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当前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使陶艺教育充满着生机,应抓住这一机遇,结合我国传统陶艺教育文化的特点,并吸取他国的经验,建设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陶艺教育体系,从根本上促进现代陶艺与陶艺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美与用,是多年来陶艺的审美准则。随着现代陶艺造型的抽象化,装饰的多样化,题材、内容的宽泛化,告别传统陶艺的实用功能,走向纯艺术,是现代陶艺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3.
陶艺这古老的艺术,是火与土的融合,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近代,传统陶艺在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出现了现代陶艺,而现代陶艺的制作,是在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陶瓷文化,融合现代审美意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更符合大众的审美与对器具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陶艺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陶艺学习创作内容较单一,且表现方法弱、不会欣赏大师作品,如何引导学生打开思维,且鼓励学生学习更灵活的表现手法是陶艺教学中的重点。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向陶艺大师学习是一个必须的途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通过“赏”促“仿”,由“仿”激“创”的教学三部曲.学习到陶艺大师开放自由的思维和灵活多样的陶艺表现方法,开启了小学陶艺教学新路子,给学校增添浓厚的艺术气息。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着几千年陶瓷文化,但是陶艺教育却起步很晚。国外发达国家的陶艺教育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并形成了完善的教育体系。我国的陶艺教育始于20世纪中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与国外相比,陶艺教育的普及率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6.
上海文米中学的陶艺教学每学划都会吸引一批热爱艺术、喜欢陶艺的同学。在陶艺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但能直观的了解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陶艺发展趋势,还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建立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与自信心。  相似文献   

7.
当前,各地高校已普遍开设陶艺课程,其作为大学生素质提升的栽体.在作用与意义上已得到了业界一致认可.笔者在陶艺教学实际的基础上,探讨陶艺课程作为开设校级选修课的必要性,包括传播地方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置身于真实的设计环境中,进而说明陶艺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最后展望陶艺课程在工科院校的发展前景,不仅有助于实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及艺术修养。且亦是素质教育和教育方针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最大的差异是审美意识和工艺表现的差异。全文从泥的理解、形式需求、精神实质、审美观念等方面阐述了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标:1.通过美术馆参观活动,使幼儿初步感受陶艺的艺术美。2.通过参观进行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比较。3.为幼儿进行陶艺活动做准备。  相似文献   

10.
潘宇 《江苏教育》2004,(3B):27-28
陶艺教学使孩子们在泥土的素朴和原始中寻找快乐,“玩泥巴”体现出学生“随心所欲”的创造过程,也让学生体验着创造过程中情感的愉悦和自我表现欲的满足。因此,我在陶艺教学中既重视学生表现的“随心随意”,又注重捕捉在某一阶段闪现的瞬间灵感,引导学生感悟自己作品中所蕴含的美,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一个公众的世纪。随着一个真正市民社会和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艺术与公众的距离将越来越近。在当代文化背景下,陶艺作为公共艺术,进入公共空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和谐空间构建的契机。现代陶艺介入公共空间艺术领域,它将使中国现代陶艺真正融入到人们的生活空间,为现代陶艺的发展和公共环境空间艺术的风格与材料创新,提供新的视野和广阔舞台。  相似文献   

12.
现代陶艺的发源地在欧洲。整个欧洲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掀起了一股强烈的陶艺热潮。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欧洲诸国,最先得到现代艺术的洗礼,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条件缩小了现代文化传播的时间和空间,工业革命的曙光首先照亮了这片沃土。艺术史上的历次演变都是在这里形成的,视觉艺术革命和现代设计艺术体系又为现代陶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因此,陶艺创作才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作为一个现代陶艺创作的大群体,各国之间有着异曲同工的现代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13.
泥塑     
泥土看似无声无息.却充满灵性和生命力;泥土看似朴实无华,却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泥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源泉,是地球母亲的主要构成元素。玩泥是孩子们的天性.由玩泥而拓展的陶艺活动有机结台本土化、乡土化、园本化的教育资源,自然渗透教育活动、游戏与日常生活活动,让每个孩子在试试、玩玩、捏捏学的操作过程中,欣赏陶艺、了解陶艺.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精彩作品,体现了现代幼儿教育理念——没有失败.只有成功。  相似文献   

14.
论陶艺创作中现代与传统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蓬勃发展的中国陶艺,是人们在泥、釉及陶瓷颜料上孜孜不倦的研究和创新的成果,以及造型特征上的大胆突破的一个过程。漫长的陶艺发展之路,于现在面临传统与现代对立的严肃问题,本论述的正是如何寻找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契合点,用传统之长补现代之短,并以此探寻现代陶艺能够更加茁壮成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当前的陶艺市场情况与陶艺专业就业情况来进行展开,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是学生了解市场与就业的很好通道与根据市场信息灵活进行陶艺教学两大部分进行论述,阐述现代陶艺教学即要结合市场需求也要加强学生的自身修养、文化、技能等综合教学。  相似文献   

16.
现代陶艺的发展日新月异,陶艺的形式也丰富多样,仿生陶艺也是众多形式中的一种.本文从自然中的观赏石的赏石标准为切入点,分析现代陶艺家如何结合观赏石的审美特征并利用陶瓷材料进行陶艺创作,探讨观赏石对陶艺家在进行陶艺创作时所带来的种种启示.从“天为艺术”的美来反观“人为艺术”中的美.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火与土的起源,讲述陶瓷烧成的历史,以陶瓷工艺作为切入点,讲解在不同的用火情况下,以不同的烧成方法,例如柴烧、乐烧、盐烧、苏打烧等,得到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现代陶艺作品,并通过烧成工艺在现代陶艺中的审美体现与价值来说明烧成对于陶艺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反映出烧成在现代陶艺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陶艺界现状的分析,重点论述了设计在陶艺创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有着悠久的陶瓷艺术历史,甘肃更被誉为“彩陶之乡”,然而甘肃的陶艺教学现状却不太理想。如今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学大纲已经把陶艺作为选择教学内容列入其中,陶艺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已日益被业界重视.然而甘肃省的高校陶艺教学却因起步太晚还远远滞后,河西学院的陶艺教学在甘肃省内高等院校中是走在前列的,但是在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中还存在有诸多问题和困难亟需解决。文章就此展开论述并探索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此将地方特色艺术和学校素质教育相结合,为推动地方陶艺事业和高校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李伟  邵长宗 《文教资料》2009,(33):109-110
随着中国陶瓷产业市场的发展.陶艺生源不断增多,毕业人数逐年增多,陶艺人才的就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陶艺教学应从就业入手,加强师资,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授课的专业性与实际性.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与地方行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为陶艺专业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