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病     
上士命令下士:“去查一查新兵约翰参军前是干什么的?” “为什么要查?”下士问。 “我发现他每次打靶后,老是用手帕把枪柄上的指纹擦得干干净净。”  相似文献   

2.
《老子》认为“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当人们一再诟病老子的“小国寡民”时,恰恰忘记了老子之“道”那种难以被“下士”们所体认的特性,因而就往往忽略了其所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甚至“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等等话语中所蕴含的极其伟大超越的智慧。  相似文献   

3.
上将和下士     
《小学生时空》2006,(1):44-46
乔治·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总统。就是他领导美国人民为了独立浴血奋战,赶走了统治者。乔治·华盛顿是个伟人,但并非后来人所想象的,他专做伟大的事,把不伟大的事都留给不伟大的人去做。实际上,他若在你面前,你会觉得,他普通得就和你一样,一样的诚实,一样的热情,一样的与人为善。有一天,他身穿没膝的大衣,独自一人走出营房。他所遇到的士兵,没一个认得出他。在一处,他看到一个下士领着手下的士兵正筑街垒。“加把劲!”那个下士对抬着巨大水泥块的士兵们喊道,“一、二,加把劲!”但是,那下士自己的双手连石块都不碰一下。因为石块很重,…  相似文献   

4.
[背景] 在河南省先锋学校开办的暑期夏令营上,训练营组织者提出了“体验人生百态,把握自我命运”的口号,采取了一种特殊的“奖惩”措施:根据学生的表现打分,评为“上士”“中士”“下士”3个级别。他们饭菜标准不同,下士还要“服侍”上士吃饭。该组织者的做法曾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那么,将学生分等级是否真如管理方所说,是一种人生体验,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勤奋改变人生的道理?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学生: 反对方: 雅蓝(高中):学习竞争本来就激烈, 这样下去会让学生产生阶级感。而且什么叫表现好坏?评判标准很主观啊。  相似文献   

5.
《魏公子列传》是《史记》的名篇,司马迁在这篇列传中亲切地用了147个“公子”,叙述信陵君“仁而下士”,终于得到游士、门客的帮助,抵抗了秦国的侵略,救赵存魏,振奋诸侯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红领巾》2010,(9):46-47
在宇宙中,有一个人类、机器人和外星人共同生活的地方,叫“星星球”。“灰心星球”的宇宙开发公司派出了两大王牌战士——“大大怪将军”和“小小怪下士”,他们企图利用终极武器“五色神奇宝石”——一种可以赋予机器生命和智慧的奇异结晶,强行占领“星星球”。  相似文献   

7.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的这篇课文,主要通过信陵君结交侯赢和窃符救赵两件事情来表现他“仁而下士”和“急人之困”的品格,体现了人物传记的一般写法。要引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释题理干从课文题目看,“信陵君”是主语,正体现了为信陵君立传的主旨。但从课文内容实际看,“窃符”既不是信陵君的主意,也不是他具体执行。并且,单靠信陵君和他带的几个门客也救不了赵,那只是“以肉投馁虎”。可是,为什么要把窃符救赵的功劳算到他的帐上呢?这不单是因为他的身份与地位,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仁而下士”和“急人之困”的品格。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所著《史记》既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文学著作,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着诗的浪漫。《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记叙了信陵君礼贤下士和窃符救赵的始末。文中人物义薄云天,气贯长虹,令人感奋。信陵君:正气歌文章开头指出信陵君“为人仁而下士”,由于他能“下士”,所以“士”才“争位归之”。清人李晚芳在《读史管见》卷二《信陵君列传》中写道:“战国四君,皆以好士称……余三君,孟尝但营私耳,平原徒豪举耳,黄歇愈不足道,类皆好士以自为,而信陵则好士以为国也。好士为国,故其得士之效,亦动关乃…  相似文献   

9.
隐士古今谈     
隐士,顾名思义,一般指那些清高孤介,洁身自爱,声闻不彰,息影山林乡野而不入仕途的幽人高士。也有人认为还包括那些隐居都市而不肯做官的知识分子。故有“大隐隐朝市,小隐隐山林”之说。由于中国几千年“官本位”文化及男权中心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自然形成了土子们出士则显,不仕则隐的基本生存方式。土,为古代的一种官名,古时候置上土、中土、下士之官,其位次于大夫。《周礼·王制》云:“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土、中土、下士凡五等”。古汉语中“土”指作官,可通“仕”。所谓隐士也可作隐仕,即隐居不仕之士。据史籍记载…  相似文献   

10.
信陵君等四大公子均以“养士”著称,而功业、人品却有等差,其中唯独“信陵君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人”。信陵君业绩、声誉及文韬武略固然远在孟尝君等人之上,但《史记》着意突出的却是他敬老尊贤、“仁而下士”的风范,这正是他为国干城的根基所在。这样的安排,体现了司马迁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及“以仁义为本”的立言要旨。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一年出版的《陈子昂诗注》,在“说明”栏中,对子昂传世的一百二十余首诗,一一指出了作年,固可供读者思索然亦难免有一些臆测之嫌。如,《感遇》(其十六)的“说明”云: 此篇慨叹以天下为公的“圣人”已一去不返,尊贤下士的明君,浮云富贵的高士也杳如黄  相似文献   

12.
《信陵君窃符救赵》中有“公子为人,仁而下士”一语。句中的“为人”该如何解释呢?这看来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故课文编者对此并未作注,常见的一些文言选本亦未作注。曾见有人把“公子为人”译作“公子为人处世”,即把这里的“为人”理解为“做人,待人”。乍看起来,这样解释似乎也无不妥,实则经不起推敲。何以见得呢?因为在  相似文献   

13.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中云:“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这里的“名”,是指名声、名誉,是关系一个人的毁誉荣辱的大事.古代有些达人高士,隐居山林,淡泊宁静,不汲汲于荣名,不营营于利禄,表现出一种超然世外,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态度,这就是所谓有“忘名”.当然,这种人高则高  相似文献   

14.
苏轼苏辙兄弟个性文风截然不同。但兄弟俩的感情却丝毫未受影响,相反,并肩携手、患难与共的手足亲情,几乎贯穿他们的一生。苏辙说哥哥“扶我则兄,诲我则师”,苏轼认为弟弟“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并说“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还常常说自己实不如子由,“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猛”。几十年间,兄弟二人诗文词往来,从未间断。  相似文献   

15.
孔子曰:上士杀人用笔端,中士杀人用言辞,下士杀人用石盘。鲁迅先生的笔锋芒之锐无异于“匕首”,“杀”得惊天动地;林语堂先生几句话“杀死”冬至清晨扰人清兴的“恶客”,更令我津津乐道;至于干戈相见的“杀法”却令我不齿乃至不屑了。对于前二者,我向来是悠悠然心驰神往,只盼有朝一日天降大任于“寡人”,让我昏天黑地杀个痛快,作为一名无名小卒,也总算“附庸”了一下风雅,以慰我对雅士的仰慕之情。  相似文献   

16.
一 江南水乡风光旖旎,吸引文人寄寓。南北朝时,北方士族迁居南方,侨置州县,民族融合。士大夫寄情山水,避嚣尘。园林与诗文开始结合。南朝著名雕塑家戴顒因“桐庐僻远,难以养疾,乃出居吴下。”“吴下士人共为筑室,聚石引水,植林间涧,少时繁密,有若自然”在吴下讲述庄周学说。当时江南园林已达到相当水平,吴郡有书法家  相似文献   

17.
幽默集锦     
《考试》2005,(4)
好赌者一位下士调动工作,报到时带来了原上司带给新上司的一张字条:"此人好赌,如能戒,则是好士兵。"新上司立即问那下士:"你赌什么?"什么都赌。比方说,我敢赌您右臂下有颗胎痣。如果没有,我就输给您一周的薪金。"好!"新上司立即脱掉上衣,证明自己并无胎痣,随后接过了下士的一周薪金。"事后,他洋洋自得地告诉下士的原上司:"你那好赌的士兵被我治了一下!"别得意了。"对方答道,"他在出发前就同我赌2000英镑,说他一见你就能让你打赤膊,结果你让他赌赢了!"  相似文献   

18.
单元教学要求:一、让学生理解文天祥的爱国情怀;理解信陵君“仁而下士”和侯嬴等人以死报恩的思想感情;理解古人的尊师爱弟子的思想感情。二、进一步了解《史记》这样的纪传作品的主要特点,了解正史、逸事、序言与赠序等不同文体的特征。三、结合单元知识和训练,使学...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一语来源于《老子》第四十一章,其全文为:“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颡;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蝓,质真芳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相似文献   

20.
导读本文,应抓住重点情节,导析人物性格,突出精讲,掌握要旨;理层次结构,导以分析思路,开发创造思维,培养能力;找典型手法,学习写人方法,使知识落实,学以致用。抓重点情节导析人物性格信陵君是史马迁为之列传的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战国“四公子”中,最为推崇的人物。史马迁善于选取典型事件,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描写,塑造具有个性化的鲜明人物形象。“迎侯生”写信陵君谦恭为人、殊礼下士的品德;“别侯生”写信陵君知人则用、纳下善言的作风;“讨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