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韬奋精神?毛泽东同志1944年给韬奋的题词作了最好的概括:"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1995年,在纪念韬奋诞生100周年的时候,江泽民同志的题词也强调要"继承和弘扬韬奋真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此,可以说,韬奋精神的本质或核心,就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今天,我们学习和弘扬韬奋精神,也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韬奋去世以后,周恩来"提议以韬奋为出版事业模范",此"议"得到了国家和人民的认可.韬奋出版奖和韬奋新闻奖的设立可以看作是一个标志. 向"模范"学习,就应该以他为榜样,做好我们的工作,而不能仅仅是在某些特殊的日子把他捧出来,行礼如仪地"纪念"一番了事.作为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的编辑记者.如果真想学"模范",做"模范",最起码应该读一点韬奋的书,多少了解一点韬奋的生平和思想,懂得一点什么是韬奋精神.  相似文献   

3.
"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们的地方."这是毛泽东同志对于韬奋先生的赞誉和对韬奋精神的概括.出版界设立韬奋奖,宗旨也是在表彰出版、编辑领域为人作嫁、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的大门即将打开,对出版界来说,应追求的很多,我认为其中有一项20世纪留下的重要财富,就是韬奋精神,在新的世纪里我们应该继续追求韬奋精神,不断发扬韬奋精神。有一批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就是韬奋出版奖的获得者。评奖已经六届,获奖者其63人。最近,第六届中国韬奋出版奖揭晓,获奖者有11人,他们是徐春莲、周谊、于国华、遇衍滨、郑士德、江曾培、李元君、沙地克·木沙、单基夫、王亚民、何学惠。韬奋出版奖是出版业内荣誉最高的奖项。我们对此次获奖者表示衷心的祝贺。这些获奖者的共同特点是以邹韬奋为榜样,按韬奋精神做事。他们挚爱出版事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追求出版的最高境界,以多出好书,多生产优质精神食粮为己任,在出版战线上做出了出色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我国加入WTO,机遇与挑战俱来。 单说新闻出版业面临的重大变化吧。据了解,我国在入世谈判中承诺:入世后不迟于1年允许外资从事书报杂志的零售;不迟于3年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从事书报杂志的批发业务;不迟于3年取消地域、数量限制,股权或企业设置形式限制。这就是说,出版业要在对外开放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狼群”将大模大样进入中国。它们不会以分得一杯羹为满足,而是要主动进击,这是资本的本性使然,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使然。反躬自问:我们准备好了吗?何以应对? 新闻出版是生产、传播精神文化产品的产业,不仅具…  相似文献   

6.
韬奋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座丰碑,是永远值得我们后辈学习的楷模。他的办报思想,他的事业精神,他的崇高品德,至今熠熠闪光,是一份极可宝贵的精神遗产。特别是他处处为读者着想,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更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值得发扬光大。韬奋曾憧憬新中国诞生后,每一百个人能有一份报纸。现在,全国报纸已有一千六百三十二家,每期发行量达一亿四千万份。看到梦寐以求、为之奋斗的理想的实现,看到党的报纸在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中的巨大作用,韬备九泉有知,一定会感到无限欣慰。  相似文献   

7.
韬奋同志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优秀党员,是一位勇敢的革命战士,是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一个楷模,也是今天我们青年的一位导师。我认为他有两点精神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第一点,就是韬奋同志敢于追求真理的精神。他敢于为真理奋斗,不怕困难、艰险,也更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他所以能够在民主革命时期坚持抗战,争取民主,和中国共产党合作,最后成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并不是盲从也不是趋势,更不是为了什么个人的目的,而是因为认识了真理,认识了共产主义真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  相似文献   

8.
韬奋先生是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为南洋公学)的杰出校友,从附小、到附中、到大学,在交大求学的八年时光,不但为他从事钟爱一生的出版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学养基础,也形塑了他那一丝不苟、锲而不舍、温润进取的人格和不朽的韬奋精神.  相似文献   

9.
“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这段话,是我国著名出版家韬奋(原名邹恩润)逝世后,毛泽东同志对他的崇高评价。韬奋一生从事编辑出版,自始至终把“服务精神”奉为信条,并把“发展服务精神”作为他领导的生活书店的三大目标之一,可以说,“服务精神”是韬奋编辑出版思想的精华。 一  相似文献   

10.
韬奋先生已经逝世60周年了,我们深切地缅怀这位伟大的爱国者、杰出的文化战士、优秀的出版家的光辉业绩,作为一名出版战线上的青年编辑,我深深感到,弘扬韬奋精神,对于我们青年出版人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立华 《青年记者》2020,(12):106-107
邹韬奋是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与出版家,"韬奋精神"是其远大志向在新闻实践中的结晶,是韬奋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在新时代学习韬奋精神,挖掘其精神内核,追寻其新闻志向的践行足迹,对加强新闻志向教育、对广大新闻学子与新闻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新闻志向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邹韬奋的办刊"头尾"观,即要"抓好一头一尾",可诠释为与时俱进,服务"大目标"的办刊宗旨;全心全意, "以读者利益为中心"的办刊理念.在18年的办刊生涯中,他一直实践着这种宗旨和理念.这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韬奋精神,在6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对新闻出版从业者具有深刻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3.
第四章 善经营 1.根本还是在内容 关于书刊出版经营方面的理念,韬奋在《经历》一书中有过相当全面的记述.他认为其中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创造的精神,而创造的精神则主要在于内容.在该书“几个原则”这一章里,他开宗明义强调的是“要有创造的精神”,在比较全面地谈到几个方面的原则之后,最后还是突出强调道:“但是根本还是在刊物的内容.内容如果真能使读者感到满意,或至少有相当的满意,推广的前途是不足虑的.否则推广方面愈用工夫,结果反而愈糟,因为读者感觉到宣传的名不副实,一看之后就不想再看,反而阻碍了未来推广的效能.” (三联书店.韬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97)可见,在韬奋看来,他所提倡的竭诚为读者服务,首先要从出版物的内容上去做好服务.  相似文献   

14.
韬奋一生主办过六刊一报,《生活》周刊于1926年创设的“读者信箱”专栏是他最早与读者建立的信息通道。此后,他坚持亲自拆阅和认真答复读者来信,一直贯穿于韬奋18年的新闻、出版生涯,成为他须臾不离的办刊法宝。韬奋曾把办好“读者信箱”专栏当作重要经验之一,他对夏衍讲:办好刊物的经验是亲自抓“一头一尾”。“头”是社论,而“尾”,就是答读者来信。通过它,韬奋不仅实现了早期“以读者利益为中心,以社会的改造为鹄的”的办刊目的,也在与广大读者的精神互动之中汲取力量,逐渐认清了自己的历史责任,在努力追求实现广大群众的最高利益的同时,完成了由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到共产主义者的思想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在南京政治学院招待所,我们访问了应邀来南京讲学的复旦大学新闻系副教授丁淦林。这位长期从事邹韬奋思想研究的新闻教育工作者,自1980年以来,先后主编出版了《人民的喉舌——邹韬奋论报刊》、《邹韬奋年谱》等书,发表了《韬奋小传》、《珍贵的遗产》等许多研究韬奋的专论。丁副教授说,“韬奋精神”可以归纳为“勤奋、拚搏、进取、提高”8个字。于是,我们的采访就从这“8个字”开始了. 丁副教授先给我们找了一篇韬奋在1932年写的随笔,接着,他提笔在此文中“一息尚存,还是要干”8个字下,用红笔打上了个着重号说:“韬奋从1926年接编《生活》周刊始到1944年去世止,在他身上,勤奋和拼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们集会纪念我的父亲、新闻出版战线的先辈邹韬奋诞辰110周年。我和我的家人都很欣慰,人民没有忘记他,我们新闻人、出版人没有忘记他。特别是,今年是中国全民抗战取得伟大胜利的60周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60周年,这时刻纪念韬奋更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代表亲人、代表家属,向今天到会的同志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和敬意。韬奋是在风起云涌的抗日烽火中涌现出来的一名卓越战士。在这场全民族反击侵略者的战争中,韬奋“跟随诸先进”(韬奋语)发挥了他独有的舆论宣传上的鼓动作用。当年中共中央给韬奋家属的唁电中说:“韬奋先生二十…  相似文献   

17.
袁亮 《出版史料》2008,(4):9-17
许力以同志是新中国出版业创建者之一,他长期在中央和国家出版管理机关担任领导工作,无论是在出版开创建设和改革发展各个历史时期,对出版政策法规的制定、出版理论的发展、出版重大工程的建设,都作出了重要贡献。2004年荣获中国韬奋出版荣誉奖。  相似文献   

18.
资讯     
《出版广角》2015,(16):121-122
第四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在京举行
  --业界热议培养“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
  2015年11月5日,时值邹韬奋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第四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在京举行。全国出版界近200位代表相聚在一起,畅谈如何继续弘扬和传承韬奋精神,培养“互联网+”时代的出版人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人事司巡视员李潞在致辞中说,韬奋同志的爱国、奉献、创新和敬业精神,深深影响了几代人。在“互联网+”背景下,弘扬韬奋精神,培养新型出版人才,要求我们不断探索人才培养规律,拓宽人才培养渠道,通过产学研和行政部门共同努力,为出版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多智力支持。在主题论坛上,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做了题为《“互联网+”时代的出版人才思维》的主旨报告。他认为,弘扬和继承韬奋精神,就要做好“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高度重视生成内容专业人才、知识经济管理人才、信息营销复合人才、客户服务管理人才、既懂互联网又通传统出版的复合型领军人才。围绕“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打造新型出版人才队伍、媒体融合时代出版人才的需求与应对等议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刘伯根、中国教育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春迟、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柳建尧等10余位代表先后发言,其中既有理论上的探索,也有对实践的总结。大家认为,唯有对新生业态积极学习并迅速适应,既懂出版专业又懂网络传播的出版人才,才能在“互联网+”时代展露身手,成为行业翘楚。  相似文献   

19.
第五章 懂管理 3.学习是进步的源泉 韬奋要求员工特别注意学习和提高.他在生活书店的内部刊物《店务通讯》上写道:“本店同仁向来有一个良好习惯,就是学习的兴趣相当浓厚.”“我们‘工作第一’,不但不反对学习,而且要提倡学习.尤其我们都是青年工作者,青年工作者要常在进步的征途上向前迈进,因为我们要使青年工作者能由学识经验的增加而渐渐加重他们的责任,非要在学习中求进步不可.学习是进步的源泉,进步可以增加工作的效率;这两方面应成相辅而不应该相妨碍的.” (邹嘉骊.忆韬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455.)韬奋几乎是不厌其烦地反复说明员工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邹韬奋先生是出版事业的模范,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今年是邹韬奋逝世60周年,明年是他诞辰110周年。在两年之交,本刊特请韬奋纪念馆拟订了《对韬奋,你知道多少》知识自测题。意在怀念韬奋,纪念韬奋,提醒今天的出版工作者不要忘记韬奋。自测题可复印,答卷请在2005年1月31日前寄本刊,对优秀者本刊将给予奖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