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她以其不朽著作《呼啸山庄》闻名于世界文坛。作为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诗人,在其短短的一生中,她为世人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她的诗蕴含着强烈的激情,感情充沛,篇篇都是诗人内心真情实感的流露。本文从诗歌意象的角度出发分析她诗歌中以荒原、石楠、明月、愁、死亡等为形式所表现出的奇幻意象。这种意象的形成与诗人所处的环境、成长经历和自身性格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诗歌中任何感觉的表达都被称为意象,意象是理解诗人情感和意图的关键,是整首诗的灵魂所在。威廉姆.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先驱。他的诗歌意象丰富,寓意深远,在意象的营造和运用方面是当之无愧的专家。本文通过解读布莱克《伦敦》中的视觉意象和听觉意象,分析、总结诗人的情感和隐含意义。  相似文献   

3.
史晓靖  徐源 《科教文汇》2010,(13):68-69
诗歌中任何感觉的表达都被称为意象,意象是理解诗人情感和意图的关键,是整首诗的灵魂所在。威廉姆.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先驱。他的诗歌意象丰富,寓意深远,在意象的营造和运用方面是当之无愧的专家。本文通过解读布莱克《伦敦》中的视觉意象和听觉意象,分析、总结诗人的情感和隐含意义。  相似文献   

4.
胡英 《科教文汇》2014,(19):108-109
伊丽莎白·毕晓普纯净而细腻的诗风让她在当代诗坛中备受欢迎,作品历久弥新。毕晓普深受17世纪英国经典诗人乔治·赫伯特的影响,首先,她从赫伯特那儿学会使用朴实的语言和纯粹的意象,使其诗歌呈现出纯净而清晰的质感;其次,在诗歌形式方面,她和赫伯特一样不断创新,很少重复,追求完美的诗歌形式,让她的现代主义思想披上传统的外衣;最后,在宗教诗歌方面,她吸取赫伯特宗教诗歌中的精华意象,辅之以现代主义的独特视角,低调地展示现代人的困惑和现代文明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伊丽莎白·毕晓普纯净而细腻的诗风让她在当代诗坛中备受欢迎,作品历久弥新。毕晓普深受17世纪英国经典诗人乔治·赫伯特的影响,首先,她从赫伯特那儿学会使用朴实的语言和纯粹的意象,使其诗歌呈现出纯净而清晰的质感;其次,在诗歌形式方面,她和赫伯特一样不断创新,很少重复,追求完美的诗歌形式,让她的现代主义思想披上传统的外衣;最后,在宗教诗歌方面,她吸取赫伯特宗教诗歌中的精华意象,辅之以现代主义的独特视角,低调地展示现代人的困惑和现代文明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崔允瑄 《今日科苑》2010,(2):268-268
意象是诗歌中作者借以对读者产生精神刺激的审美对象。 诗歌的总体效果是意象的有机结合,意象是现代诗的中心构造原理。Brooks Warren说:“诗歌意象是对于任何东西的感觉体验的再现”,意象不是单纯的心灵的抒发,同时也包括了形成感觉的形质。李白凤是20世纪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中的一个独特的意象诗人。  相似文献   

7.
意象是诗歌生命的细胞,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是中国诗歌最具民族特色的美学品格之一。透过陶谢诗歌意象的比较,来探讨他们寄托的不同美学追求、精神追求,从而展现他们的情感、意志、性格及其处世操行。  相似文献   

8.
意象派诗歌是指二十世纪初,以英美青年诗人为代表创作的诗歌,这批年轻人活跃于伦敦,反对维多利亚时期的浪漫主义诗风,推崇诗歌创作时运用鲜明的画面感-即意象来抒发情感。而美国著名诗人庞德就是意象派诗歌的推崇者。他的意象派诗歌主张以鲜明的意象和简明的语言来创作,而庞德的《在地铁车站》就是其代表作。  相似文献   

9.
阮广红 《科教文汇》2014,(23):75-76
《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人物T.S.艾略特的第一部重要作品。诗人借助丰富的意象和场景的频繁转换真实展现了战前肮脏混乱、精神瘫痪的西方世界的全貌。本文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系统研究这些意象和场景并将其归纳为四个“世界”,以期理清该诗的内在结构并证明其思想内容的高度统一性。  相似文献   

10.
孟晓盈 《知识窗》2013,(16):39-39
一、设计理念 1.教学的切入点 《雨霖铃》的教学设计理念为:一方面,让学生在读、背、吟、诵中,品味诗歌意象,感受诗人情感,感悟诗歌之美;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柳永的其他词作,构成一个阅读组合,加深学生对本词的理解,也使学生全面认知了婉约词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马艺飞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9):214-214,308
爱伦·坡是一位天才诗人,他的诗歌代表作《乌鸦》是一件纯艺术品。诗中语音、韵、节奏构成了诗的音乐美。诗中主题与述者的确定、时间与空间的安排、意象与结构的选择、用词与音韵的策划等等诸种艺术手段完美的结合。即是从诗歌的时空,意象及音乐性的安排进行迁徙,以体现该诗非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王康全 《科教文汇》2009,(1):203-203
约翰·多恩是玄学派诗歌的领军人物,他的诗歌意蕴深沉,才思峻刻,意象奇特。多恩对爱情也持有一种不俗的情怀。从《告别辞·莫悲伤》这首诗分析诗人的奇思妙想,以及他乐观豁达,超然永恒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13.
杜鹃鸟,一名子规,又称杜宇,是人们阅读古典诗歌时经常见到的一个典型意象,常被诗人用来表达思乡、怀归、恋旧的情绪以及悲伤、愁苦、凄婉的心境.诗人们之所以屡屡钟爱于它,除了杜鹃习惯在春夜啼鸣,音谐“归“字,其声悲切如哭,久泣唇角如血这些自然属性,容易引发诗人相应的情感联想外,更与一个古老而凄美的传说--望帝化鹃的故事有关.……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狄金森的诗歌创作主题严肃、格调高雅,但对其诗歌中的黑色幽默却不甚关注.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她关于死亡的黑色幽默平庸,肤浅,并没有给诗歌自身的魅力增色多少.但在笔者看来,狄金森诗歌创作中关于死亡的黑色幽默正是其诗歌的独特魅力所在,它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死亡举重若轻的别样领悟.  相似文献   

15.
阿赫玛托娃是二十世纪俄国的一位伟大的女诗人,她的诗歌风格耐人寻味,独特的意象令人惊叹,尤其是她的抒情诗,以女性独特敏锐的视角揭示出了哀婉孤独的女性心灵世界。本文通过解读她的抒情诗,来探究阿赫玛托娃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6.
董振康 《科教文汇》2008,(22):225-225
词人将人生的哀乐、荣辱、悲凉无奈以及亡国之恨融进词作中的春花秋月,将悠远的时间意识与精美的诗歌意象有机结合,展示了中国诗人对人生美好与缺憾的独特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7.
章瑾 《科教文汇》2009,(1):252-253
意象是设计艺术制作与欣赏的关键所在。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是指承载内在心意的形象。对于设计艺术而言,其意象的形成过程与诗歌意象的形成过程,在第一个环节有所不同;即诗歌是由文字转化成形象,而设计艺术则是由其视觉形象转化为使用者或欣赏者的联想形象。意象的审美本质是一个移情的过程。设计艺术之意象可以分为形态意象、氛围意象、动作意象和人格意象等。要准确恰当地表达设计艺术中的意象,应该恰当地使用“道具”、重视抽象的造型、含而不露、避实就虚和注意留白与细节。  相似文献   

18.
约翰·多恩是玄学派诗歌的领军人物,他的诗歌意蕴深沉,才思峻刻,意象奇特。多恩对爱情也持有一种不俗的情怀。从《告别辞·莫悲伤》这首诗分析诗人的奇思妙想,以及他乐观豁达,超然永恒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19.
郑愁予是中国的现代诗人,但他的诗歌中蕴含着浓郁的东方意象,自觉地回归古典诗词中传统的审美意境,他的诗以婉约清丽,苍茫迷离的古典审美情调,和波澜壮阔的情感意味,在现代中国诗坛的舞台上,历久不袁。  相似文献   

20.
非马是一位杰出的美国华裔诗人,他的诗充满了现实主义精神,同时非马也继承发展了传统诗歌的意象审美方式。非马把二者放置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之中,用现代手法来激活它们,让他们获得新的存在方式和供养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