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酸碱中和滴定中有两个重要的内容.一是如何通过中和滴定来正确计算酸或碱的物质的量浓度,一般采用公式法计算;二是如何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一般借助于酸碱指示剂来判断. 根据酸碱中和滴定溶液pH的变化,可选择合适的酸碱指示剂,若指示剂选用不当也会引起误差. 一般选择酸碱指示剂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等当点(终点)pH要吻合或接近.  相似文献   

2.
酸碱中和滴定是要求较准确的实验,我们在做这一实验时关键要做到两点:(1)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2)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伞反应.而滴定终点的判断则是通过酸碱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判定的.所以,在具体的酸碱中和滴定中,酸碱指示剂的正确选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酸碱中和反应的终点在理论上应是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即化学反应的计量点).但在中和滴定实验中,被滴定的溶液通常不发生任何外观变化,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指示滴定的终点.另外有时还会提出中和至中性的点.上述三种终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我们在学习时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学习《酸碱中和滴定》一节时,常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强酸强碱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值=7,甲基橙,酚酞的变色范围均不在pH=7时,为何能用来判断滴定终点? 2.甲基橙、酚酞是否适用在任何浓度的强酸强碱的中和滴定中作指示剂? 3.石蕊的变色范围pH值是5.0—8.0,为什么在进行中和滴定时,一般不选它作指示剂?这些问题,我是采用如下办法解决的。  相似文献   

5.
酸碱滴定是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基础的常用容量分析法,其终点通常是借助于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而指示的。由于指示剂常选用有机弱酸或弱碱,有自己特定的 pH 变色点与变色范围,因而对不同的酸碱中和滴定,必须根据等当点的 pH 值来选择适当的指示剂,且要参照视觉对颜色的敏感性来科学地确定合理的滴定顺序,才能取得满意的实验结果。弱酸,特别是多元弱酸,因有其特殊性,酸碱滴定过程较为复杂,对终点及以上要求更为严格,若有不  相似文献   

6.
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定量分析实验,它对实验的精确性要求也很高。在酸碱中和滴定中,滴定终点的判断通常是借助指示剂的变色来完成的。不同的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不同的,因此要想准确地判断滴定终点,就必须选择最合适的指示剂来正确地指示终点。下面就分别讨论中学阶段中常见酸碱滴定类型的指示剂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原理,通过对变色范围相近的指示剂按一定比例混配和与指示剂颜色互补的惰性染料作为指示剂变色的背衬两方面着手,对甲基橙指示剂进行改进。结果使变色范围更窄,变色点更加鲜明.减小了观测误差,大大提高了滴定的准确度。1 实验目的由于甲基橙指示剂在变色点附近其色调变化不够敏锐,终点不易判断且个性差异很大,导致终点  相似文献   

8.
一 中和反应及反应终点的判断 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酸、碱发生中和反应,当现象不明显(无沉淀或气体产生)时,需借助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成。  相似文献   

9.
在酸碱滴定实验中,用草酸标定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时,是选择酚酞作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终点,还是按北师大编的《无机实验》第一版教材第50页所说,采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呢?对这一问题我的看法是: 酸碱指示剂尽管结构比较复杂,但一般都是弱的有机酸或有机碱,或既呈弱酸式又呈弱碱性的两性有机物,其中酸式(HIn)及其共轭碱式(In~-)具有不同的颜色。当溶液pH值改变时,指示剂失去或得到H~ ,使结构发生变化,因而引起颜色的变化。例如酚酞当溶液pH值小于8时呈无色,当溶液的pH值小于10时呈红色,但浓度过大酚酞又变为无色。因此pH值从8到10为酚酞逐渐由无色变为红色的过程,称为酚酞的变色范围。不同的酸碱指示剂具有不同的变色范围。若指示剂其酸式和碱式分别以HIn和In~-表示,它们在溶液中处于下列平衡:  相似文献   

10.
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一要准确测定出参加中和反应的酸、碱溶液的体积,二要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相似文献   

11.
有些学生认为,在中和实验操作中,多滴加些指示剂,颜色变化会更清楚。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过乡的指示剂反会使终点颜色变化不明显,甚至还增加实验误差。原因是1.指示剂用量过多,过渡色增加,导之终点颜色变化不明显。2.指示剂本身为有机酸或有机碱,本身也会消耗或代替一些滴定剂,从而带来滴定误差。3.指示剂用量的增加会引起单色变色范围的移动。试液中指示剂的浓度不同,发生变色的pH值也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综合表述了紫甘蓝色素的变色原理图。以紫甘蓝汁作为酸碱指示剂设计实验,在球型冷凝管中制成色彩炫丽的pH色柱,促进学生形成指示剂变色范围的概念,在稀释溶液和测定常见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实验中培养实验者的动手能力,在设计判断盐酸滴定碳酸钠终点现象的实验中激发参与者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3.
一、指示剂的作用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为H^++OH^-=H2O,外观上没有明显的现象,推测不出反应进行的程度,因此必须借助于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确定中和反应的终点,常见的指示剂与其变色点为:  相似文献   

14.
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有机酸或有机碱,它是借助颜色变化确定溶液的pH,因而存在相应的变色范围(由实验测得,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见表1).酸碱指示剂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现分析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
《化学》教科书中有关滴定原理的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的跳跃性较大。在教学中经常有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酸碱指示剂可以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借助指示剂判断是否会有误差?等等。由此,我对“中和滴定原理”的教学,进行了重新设计。旨在使学生真正理解借助于指示剂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全的原理。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状况,我运用“理论探究法”进行教学设计如下:教学过程是这样的:(-)情境引入1.幻灯出示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1)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2)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计算表达式如…  相似文献   

16.
华雪莹 《高中数理化》2011,(13):122-123
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有机酸或有机碱,是借助颜色变化确定溶液pH的,因而存在相应的变色范围(由实验测得,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如表1.  相似文献   

17.
<正> 在酸碱滴定中,分析计算是根据酸碱完全反应的理论等当点(Equira 1ence poiht简写EP)时,滴定剂需用量与被测物等当量数关系。实际上,滴定操作不可能在等当点停止:指示剂不一定恰好在等当点变色;指示剂也消耗一部分滴定剂(不过其量极少,并且可利用指示剂空白予以校正)。通常利用指示剂的变化目视确定终点(end poiht,简写EP)与等当点不一致所造成的误差称为终点误差,又称为滴定误差(Titration error,简写TE)误差大小与终点PH值,滴定体系平衡常数kt,及浓度C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一、指示剂与中和反应 例(2005年江西中考题)如图所示,小田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了滴加指示剂.为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田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只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有机弱酸或弱碱(共轭酸碱),或者在水溶液中转化为有机弱酸或弱碱,它们在中和滴定中参与质子转移反应,同时还发生电离,引起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呈现不同的颜色。适量偏多的酚酞会使其变色范围变化(pH小于8.0变红)结果偏小,甲基橙一般多几滴不会对结果造成影响;如果酚酞或甲基橙的用量相当大,可能会使滴定结果偏大。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运用手持技术对酸碱滴定过程中酚酞变色点pH的测定来分析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影响因素,同时运用Spss数理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有效理解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以及不同用量、温度对其颜色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