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潘峰 《现代语文》2005,(12):10-12
经研究,"白"的语源应该有五个:"日光"为其本义,它通"帛"、"别"、"伯"和省"日",是假借其音或其形而派生出系列语义.此外,它作为一个汉字也有它的构形及其用法.而比较有影响的<康熙字典>(简称<康>,下同)、<中华大字典>(<华>)、<辞源>(<源>)、<汉语大字典>(<字>)、<汉语大词典>(<词>)、<应用汉语词典>(<应>)、<现代汉语词典>(<现>)和<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规>)八部辞书,解释"白"的语义时不同程度地存在定义遗漏、释义琐碎、一语多义、义例模糊等问题,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2.
苏颖赟 《现代语文》2008,3(5):17-19
"者"字是古汉语中频繁出现、用法多变的虚词,在阅读时较难把握.本文在穷尽式考察儒家经典<论语>中"者"字的基础上,粗略地就"者"字的词性和用法作了分类,并在此过程中对前人论述似嫌不足的地方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和补充,以期完善对<论语>中"者"字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汉语中,不同时期不同句式中出现的"为"字,其词性、用法如何,我国语法学界对此历来存在较大分歧.以"为"字基本意义为起点,主要针对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1]教材中"为"字语法的多样性及复杂性,罗列出"为"字的几种词性及其下的主要义项,并适当引用其它文献例句,以求比较完整地归纳古代汉语教材中的"为"字的多种用法,以期利于中学及普通高校本课程教师学生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4.
<广雅疏证>中"凡"语主要用于说明各种词义现象,"名"、"实"、"义"之间的关系和词的同源现象.此外的用法还有:1.说明各种文字现象,包括揭示字的讹误、音转、通用规律,说明假借之字"本无定体,古今异读,未可执一",说明某些声旁不同的字读音相近.2.说明古代经典和传注中某些词语的含义和读音.3.说明<尔雅>"异物同名"之例、<广雅>"属词之例"和<广雅疏证>某些校勘编排之例等条例.4.其他用法,如说明某些日常用品的用途和形制,说明某些词语之间的声转关系和声转义同之理,总结前面引文的含义,说明<尔雅>的误字,说明人敬怒则色变等.  相似文献   

5.
"皆"类词,是指古代汉语表示全部的范围副词"皆"、"悉"、"尽"、"俱"、"咸"、"遍"、"毕"、"举"等词.这类副词在<马氏文通>中除了"毕"字被列入"状字章"之外,其他都被列入"代字章"中的"约指代字".从<马氏文通>对这类词的语义分析来看,这主要是考虑了语义指向.本文具体分析了这类词的语义指向.  相似文献   

6.
在充分挖掘马建忠关于"接读代字"有关论述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接读代字"的本质可抽象为语义附着。语义附着方式的不同,导致了"接读代字"内部不同的性质和用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统计归纳的方法,对<水浒传>中"吃"字的用法进行探讨,并运用词汇学理论分析了"吃"的诸义项之间的引中关系.  相似文献   

8.
释"牿"     
刘艳丽 《现代语文》2006,(8):122-123
<说文·二上·牛部>:"牿,牛马牢也.从牛,告声.<周书>曰:‘今惟牿牛马.'"[1]<说文解字注>中说:"<费誓>:‘今为淫舍牿牛马.'大小徐本皆无‘淫舍'二字,今刊本妄增之.此许偶遗二字,非必许所据<尚书>少二字也.惟大放牿牢之牛马,故令无以获穽伤牛马,若牛马在牢中,获穽安得伤之?<周易>:‘僮牛之牿.'许及九家作告,郑作梏.刘、陆作角,不训牢也."[2]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VP结构对<北京人>中的"把"字句进行了分类考察,并予以语义层面和句式变换的分析."把"字句中状语多数出现在"把"字前,但也可以出现在"把"字后.同时,通过对语篇中"把"字句的句式义、使用环境以及与"将"字句的比较,还探讨了"把"字句与处置范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荀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章中"與"字例句的深入分析,归纳了其词性和用法.<荀子>中"與"字除作介词和连词外,还被用作动词、名词、副词和助词,用法比较广泛,除了有一般用法外,还有字典辞书中所没有的特殊用法,体现出了专书中词语用法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1.
<齐晋鞌之战>是<左传>中的名篇,被多家古汉语教材收录,然而,对于文中"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一句,各教材的处理却不尽相同.本文从上下文语义及"从"的具体用法入手,分析了众说的疏漏,阐明了两"从"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覃觅 《河池学院学报》2009,29(3):63-65,86
<诗经>是西周至春秋时期重要的语言材料,从汉语语法研究的角度来说,它对研究当时的语法现象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文章以<诗>全部"且"字用例为基本材料,对其中"且"字的用法作定性定量的考察分析,描绘<诗经>中"且"字的使用状况,为研究虚词"且"的用法及变化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3.
"则"字是<马氏文通·连字>中论述的最为详细的一个连字.<文通>对"则"字的研究,从"则"字连接的前后成分之间的关系着眼,分为言效之词、继事之词、直决之词,并进行了详细分析.<文通>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在今天仍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桂花 《文教资料》2008,(33):48-49
对于<诗经·大雅·荡>"而秉义类,强御多怼"之"义类"二字,学界多以"善"、"美"、"好"相释.然而,若考之于诗旨、句意以及古籍中"义"、"类"的用法就会发现"义"还有"邪僻"之意,"类"有"戾,曲"之意.将"而秉义类"之"义类"解作"邪恶",方才文从字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诗经·邶风>中出现的35个"其"字逐一分析,对前贤的研究做了梳理.同时,结合汉语语法规则,对它们进行了总结,得出了它们各自的用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何"字在古文献中最早见于<尚书><诗经>,可以说西周初就开始使用,"所"字最早出现在西周金文中,是个作宾语的名词.在十三经中,"何所……"结构只在<论语>中出现一例.随着汉语词汇双音节化趋势的加强,魏晋时"何所"作为一个复音节词在文献中频繁出现,仅<世说新语>中就出现19次,到唐代<南史>中更是出现36次之多,"何所……"这种结构作为一种句式逐渐被后人沿用.  相似文献   

17.
森鸥外是日本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其中<舞姬>、<泡沫记>、<信使>是森鸥外著名的"德意志留学三部曲".本文将从作者对三个故事的不同塑造着手,分析三部作品的关联性以及作者在不同阶段对爱情、对自我解放的不同态度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8.
森鸥外是日本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其中<舞姬>、<泡沫记>、<信使>是森鸥外著名的"德意志留学三部曲".本文将从作者对三个故事的不同塑造着手,分析三部作品的关联性以及作者在不同阶段对爱情、对自我解放的不同态度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9.
杨辉 《现代语文》2006,(5):111-111
最近在<北京青年报>上看到一篇报道,题目是<吐血买阳光,自己醉生梦死地躺在被窝里晒太阳>.当时实在没弄懂,只是在读完全篇时才略微明白些.原来这"吐血买阳光"是指花重金买向阳的的房子.看来,"吐血"是"花重金"的意思,而"阳光"则是借代用法."吐血"这个词并不新鲜,<现代汉语词典>就收录了"吐血"这个词条,它的解释是"内脏出血,由口中吐出".但目前见到的"吐血"的用法是新鲜的,"吐血"出现了新的用法.这种新用法主要有两种,且都跟吐血本义有关:吐血一般都跟劳累过度和过分辛苦有关,由此可以引申用来表示"全身心的、尽全力的、不遗余力的";"吐血"还可以表示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在用来修饰商业活动时就引申为表示"亏本的、最低限度的"等.  相似文献   

20.
孟琳 《巢湖学院学报》2005,7(5):143-144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是一批相对完整的材料,其词汇有许多新的意义和用法.本文对<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的"终"字进行了考察和研究,通过和以前材料的对比,发现了"终"字新的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