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和一条主线,同时也是学习高等数学的重要基础.所以函数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与去年相比,今年试题对函数的考查有如下特点:1.考查更加全面(1)试题全面考查了函数的概念及基本性质,这包括函数和反函数概念、符号意义理解(第(3)题)、定义域(第(4)、(14)、(19)、(20)、(23)题)、值域(第(4)题)、单调性(第(4)、(19)、(20)题)、奇偶性(第(5)题)、周期性(第(5)题)、函数的图象(第(4)、(11)、(23)题)等内容.(2)试题综合考查函数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数学高考以能力立意来命题,改变了以知识测量立意命题的传统模式,适当减少了题量,但增加了思维量,重点考查思维和推理能力。并且每年都出现一批立意独特、情景新颖脱俗的创新试题。如1999年的第4,12,16,18,20,21题;2000年的第5,6,16,19(Ⅱ),21,22题;2001年的第9,11,12,21,22题,分别占全卷分数的35%,32%,29%。这些创新题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高考浙江理科第20题是以数列和不等式为载体,融函数、递推、等价化归等基本思想于一体,注重综合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猜想、推理论证等基本数学能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拟对此题的立意、解法、题源、拓展和教学启示等方面作一探析,供读者参考.一、试题呈现试题(2016年浙江高考理科第20题)  相似文献   

4.
’99高考试题的设计继承和发扬了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所形成的“立意鲜明、取材讲究、形式多样、难点分散、层次分明”等优点,并有创新和发展,增强了考试的活力.具体而言,今年高考数学的客观题有以下特点:1.数量结构变革试题由’98高考中的15道题变为14道题,由’98高考中的65分变为60分.这样做,即降低了整卷试题的数量,又有利于减少客观题的弊端,也贴进了学生实际学习水平,更回应了削减客观题、加大主观试题的考查力度的呼声,只是步子迈得稍小了点.2.淡化运算,突出能力第(1)~(6)及第(11)题不用…  相似文献   

5.
贺建 《广东教育》2014,(7):103-106
2014年高考理综生物(广东卷)试题一方面延续了近年广东试题的主要特点。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变化,特别是加强了对遗传计算、数据分析等能力的考查,引人关注。对该份试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对于加强对生物学学科能力的理解以及指导2015届高考备考,都具有借鉴意义。一、2014年高考理综生物(广东卷)试题特点分析(一)保持和延续了往年试题的主要特征1.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保持不变。能力立意是当代高考的主旋律。2014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广东卷)试题继续强调对生物学学科能力的考查,即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试题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要求考生提取试题信息,回忆并迁移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从而得出答案。如单项选择题中的第2、3、5、6题,非选择题的第26、27、28、29题等。一般来说。选择题的能力要求低些,试题难度小;非选择题的能力要求高些。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6.
数学开放题自1998年在高考试卷中出现(第(18)题)以来,一直备受国内外数学教育界的关注.时隔一年,该题型又出现在1999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中(还是第(18)题).不必说它在考查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独特功效,也不必说它在推动素质教育健康发展过程中的导向作用,单就它在题型方面的新突破也足够人们欣赏赞叹的了.较之1998年的第(18)题,1999年的第(18)题究竟有那些新突破呢?突破之一,是条件开放结论也开放.四个论断中,任三个论断都可作为条件,剩余的一个则是结论;条件和结论都不是固定的,是可变的,…  相似文献   

7.
从广东一道高考题剖析得到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题(广东卷)的第50题是一道综合分析说明题。该道题颇具独特和创新,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它不但考查了学生掌握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而且还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能引导教师的教学方向,促进素质教育。1题目与参考答案1.1题目 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至今仍是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的课题。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SL.Miller)进行了模拟实验,开辟了通过实验研究生命起源的新途径。 60年代以来,相继发现了一些新的科学事实。…  相似文献   

8.
龚铁森 《化学教学》1999,(12):28-29,30
旨在适应社会对人才素质能力结构的要求,引导人才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总体上将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范围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今年高考化学第33题从试题取材、命题立意、试题构思、能力层次与考查范围及解题要求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一改革的思想.原题:33.(1)中学教材上图示了NaCI晶体结构,它向三维空间延伸得到完美晶…  相似文献   

9.
纵观2004年的高考生物试题,无论是单科试题,还是综合试题,在设计上正在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信息题、综合题、设计性实验题等考查学生诸多能力的题型已经成为了生物高考试题的命题取向,成为了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参考.推理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是高考能力要求的三个方面.本文结合2004年高考试题,对高考中推理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要求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王思俭 《新高考》2005,(4):26-28
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在高考试题中,数列试题题型新颖,综合性较强,往往与函数、方程、不等式、几何等知识综合,常以中档和高档题出现.特别是递推数列在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中已形成新的热点,不仅考查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而且加大了对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能力考察,体现了新课标,新高考的新理念,注重能力为立意的命题思想,所以研究递推数列的求解策略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全国理综卷(II)第27题,构思巧妙,推陈出新,以现代科技生产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运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高考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路,但试题整体难度较大,不少优秀学生也反映:读不懂题意,很陌生,感觉深不可测,因此只好放弃…….本文通过探猜试题来源和怎样演变...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浙江省开始新课程下的高考,6年时间如白驹过隙,2015年起新一轮高考即将拉开帷幕,回顾近6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相信对认识高考,特别是认识浙江特色的高考,搞好以后的数学教与学将大有裨益.1近6年高考数学试题解读1.1稳中渐变,贴近学生实际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坚持“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充分体现“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符合《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适合浙江省考生的实际水平,保持了命题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创新性.1.1.1题型结构从2007年始,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在题型上一直保持“10+7+5”的形式,其中,解答题一般是一道题2个小题(以理科试题为例,只有2012年和2014年略有微调,其中,2012年第22题第(1)小题和2014年第19题第(2)小题都包含2个小题),难度梯度递进.经过实践证明题量是合适的,题型搭配比较合理,选择题、填空题照顾知识覆盖,解题灵活,解答题深度考查、全面检测综合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淼生 《数学教学》2014,(12):38-40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赏析每年的高考试题成为一线教师常态的必修课.“关注交汇、注重探究、规避模式、强调应用、凸显理念”的高考命题风格日趋成熟,在夯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数学思想及基本方法的考查,突出考查推理思维能力;考查对数学问题本质认识的深刻程度;考查利用数学思想寻求解题方法的素养;考查面对新情景、新问题时应用知识的能力与创新意识;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笔者对2014年全国高考福建卷理科第21题(3)(以下简称题1)情有独钟,以下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数学高考与直觉思维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复华 《中国考试》2000,(12):32-35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直觉思维能力,又是数学思维能力的高层次表现。近年数学高考命题,强调能力立意,出了不少立意新颖、考查能力的好题。如:2000年数学高考试题第18题第(Ⅲ)问更是强调考查学生直觉判断能力。如图1所示,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_1B_1C_1D_1的底面ABCD是菱形,且∠C_1CB=∠C_1CD=∠BCD=60°。  相似文献   

15.
王俊 《教学考试》2023,(21):25-30
<正>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22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评析》指出,阅读题设置考查作者观点或态度、语篇主旨要义、推理判断等高阶思维能力的试题,要求考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深入思考文章主题和思想内涵,根据语篇内容进行逻辑推理并通过归纳和概括作答,对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出很高要求。本文针对阅读中推理判断题,反思学生常规解题模式的局限性,剖析近十年高考真题中的命题立意,探究相关的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16.
2013年高考数学新课程全国Ⅱ卷(理科)试题注重双基考查,突出能力立意,有梯度、有深度、有高度地考查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理性思维,具有非常好的导向作用.以2013年高考数学新课程全国Ⅱ卷(理科)部分试题为例,反思试题对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试题创新及其思维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高考以能力立意命题 ,重点考察思维能力与推理能力 .近几年每年都有占卷面分近百分之三十的创新试题 ,它们立意独特 ,背景新颖 ,突出了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潜能的考查 .学生解答这类题型时 ,要么不能正确理解新概念、数式及图表的含义 ,要么不能正确地将问题模式化或转化为熟悉的问题 ,从而使思维受阻 .这里结合今年全国高考理科第19题谈谈创新试题的思维对策 .题目 已知c >0 ,设P :函数 y=cx 在R上单调递减 ;Q :不等式x +|x - 2c|>1的解集为R .如果P和Q有且仅有一个正确 ,求c的取值范围 .分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解集为R”的…  相似文献   

18.
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发表的《1999年全国普通高考数学试题分析报告》中指出:高考“设计试题能注意研究试题的能力层次要求,设计出不同解题层次的试题,使善于知识迁移和运用思维块简缩思维的考生能用敏捷的思维赢得时间,体现出创造能力.”这就意味着高考的命题改革已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轨,在2000年的高考(全国)数学试题中更得到充分体现.本文以选择题为例加以说明. 思维块一解题中积累的重要结论 在平日解题中积累的许多重要结论,在解选择题中若能熟练地应用,可以缩短思维链的长度,简化解题过程.使解题做到快捷、…  相似文献   

19.
孙其康 《物理教师》2008,29(1):33-34
高考试题要求具备立意鲜明、情境新颖、设问巧妙,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其中有部分试题是命题者根据考纲的要求,对已有的试题进行改编与重组,从而转化为新情境的测试内容,以区分和鉴别不同考生的能力水平.2007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第16题的命题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20.
就199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而言,出现了6道考查语言连贯能力的试题。分布在第一卷中的4、8、9题,第二卷中的32、33、34题,分值是总分的22%。6道考查语言连贯能力的题,考查角度各自不同,下面我们依次分析并解答(注:试题略)。第4题考查关联词语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