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对教育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础,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先导性作用,而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没有和谐教育就没有和谐社会;同样,没有和谐社会,也就没有和谐教育。所以促进幼儿教育走向和谐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使幼儿教育走向和谐进程呢?首先家园和谐教育,其次幼儿园与社会的和谐教育,再次师幼之间要形成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女性教育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和谐发展的女性教育的强有力支持,和谐发展的女性教育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之一.同时,还要保持女性教育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女性教育的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女性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要积极主动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要维护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人的问题,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要加强和谐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动力。教育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要保持教育和谐,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支点。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村社区教育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曾书琴 《成人教育》2008,(12):28-2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难点和突破口都在农村。我国农村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城乡的和谐、中国社会的和谐。而要构建农村的和谐,关键是发展农村的教育,尤其是农村社区教育。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和谐社会的诸多构成要素中,教育是重要的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教育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教育的和谐,除体现在教育自身的和谐,还体现在教育与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教育不仅要研究规模、结构,还要考虑层次与质量,更要讲发展和服务.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一方面,教育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谐社会的发展依赖于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的全面和谐又为教育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教育的和谐发展必须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需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谐德育观,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当代教育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没有和谐教育,就没有和谐社会。那么,要有和谐教育必须要有和谐校园,要构建和谐校园就要着重在两方面下功夫。一、建设和谐高效的教师队伍和谐校园主要表现为组织间和谐、教师间和谐、学生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新的社会价值创造与新型文明的培植过程.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地位,决定了教育和谐不仅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理性审视我国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实现教育宏观、中观与微观层次和谐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郭秀芬 《教育与职业》2007,(23):168-17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杠杆.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0.
詹萍  马雯瑄 《文教资料》2009,(27):195-19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任.本文着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功能、控制功能、凝聚功能三方面谈谈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维护高校的和谐发展,从而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必须发展学校和谐教育.学校和谐教育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对教育均衡问题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这是因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没有人的和谐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和谐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的社会功能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教育的支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和谐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追求的目标。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谐社会为和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和谐教育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韩巍 《现代企业教育》2008,(16):214-214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构建和谐班级是构建和谐学校的必然要求,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构建和谐学校。没有和谐的班级,就没有和谐的学校,没有和谐的学校,便很难说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和谐班级也是师生都向往的理想班级,那么,做为班主任如何才能构建一个和谐优秀的班级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作出的伟大战略部署。和谐社会由无数个和谐团体与和谐个体所组成。教育涉及千家万户,让家长时刻牵挂,受社会普遍重视,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影响。没有教育的和谐,就难有整个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当前和今后学校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根本方向和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的时代最强音。"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社会需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系统,而和谐的教育系统又是和谐教育实践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协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使得社会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构建和谐教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共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教育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也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领域。当前,关于教育与和谐社会关系的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思想道德教育与和谐社会等三个主题。和谐社会的构建既需要和谐教育,也需要公平的教育。同时,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也起着重要的导向与精神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教育史上,雅典教育通常被称为“和谐教育“,这是一种具有早期“和谐精神“的教育理想,是一种追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和谐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分析了雅典和谐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时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政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与载体,新时期,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如何进行思政教育成为了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以和谐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