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仇池笔记》系宋人采辑奇闻异事、简短散文小品等汇集而成,其版本有一卷、二卷之别。二卷本最早刊刻于宋,《类说》是其源头。一卷本均采自《说郛》。《说郛》晚于《类说》,自《类说》删减而出。本文列举《仇池笔记》各版本特点、优劣及传承源流,并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2.
《五杂组》是明代谢肇涮所著的一部深有影响的笔记,自从它问世以来,不断被人们刊刻重版。通过对该笔记历代版本的梳理,可以展现它们的源流关系和变异情况,同时,也可知道《简明中国古籍词典》对其版本流变的说明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3.
《岭表录异》是晚唐刘恂所著的一部纪录岭南风物的笔记。本文考证其中的三个问题:一是刘恂是否是鄱阳人及其在岭南任上可曾任嗣薛王李知柔的属下;二是在《岭表录异》的版本今只存"聚珍本"和"《四库全书》本",以聚珍本为佳;三是《岭表录异》版本的校勘与辑佚。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研究《乐府诗集》版本的意义,梳理了《乐府诗集》的版本源流,评述了各系统内版本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商隐诗集版本系统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商隐诗集系由北宋人陆续搜求编次刊刻而成,时间不晚于庆历元年(1041),有《李义山诗》、《李商隐诗集》、《李义山集》三种不同名称之版本,今均不存。根据对流传的各种版本详细比勘和有关记载,现存李商隐诗集实为一个大系统之下四种不同的次版本系统,即《李商隐诗集》三卷本系统,《李义山集》三卷本系统,季沧苇抄本、朱鹤龄注本及《全唐诗》的三卷本系统,明代分体刊本系统  相似文献   

6.
《诗集传》是苏辙的主要学术作之一,在《诗经》研究史及宋代蜀学研究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本考证了苏辙《诗集传》的成书过程及版本源流情况,认为《诗集传》是贯穿苏辙一生的学术作,并结合版本源流情况比较了各版本的优劣,突出了《诗集传》在苏辙学术生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玉壶清话》是北宋僧人文莹撰写的一部野史笔记。其内容主要记载君臣行事、礼乐文章、四海见闻等,此书从宋初至熙宁间诸文集中辑史闻杂事而成,为我们研究五代史和北宋史提供了珍贵资料。该书版本较多,流传较广,从《说郛》本到《知不足斋丛书》本,从刻本到抄本,通过对其版本源流的考证评述利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自川版本诞生以来,《原野》已成为一种多版本的存在,但学界对《原野》的版本问题关注不够,研究薄弱,呈现出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入的状况,这使继续深入推进《原野》的版本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自刘禹锡编纂《柳河东集》后,历代都有新的版本问世。为了向柳学爱好提供一种较好的《柳宗元集》,于是《柳集》的版本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在此,对刘禹锡所编的《柳集》,以及南宋早期的“柳州本”《柳集》和“永州本”《柳集》进行了考证,对各家注释本和当下流行的几种较好的《柳集》版本进行了指认,并对“世堂木”和三种明代刻本进行了专题介绍。  相似文献   

10.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在最早的兵书,自流传至今约2500年存在多种版本。从最早的魏武帝注本,到宋朝的《武经七书》本、吉天宝撰《孙子十家注》本,再到清朝孙星衍校定的《孙子十一家注》,再加上七十年代银雀山汉墓竹简本《孙子》的出土,为《孙子兵法》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文献材料。本文简单考察《孙子兵法》版本的流变情况,以此来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孙子兵法》。  相似文献   

11.
《纂异记》是由唐人李玫所撰的传奇小说集,《新唐书·艺文志》和《宋史·艺文志》都有著录。原书已亡佚,但在《太平广记》、《类说》、《绀珠集》、《说郛》等书中收有其佚文。通过历代书志、笔记记载及各种类书、丛书所收佚文,对《纂异记》的版本情况进行考察,推断《太平广记》所收《纂异记》的故事最接近原书原貌,《绀珠集》、《类说》本所载只是原书的删节本,而《说郛》所载则是在《绀珠集》、《类说》本模式上仿作的伪书。  相似文献   

12.
明代《草堂诗余》版本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草堂诗余》作为一部由南宋书商因应歌需要而辑成的词选,在明代被视为宋词的典范受到社会的普遍推崇。流传至今和见于录有39个明代《草堂诗余》版本,受它影响由明人续编和扩编的尚有11种词选。明代《草堂诗余》的版本体系、各版本在明代的时间分布、主要版本的收词情况以及参与传播的情况进行了考察,可见其传播的盛况。  相似文献   

13.
《五经文字》为唐代张参所撰,成书于唐代宗大历年间,是一种辨正经传文字形体的书,对经书文字乃至汉字的规范化起了极大的作用。调查《五经文字》的版本源流,对书目的著录情况进行了考察,对版本的现存状况和收藏单位做了介绍,并对两种版本着重做了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14.
《华阳国志》是现存中国第一部地方志,其版本源流复杂。本文以亲见该书不同版本(含胶片)为依托,考证论述其版本源流及有关特点,有益于该书的研究和阅读  相似文献   

15.
北宋至清代晚期,《花间集》流行版本或多或少,版本体例的变化或显或隐,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变动不居的过程,这一过程折射出了各个不同时期对《花间》词的接受态度。  相似文献   

16.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鸿儒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文言笔记小说,自清嘉庆年间小说写成至2012年,已知共有160余家出版单位印刷出版了该书,其中,清代有27家,民国有33家,新中国成立后有71家,境外有32家以上.《阅微草堂笔记》在海内外已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郑善夫的文集版本共有十一种,现存九种。本文对这些版本的刊刻、馆藏情况等作了详细的介绍,比较了各个版本之异同,梳理了其版本源流,并修正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古籍目录中的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18.
李侗著作的版本,大致可分为《延平答问》版本、《李延平先生文集》版本和拾遗三个系统。基于《延平答问》的宋刻本、明刻本、清刻本和朝鲜、日本刻本,以及《延平文集》的版本,以及后人所编拾遗部分,通过前人的著录、史志以及罕见的李氏家谱的珍贵史料,进行了详尽的考证。  相似文献   

19.
北宋诗人郭祥正存诗约1400余首,收集在其诗集《青山集》的诸多版本中。详细地搜集了郭祥正《青山集》的宋代版本、元代版本、明代版本、清代版本、民国版本,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各个版本之间的传承关系,意图对郭祥正《青山集》的版本进行源流考辩。  相似文献   

20.
从《版本通义》看版本研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图书事业自周秦至明清经历了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图书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扬、丰富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形式。在图书的出现、发展、流传和纂集过程中,一种书出现几种本子的现象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这就是古书“版本”的问题。“版本”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文献中,宋代。有了辨别版本的风气。不过,实际上对于版本现象的认识和研究,在宋以前已存在。自宋代至今,研究版本的人和撰述很多,其中第一部以“版本”作为书名的版本学著作是钱基博的《版本通义》。 钱基博(1887—1957),近现代学者,大学者钱钟书之父,他在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