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张鑫  金俊音 《大学生》2020,(1):14-16
敦煌研究书目上严谨深入的专业介绍、网络媒体上形式多样的影像资料、当地导游的精彩讲解……这多种多样的知识来源,成为金俊音了解敦煌文化、研究敦煌文化的有效途径,在这一过程中,他对敦煌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深。从小就热衷于表达的金俊音并不满足于独自了解敦煌文化,他努力通过自己的讲解,让更多的人了解敦煌、爱上敦煌。  相似文献   

2.
韩国汉学家车柱环教授晚年醉心于敦煌词研究,尤以敦煌词考释成就最著。他在一个整体性的敦煌学研究框架内展开敦煌词考释文的考证与研究,视原卷书写的呈现方式为敦煌词文研究的根本依据。而终身信守的考据学理念促使他本能地回归原卷,重返史料原生态语境,勘对原卷,考释词文,自然更倾向于以原卷为依托而进行论学,充分利用传统校勘学中的他校法、理校法等偏于学理性的方法,整理出一个比较接近原卷风貌的文本。所勘定的文本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反映出他的严谨治学态度与深厚的旧学功力。  相似文献   

3.
郑阿财 《家教指南》2016,(3):132-140
黄永武先生是敦煌学界较为特殊的一位学者,既在文学创作上,以独树一格的优雅风貌而称著文坛;又在小学、经学、中国诗学等诸多学术研究上有所成就。尤以中国诗学的研究成果最为卓著,学林共称。他在敦煌学方面也是贡献良多,特别是在敦煌文献的编纂与敦煌唐诗的研究上,更是影响深远。文章介绍其学术简历,藉以彰显其学术背景,论述其总体学术成果与特色;说明其对敦煌文献编纂工作的贡献,析论其在敦煌唐诗研究的重要成就,以及其他有关敦煌文献丛考的具体呈现;并附录黄永武先生敦煌学研究论著集目,以供学界完整之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垣先生是享誉海内外学术界的世界级学者。他在"发见时代",勇于利用敦煌所出新材料,开拓新领域,研究新问题,引领学术研究新潮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敦煌劫余录》、《跋西凉户籍残卷》和《摩尼教入中国考》,就是陈垣先生利用敦煌新材料以研求问题的代表作。尤其是《敦煌劫余录》,更是敦煌学研究不可或缺之工具。他对于我国敦煌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实具有奠基和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5.
常任侠的敦煌美术史研究体现为敦煌佛教美术研究和中印佛教美术交流与影响研究。他立足于唯物史观和美术史的宏阔视野,采用艺术考古研究方法,对汉唐时代石刻壁画艺术进行考察研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重要特征和规律,肯定了印度佛教文化对汉唐石刻壁画艺术的影响,及其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而具有的中国民族风格。他的相关研究,作为珍贵的文献资料,丰富了中国古代敦煌美术史研究的资料库,为中国古代美术史研究和学科建构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赵丰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世界各地所藏敦煌丝绸的研究与刊布。继2007年出版的《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之后,2010年,东华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他主编的《敦煌丝绸艺术全集·法藏卷》。此前所刊布的英国、法国藏敦煌艺术品主要是佛  相似文献   

7.
苏莹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敦煌学家,也是敦煌研究院的学术开创者之一。他毕生从事敦煌学的研究工作,在敦煌史地、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写本文献、敦煌文学、石窟考古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同时,先生还十分注重对国际敦煌学研究史的总结和介绍,并且积极撰写有关敦煌学的普及读物,对我国敦煌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美国、俄罗斯藏有若干敦煌壁画,国内虽有报道,但大部分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笔者也受影响。现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的真实报道,将二处所藏敦煌壁画作一简单介绍。一关于华尔纳劫走的敦煌壁画1924年,华尔纳从敦煌劫走一些壁画和一身328窟的彩塑。作为博物馆研究人员,华尔纳在粘剥壁画时—一作了记录、编号,根据他的记录,我们得知他劫走了11块敦煌壁画。但由于各种原因(主要是我们无法见到他的记录,如他于1926年出版的《TheLongOldRoadinChina》,卢秀文先生《敦煌学编年》将此书出版时间记在1924年,误。《敦煌研究》1989年第1期…  相似文献   

9.
日本敦煌学史上,羽田亨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他的多部研究著作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已经有了中文译本.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学术界并不十分了解他的全部生平和学术范围、学术贡献.本文将以羽田亨的敦煌学研究为中心,全面总结他的学术成就及在日本敦煌学的相关活动,把一个真实和全面的羽田亨介绍给同仁.  相似文献   

10.
邓文宽教授的论文集《敦煌吐鲁番天文历法研究》即将出版。这是他继刊出《敦煌吐鲁番学耕耘录》(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之后的第二本论文集,也是与他的《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和(敦煌吐鲁番出土历书》(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两部大型文书汇刊与校释相配套的又一部力作。两部文书汇编和即将刊出的本论文集可以说是三位一体,反映了文宽多年来孜孜研究敦煌、吐鲁番、黑城子出土的以及散失天下若干晚期的天文历法文书的概貌。  相似文献   

11.
<正>《敦煌研究》创办于改革开放之初、全国敦煌学研究振兴之际。时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的段文杰先生敏锐地看到敦煌学即将蓬勃发展之势,提出了创办敦煌学刊物,为推动敦煌学发展助力的设想。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敦煌文物研究所开始筹备创办了《敦煌研究》,于1981年和1982年出版了试刊第一期和第二期,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作为主编的段文杰先生在发刊词中回  相似文献   

12.
常任侠的中国敦煌美术史研究成果丰硕,主要体现在敦煌佛教美术研究、中印佛教美术交流及其影响研究两个方面。常任侠立足于唯物史观和美术史的宏阔视野,采用艺术考古研究方法,对汉唐石刻壁画艺术进行考察与研究,揭示其演变的重要特征和基本规律,既肯定了印度佛教文化对汉唐石刻壁画艺术的影响,又强调了汉唐时期本土文化对印度佛教文化艺术的吸收、融合、改造。他的敦煌美术史研究丰富了中国古代敦煌美术史研究的资料库,为中国古代美术史研究和学科建构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敦煌研究》1986年第1期(总第6期)载高国藩先生《敦煌本秋胡故事研究》一文,其中谓“敦煌本秋胡的形象最明显的特点,是采取有意的试妻结构来表现的。他在分离了九年回到家乡的桑园中会见他的贞妻,不是不认识她,而是一眼就认出了她。”  相似文献   

14.
台湾学者郑阿财教授长期致力于敦煌学研究,成果颇丰。2010年,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了他的专著《敦煌佛教灵验记研究》。全书分绪论、分论、专论三部分。绪论对敦煌佛教灵验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作家的现代敦煌文学叙事起自1970年代,产生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作品。新世纪前后,甘肃作家冯玉雷的敦煌系列长篇小说以人类性的宏阔视角对敦煌这个巨大的文化意象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解读与阐释,他对敦煌文化精神的探寻及其在叙事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实现了现代敦煌文学叙事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历史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历史透视[印]谭中著包菁萍译谭中校也许可以这样说,敦煌的发现人是印度官员斯坦因,是他将敦煌的盛名传播到世界各个学术领域,最近几年来,欧洲、北美、日本及世界其它地方兴起了研究敦煌文化艺术的热潮,然而在印度─-这个与敦煌关系最密切的国度...  相似文献   

17.
在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年之际,中国将为世界上10位最著名的敦煌学专家颁发国家文物保护研究特殊贡献奖,在这些获奖者中,84岁高龄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段文杰和他半个世纪的敦煌生涯格外令人心生敬佩之情.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百年来敦煌戏曲研究的历程,指出孕育了举世闻名的敦煌学的敦煌莫高自成经洞,在百年风雨沧桑中同时培育与完善了敦煌文学学术体系,作为敦煌文学一分支的戏曲学研究亦应在新千年与新世纪中使之尽快成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敦煌写卷中的草书楷化字是汉语俗字的重要来源之一。在草书楷化的过程中,部分字形出现了既区别于原字而又在部分构件上与他字同形的情况,因而容易造成误释和误录。研究草书楷化字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敦煌和传世文献的整理及辨伪。  相似文献   

20.
2021年9月24—25日,“敦煌论坛:‘一带一路’视野下的敦煌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2021年度理事会会议”在敦煌举办。会议从佛教艺术与考古研究、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物研究、宗教文化研究、少数民族研究和敦煌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等方面展开学术探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交流总结学术经验,引发和带动学者对敦煌学研究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