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新浪科技讯5月6日消息,北京联通宣布携手音悦台推出免流量包月服务,手机用户仅需下载音悦台客户端并开通会员流量包月,即可全日免流量收看、下载百万高清正版mv,且不限2G、3G、还是4G用户。音悦台作为全球最大的高清MV网站,旨在为用户提供高品质音乐视频在线观看服务。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粉丝社区,超过2000万音乐爱好者在这里聚  相似文献   

2.
方洋 《新闻世界》2014,(5):142-143
音悦台于2009年7月份正式上线,上线后得到广大音乐用户的支持,是互联网上一个专注于高清MV在线欣赏与传播的音乐分享平台。本文以音悦台为例,分析当下网络音乐平台的特色并探讨其运营方式。  相似文献   

3.
毛文华 《传媒》2015,(10):52-53
音乐产业已全面迈入互联网时代,网络音乐的火热,影响和促使整个传统音乐产业的生产、传播与消费模式发生巨大改变,“粉丝”群体直接影响到歌手明星的生产和消费.音乐视频网站音悦台自2009年上线至今,通过一系列的品牌建设形成了独特的经营模式和较强的品牌效应.目前,音悦台的日活跃量高达500万,收录MV近90万首,粉丝社区“饭团”用户的规模高达2万,注册用户达4000多万,成为国内极具代表性的音乐视频网站.本文以音悦台为例,对其独特的内容建设、盈利模式和推广模式等品牌特色进行研究,希望从中获取对同类网站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正>几年前提到音乐,受众更多用到"听"这个词。而在数字时代,明星更倾向于拍摄音乐MV来推广音乐,音乐爱好者也更倾向于搜索MV享受音乐。2011年发布的Nielsen数字音乐报告显示,"看音乐"已成为全球57%网民的数字音乐使用习惯。[1]音乐视频类网站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音悦Tai(www.yinyuetai.com)创立于2009年7月,  相似文献   

5.
音乐视频网站音悦Tai运营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时代,“看音乐”已经逐渐成为多数人的网络音乐使用习惯。音悦Tai自2009年上线至今,凭借其“专业内容+渠道+用户+盈利模式”的运营特色,一步步成长为国内极具代表性的音乐视频网站。本文通过对音悦Tai运营方式进行详细分析,提取其中的创造性举措,从而获得对同类网站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林琳 《中国记者》2015,(2):44-45
由《人民日报》海外版相关团队运营的微信公众号"侠客岛",获得大量粉丝追捧,并且在青年受众中开辟了新的舆论阵地,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传播信息与引导舆论效果。本文以"侠客岛"自2014年2月上线以来的发布内容为样本,尝试分析其在运营过程中的有益做法与经验,以期为传统媒体深化媒介融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王昕 《青年记者》2016,(3):66-67
“粉丝”是最为积极的一个群体,是积极受众的典范.正是由于这些特定的“粉丝型”积极受众的存在,我国众多影视企业开始专门为粉丝群体拍摄电影作品,使得新一类电影类型——“粉丝电影”得以诞生. “粉丝电影”的受众特点 根据学界对于“粉丝电影”的几点共识,可以将其概括为:依据名IP、明星主演或主创人员(包括导演和作者)的社会关注力,为其特定粉丝受众群拍摄的新型电影.这类电影受众细分程度高,先天具备“明星效应”,广受粉丝群体欢迎,票房不断刷新.近几年,我国电影市场推出的《小时代》《后会无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影片都是“粉丝电影”的代表作,其受众特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概括.  相似文献   

8.
李霞飞 《东南传播》2018,(3):107-109
在互联网倡导自我表达的语境中,自媒体人通过内容聚集了庞大的粉丝群体,他们不仅仅是自媒体内容的受众,更是自媒体的"商品"、自媒体内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自媒体书写的话语体系中,他们成为互联网资本的"免费劳工",进行着数字生产。本文以微信公众号"咪蒙"为例,分析其内容生产方面存在的"元"逻辑,及其粉丝的生产、消费活动,以此来揭示自媒体粉丝"产消合一"的"劳动"行为及其商品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正>相较于消息源丰富、反应快速的综合网站来说,行业网站尤其是女性网站显然无法做到拼时效、拼海量,但是面对碎片化、快餐化的网络信息,受众的需求满足不仅仅停留在获知层面,他们还需要获得深入的解读,同时加强新闻事件的参与感。笔者认为,作为专业的女性网站,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应当立足自身优势,为受众提供有观点的资讯产品,并且以活动策划带动粉丝效应,给用户以良好的体验。以资讯整合作观点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平台的涌现使得受众话语有被听得见的可能,搭借流量热度,粉丝群体的诉求和意见逐渐被关注和采纳,粉丝的主体性与“偶像人设”开始交汇,但粉丝群体再中心化建构的“偶像人设”其合理性还有待商榷。新媒体视域下,资方在偶像人设的建构与运营过程中影响力依旧庞大,但粉丝对人设建构的主导性潜力却愈发不可忽视。本文将转变视角,立足于粉丝内核,从粉丝文化角度运用案例分析法来研究偶像建构与崩塌过程之中“人设”问题,试图概括这一过程中背后的粉丝特征的和深层粉丝文化社群逻辑。  相似文献   

11.
从传播学的研究范式看。粉丝文化研究可以视为受众研究的典型样本。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对粉丝文化实践的研究,使一种积极的受众观占据了文化研究的视野:受众是作为能动的主体参与文化实践的。并体现出强烈的主体间性。  相似文献   

12.
Web2.0时代以来,云计算、物联网等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网络信息交流的变化,线下的政务服务、教育购物、娱乐追星都逐渐开始被网络世界代替,网络社会的诞生使得对于受众的研究开始摆脱传统"受众商品论"的框架,转入更为宏观的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数字劳工"研究,其中不仅包括网站建设者、游戏产业"玩工"、字幕组工作者,还包括在养成式偶像培养模式下为了偶像的发展无私奉献金钱、时间、精力的粉丝.在这样的娱乐产业模式下,粉丝的社交关系、个体情感、情感付出都被劳动化与商品化这一过程甚至比传统劳动产业中的劳动剥削更为醒目,本文将视角放在养成式综艺网络粉丝社群内的数字劳动现象,关注粉丝劳动背后情感如何被商品化,运用参与式观察以及深度访谈的方法研究分析数字劳工在粉丝群体中的呈现以及粉丝在其中的主体性建构.  相似文献   

13.
电视竞争日趋激烈,各省级卫视都在抢拼市场份额。纵观整体形势,可以将现在的电视媒体竞争归纳为:找准定位,确定目标受众群,将之培养成为稳定的"粉丝",并利用新媒体的各种新技术、新平台,不断巩固、发展自己的粉丝群体,并与之形成有效的互动,达到良性循环,从而提高自己的媒体竞争优势,在新形势的电视媒体竞争格局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用"粉丝效应"来拉动"粉丝经济"。  相似文献   

14.
姜玮 《青年记者》2007,(12):43-44
今年上半年,关于“茶水发炎”和“疯狂粉丝杨丽娟”事件的报道引发了大众媒体一片“集体狂欢”的景象。媒体掀起的报道高潮一浪高过一浪,赚足了受众的眼球。浏览各大报刊、网站的相关评论,除了对媒体报道事件本身的讨论外,也引发了对媒体社会责任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美丽浙江”积极融入抖音等流量大平台、创新叙事方式,着重传播美人、美景、美食、美物,通过汇聚“善流”聚合受众,与受众组成信息传播、情感交流、价值判断的共同体;通过“服务+运营”,不断提升粉丝的活跃度与忠诚度,重塑对内对外机制,带动地方融媒体中心能力提升,创造了一个媒体融合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6.
保护受众 “不知情权”新闻媒体当率先垂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犹不及。在媒体为满足受众知情权而奋发努力的同时,我们又面临着另外一个困境,那就是受众"不知情权"受到了媒体有意无意的侵犯。进入网站百度搜索"不知情权",就有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世界的迅速发展,使得现代社会的信息交互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2004年蒂姆·奥莱利提出了"Web2.0"的概念,互联网中的信息传播就正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依靠新的技术与理念,旧的商业模式开始被颠覆。"粉丝经济"作为网络经济中的新的经济形态,成为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因素。由此,给予关系创建与维护的新的营销模式正在改变着世界。本文以自媒体"罗辑思维"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调查法和观察法,从粉丝经济的背景下,对"罗辑思维"的商业与营销运营模式进行介绍,试图总结"罗辑思维"的粉丝运营经验与规律。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评论是网站发言的重要手段,而网站新闻评论频道(栏目)因其形式的连续性、集纳性和表情达意的完整性受到网站的格外重视。向受众提供观点,引领受众披荆斩棘,从网络的“迷失森林”中顺利走出,自然成为网络媒体的下一个竞争重点,并且各大网站都比较重视新闻评论频道(栏目)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黄璜  苏世峰 《东南传播》2013,(11):52-53
分众传播时代早已来临,"分众化"乃至"小众化"趋势日益明显,这一趋势在网络为最大传播工具的今天尤甚。媒体应该针对不断变化的受众趋势合理整合和分配资源,针对有特殊需求的受众提供符合需求的信息。这种信息需求由于其本身小众化的特点,资源可能是难求的、独家的,对于目标受众其价值将是极高的,是不能被市场抛弃的,因此甚至可以是收费的。这就为报纸网站以信息直接售给用户提供了可能,从而为目前部分报纸网站摆脱负盈利状况,脱离单纯依靠广告现状,实现"双腿走"提供了新方向。本文以国外报纸网站广泛应用的收费模式Freemium为例分析报纸网站收费的优势和发展方向,同时结合国内报业状况,提出我国报纸网站收费面临的困境以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何晓繁 《新闻世界》2013,(3):105-106
我国视频网站在2005年之后飞速发展,背后却缺少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视频网站用户较为分散、定位不明显、版权不明确等问题造成我国视频网站行业较为混乱的局面。探索新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成为视频网站共同面临的课题。差异化经营一直是抓住目标受众、增强用户黏度的策略,本文以新浪视频近年来在内容制作和整合营销中做差异化调整为分析案例,以期探寻网络视频网站如何通过差异化手段寻求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