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时序图是分析触发器工作状态的重要工具.由于主从JK触发器存在“一次变化”问题,因此,当时钟CP=1期间,J、K状态发生多次改变后,要想得到一个正确的输出结果,就需要按照主从JK触发器的逻辑电路图(如图1)逐级逐门地进行分析(如图2).  分析:设CP上升沿到来前Q=Qm=1.当CP=1(CP′=0)时,主触发器按照J,K的输入值更新状态,从触发器保持原状态不变.而在CP=1期间,J,K共有4种输入组态.下面逐一进行分析.1.J=1,K=0时因为K=0,则H门输出为1;又因为Qm=1,则Qm=0,从而使Qm保持1不变.图2 JK触发器时序图2.J=1,K=1时因为Q=1,即Q=0,则G门输出…  相似文献   

2.
主从结构的JK触发器逻辑功能较强,应用很广。但因有的学生对其性能和一次变化问题不够熟悉,常在分析设计电路时发生错误,故应引起注意。主从JK触发器电路如图一所示。它由两个同步RS触发器组成。ABCD为从触发器;BPGH为主触发器。CP=1时,  相似文献   

3.
第五章 触发器 触发器是组成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掌握它的逻辑功能,电气特性和主要特点是分析和设计各种复杂数字电路的基础。本章主要教学内容有: 一、触发器的结构形式 从结构上分,触发器有基本触发器、时钟触发器、主从触发器和边沿触发器。 基本(RS)触发器输入信号的状态直接控制输出状态。RS触发器输入信号R.S间有约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逻辑电路》教材基础上,指出了RS型触发器“状态不定”的概念、产生的条件,给出了实例电路及波形分析。  相似文献   

5.
Rs触发器作为时序逻辑电路的基础电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表述它的逻辑功能.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有逻辑函数表示法、波形图表示法、时序图表示法等等.本文通过波形图直观地阐明了各种RS触发器“不定状态”发生的时间段,以加深对Rs触发器更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6.
触发器是有记忆功能的电路,若在工作过程中电路内部出现噪声信号,给电路的工作带来不可知因素,将无法预知电路的工作结果,对工作非常不利,而主从触发器由于本身结构所决定,若控制不好CP=1期间的输入信号,很容易出现这种问题。本文分析了可能出现上述现象的几种情况,以便在工作中有目的地加以避免。  相似文献   

7.
关于主从JK触发器二次变化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根据主从JK触发器的组成原理图,分析了触发器初态为“0”态和“1”时,输入信号J、K发生变化主触发器产生二次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基本 RS 触发器和同步 RS 触发器都有一个“状态不定”的状态,不同版本的数字电路教材在状态说明部分的解释不尽相同,这给读者,特别是学生的学习造成困难,使大家对此问题的理解产生了混乱,在对时序波形的分析时,出现不同的结果,这是不应该的.教师在教学中讲授这一内容时,为了给学生讲解清楚,需要翻阅多本参考书来了解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对此问题进行认真分析与求证,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在叙述时统一起来,消除书本上混乱的阐述,进而消除人们理解上的混乱.这是一个看似小但却并不小的问题,因为科学东西就应该有一个清晰的、严谨的、正确的解释,而不是模糊的、模凌两可的表述.  相似文献   

9.
20 0 3年广东高考试题第 15题是条填空题 ,要求类比平面几何中的勾股定理 :“设 ABC的两边AB ,AC相互垂直 ,则AB2 +AC2 =BC2 ” ,研究三棱锥的侧面积与底面积间的关系 .其正确结论是 :“设三棱锥A -BCD的三个侧面ABC ,ACD ,ADB两两互相垂直 ,则S2 ABC+S2 ACD +S2 ADB =S2 BCD.”证明如下 :由于三棱锥A-BCD的 3个侧面均是以点A为公共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所以由三垂线定理知点A在底面BCD上的射影E是底面三角形BCD的垂心 .  ∴S2 BCD =14 DF2 ·BC2=14 (AF2 +AD2 ) ·BC2=S2 ABC+ 14 AD2 ·BC2=S2 AB…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在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等几方面存在着不足.难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运用R·M·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可以改善现有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以使错综复杂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关于三角形内点的一个不等式 .并将它推广到三维空间、n维欧氏空间 .定理 设 P是△ABC形内的任意一点 ,AP,BP,CP分别交对边于点 A′,B′,C′.则有 APAA′· BPBB′· CPCC′≤ 82 7.当且仅当 P为△ABC的重心时 ,(1)式等号成立 .证明 如图 1所示 ,记点 A,P到 BC边的距离分别为 ha,hp,S△ A BC=S,S△ P BC=S1 ,S△ P A C=S2 ,S△ P A B=S3,则 S=S1 S2 S3.图 1∵ PA′AA′=hpha=12 · BC· hp12 · BC· ha=S1 S.∴ APAA′=1-PA′AA′=1- S1 S=S2 S3S .同理可得  BPBB′=S1 S3S ,CPCC…  相似文献   

12.
研究函数问题,须抓住函数的本质特征.反比例函数y=kx(k≠0)中k有一个很重要的几何意义:如图1,过双曲线y=xk上任一点P作x轴、y轴的垂线PC、PD,所得矩形DOCP的面积S=PC·PD=x·y=k,S△POC=21S矩形DOCP=12k.这是一个十分有用的结论,运用这一结论可以较为简捷地的世界我喜解决许多问题.例1如图2,正比例函数y=x和y=ax(a>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分别相交于A和C点,若直角三角形AOB和直角三角形COD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则S1和S2的关系是().(A)S1>S2(B)S1=S2(C)S1相似文献   

13.
义教版初中“几何”第二册第21页19题:过△ABC的顶点C任作一直线,与边AB及中线AD分别交点F和E.求证:AE∶ED=2AF∶FB.研究证法:本题从图形看共有6个点过其中每一点作相应一边的平行线都可以证出原题的结论,共有如下12个添法:其它添加辅助线方法留给读者证明.证明:过E点作EP∥BC交AB于点P.EP∥BC EPBC=FFPB EP=BCF·BFPEPBD=AABP EP=BDA·BAP BC·FPFB=BDA·BAPAB=AF+FBBC=2BD FP=2AAFP·+F2BFBAEED=PAPB=FAFB+-FFPP EADE=2FABF.再给两个面积证法.如图14,连结BE.因为FABF=SS21=S1+S5S2+S…  相似文献   

14.
针对触发器电路的“失效”及“不定”状态,就部分教材编写及教师授课过程中易疏漏或混淆的一些细节性问题,作了简要的、有实践依据的个人评述.尤其在进行电路器件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考虑.  相似文献   

15.
中美基础教育内容与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中美基础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从教育内容看,存在着“大”与“小”、“抽象”与“具体”、“不定性”和“非此即彼”的差异;从教学方法看,存在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的差异,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统编初中平面几何第二册第85页的例1是一道典型的基本例题。其思考方法十分典型。我们把它称为命题1: 已知AD是△ABC的高,AE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求证:AB·AC=AD·AE。教材上给出了△ABC为锐角三角形的图形,并用三角形相似的办法给出了证明。事实上,△ABC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的情形时,结论仍然成立。另外,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正弦定理也可以证明: ∵BC=2R·sinA=AE·sinA。  相似文献   

17.
一、1.C.2.原题中的3应改为2,选D.3.A.4.A.5.D.6.C.7.B.8.D.二、9.120cm2.10.3.11.51,16π.12·120°.13·4;ΔABC,ΔAPC,ΔA′B′C,ΔA′QC.14·-1·0·1·2·15·10.16·28.17·26.三、18·(1)略.(2)∠BOB″=2α.19·AB=452+1502=15109,AC=45,BC=150.20·CE=CF,AC=AC,∠EAC=∠EAF,ΔCEA≌ΔCFA,∠E=∠F·21·(1)(2)S1=5S.(3)S1=S2.22·(1)略·(2)四边形MFNE为平行四边形·10月份“期中考试训练题”参考答案…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数学家、教育家G·波利亚写过《数学与猜想》,他强调“要成为一个好的数学家,你必须首先是一个好的猜想家.”伟大的牛顿也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学习数学令人最感困惑的也是最引人入胜的环节之一,就是如何发现定理及怎样证明定理,波利亚把“从最简单的做起”当作座右铭,提倡所谓“合情推理”,而猜想又是合情推理的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种,本文对“计算———猜想———证明”模式作初步的介绍.例1计算:S1=11·2=12;S2=11·2+12·3=23;S3=11·2+12·3+13·4=34;……猜想:Sn=11·2+12·3+13·4+…+1n(n+1)=nn+1.①…  相似文献   

19.
沈雅芬 《当代电大》2003,(11):26-28
1 填空题(1)电流和电压是具有和的物理量。(2 )电压、电流的方向包括有、真实方向和关联参考方向。(3)叠加定理适宜于分析性电路。(4)可将增强型MOS管的输出特性分为三个区域 :夹断区、恒流区和区。(5 )场效应管是一种电控制元件。(6 ) (10 0 0 0 110 0 0 0 1) 842 1BCD =(     ) 10 。(7) (10 10 10 ) 2 =(     ) 10 。(8)“线与”就是将若干OC门的输出端直接相连 ,实现输出端联的逻辑功能。(9)多路选择器的功能类似于一个的开关。(10 )从结构上看 ,同步RS触发器是在基本RS触发器的基础上增加了构成的。(11)欲使JK触发器实…  相似文献   

20.
本文约定△ABC各元素 :三边长a、b、c ,半周长p ,面积S ,高ha、hb、hc,外接圆半径R ,内切圆半径r ,旁切圆半径ra、rb、rc.文 [1]提出Jani′c不等式rahb+hc+rbhc+ha+rcha+hb≥ 32 .①文 [2 ]给出式①的加强式rahb+hc· rbhc+ha· rcha+hb≥ 18.②本文给出式②的一个逆向不等式rahb+hc· rbhc+ha· rcha+hb≤ R16r.③简证 :注意到rrarbrc =S2 ,abc4R =S ,12 aha=12 bhb =12 chc =S及平凡不等式 (x+y) (y +z) (z +x)≥ 8xyz (x、y、z∈R+ ) ,则rarbrc(ha+hb) (hc+ha) (hb+hc)≤ rarbrc8hahbhc=rarbrc·abc64S3=S2r·4RS64S3 =R16r.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