我又把孩子们的“悄悄话”整理起来认真地看。有一张纸条引起了我的注意,它是这样写的:“龚老师,那天是  相似文献   

15.
杨朔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作品总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使人振奋。散文以写“意”为中心。杨朔同志写散文,“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东风第一枝·小跋》)。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他所抒写的对象(人、景、物、事)融合为一所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具体形象的,又是高妙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依助于对象构成的艺术结晶体。它与写作过程中,特别是动笔前的立意构思有密切的关系。前人云:意与境,“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清王国维托名樊志厚写《人间词乙稿序》)散文,作为一种需要丰富感情、深邃思想而又寓于形象——从这点上说,接近诗的文学样式,亦应讲求意境。否则,就不足以言散文。因此,学习和探讨杨朔散文的意境创造,于我们的散文的创作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16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 ,使我深深体会到“悄悄话”是连接师生感情的纽带。一、让“悄悄话”畅谈心中所想我在班主任工作中 ,每周都有十几分钟的“悄悄话”节目。同学们可以和老师敞开心扉 ,尽情畅谈 ,可以对老师、班干部的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有一天 ,我收到了一封全班同学的“悄悄话” ,上面写着 :“老师 ,我们都想当班干部 ,您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吗 ?”看完以后 ,我左思右想 ,怎样才能不让孩子们失望呢 ?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 ,开展了“人人都是班干部”的活动 :每天的值日组长即为临时班长 ,所在组的每一个同学都是他们所在位置那一横行的…  相似文献   

17.
《故乡》是鲁迅先生写于1921年的一篇短篇小说。教参在分析人物形象时,用了大量篇幅分析闰土形象,用较少笔墨分析杨二嫂,而把“我”只作为一个线索人物放在前二人之后略加评议。我认为这篇文章既然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的写法,写“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塑造了“我”一个正在寻求新路的进步知识分子形象,那么把他作为线索人物来看似乎有点不平“民  相似文献   

18.
编辑部的老师们:您们好!我叫李畅,是一名初三学生。从读小学起我就喜欢上了美丽活泼的《小溪流》。我也曾想坐上“作文碰碰车”在文学乐园里尽情地游玩一番;也曾想在“梦幻广场“实现自己绚丽多彩的梦想;还想往“悄悄话信箱”里投进一个个小秘密;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呢?我在教学实践里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美。古语说:“无情不成文”。“情”包蕴在课文内容中,“境”即是课文内容所构成的画面。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述,精彩的画面,直观形象的表演,以及电教设备的运用,创造出一种审美意境,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掌握语言艺术、领会文章意境的欲望。例如教《观潮》一课,我就是通过形象的录相,把钱塘江大潮来时汹涌澎湃、气壮山河的宏伟气势逼真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急切地想探知课文内容,想知道课文的精彩描…  相似文献   

20.
一般来说,最适合小朋友发挥的文体就是记叙文了。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有的小朋友特别怕写议论文,总觉得那些《论勤能补拙》之类硬邦邦的题目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有的小朋友特别怕写童诗,在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写的情况下,只好把一句话硬拆成短短的几行应付了事;也有的小朋友特别怕写幻想故事,最后只好东拉西扯编造一通,然后再用“原来是做了一场梦”来做结束……但是,若要写一篇记叙文,小朋友们多半不会觉得很困难。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记叙文是最生活化的一种文体。譬如,《我的老师》、《我们班上的调皮鬼》、《我最难忘的人》、《我最难忘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