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是一项庞大而又系统的工程,入学教育成效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新生对于大学生活的适应状况。本文结合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及团体心理辅导的特色与优势,详细阐述了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职新生入学后发生种种心理问题,甚至诱发心理危机,大多与大学新生活适应不良相关,笔者在多年理论和实践基础上,通过实验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2016级新生做抽样样本,研究新生适应不良在朋辈互助团体心理辅导干预下学生的适应性改善状况,通过实验样本与学校同年级大数据随机抽查的对比分析得出统计学结果,考察其适应性改善程度,为高职院校新生辅导员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针对性地对新生适应不良严重群体实施行之有效的团体干预手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稳建  陈理  陈愉炯 《广西教育》2009,(12):64-65,71
本文旨在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班级凝聚力和大学新生适应环境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大学新生班级凝聚力和环境适应效果显著,新生归属感和集体观念增强;对班级进行心理辅导对加强班级组织建设和学生人格塑造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将其纳入大学入学教育体系中。  相似文献   

4.
浅谈高校新生适应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是指大学对新生进行的适应大学环境系列教育活动的统称。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学习适应教育、生活适应教育和心理适应教育。新生是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刚由中学跨人大学,正处于人生的一个大转折,由于其自身尚不成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与真正的大学生有很大不同。大学对其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既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向往,又感到陌生与迷惘。新生适应教育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  相似文献   

5.
陈佳瑶  葛利云 《考试周刊》2012,(14):157-158
大学一年级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迈出家庭、初步走向社会的一个关口。这个阶段的学生思想活动、心理状态和行为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大学期间的发展。对大学新生进行素质拓展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团体心理辅导形式。这对激发学习意志和提高精神力量、提高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集中解决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心理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高中步入大学,无论是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人际环境还是心理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引发大学新生适应方面的诸多问题。大学新生适应不良产生的心理原因包括学生对大学生活的认知失调、自我评价偏差及心理的成熟与不成熟并存等。采取系统的专业教育与学习指导、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对策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考察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应用大学新生适应量表(FARS)、症状自陈量表(SCL-90)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等测量212名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结果表明:FARS总分以及因子分在专业满意度、独生与否、性别、生源地等因素有显著性差异;FARS与SCL-90、SCCS相关显著。进而得出: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有一定规律性,新生心理适应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在新生心理适应教育中应注重个体干预与团体辅导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大学新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交往模式等诸方面的改变,心理上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尚未建立,使他们面临着新的的心理冲突。论述了团体心理训练以其感染力强,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对提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具有积极意义,指出团体心理训练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常晓宇 《考试周刊》2013,(77):160-161
高校新生心理适应不良现象普遍存在,学习问题是高校新生入学后较难适应的重要适应不良问题之一.文章总结分析了大学新生学习适应不良的表现和心理反应,并据此提出了高校学习适应不良问题的应对策略,以便更好地帮助大学新生度过适应期.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新生在心理、学习、生活与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诸多适应障碍,因此,针对入学适应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点。本文基于团体社会工作的视角对大学新生的适应教育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创新观点。  相似文献   

11.
张海燕  李春媚 《考试周刊》2010,(13):198-200
大学新生通过高考的洗礼,在繁重的学习及心理上接受历练,经受了从中学时期步入高等学府的转变。面对新环境、新面孔……大学新生在各个方面都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容易出现适应不良,思想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困扰。如何解决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学会在社会独立生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课题。大学新生学会逐步适应新环境、新人际关系、新学习方法,学会分析现实挫折、正确评价自己,在受到挫折时找到心理平衡点并学会处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周玲娟 《考试周刊》2014,(49):156-156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教育的起点。在校级、院系入学教育的基础上,班主任可以从新生入学适应不良常见的问题出发,结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从班主任层面做好入学教育。  相似文献   

13.
大学新生在心理、学习、生活与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诸多适应障碍,因此,针对入学适应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点.本文基于团体社会工作的视角对大学新生的适应教育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创新观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民办高职院校新生的特点,提出了具体的“新生适应”心理团体训练方案,从而达到有效进行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适应期的运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凯  葛利云 《考试周刊》2012,(15):159-160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适应期的运用对大学生的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开展对于新生在心理层面的正确引导。具体分析了大学新生在适应期间出现的问题,以及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6.
大学新生在入学初期由于来自学习、生活、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身心健康受到挑战,这一时期对他们适应不良问题应该密切关注并进行有效疏导。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大学生有效提高主观幸福感,缓解焦虑紧张情绪,明确大学学习生活方向,提高适应性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相似文献   

17.
高校新生入学后面临着种种适应问题,很多学生由于适应不良引发诸多心理问题,在高校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中分别采用团体心理咨询和个别心理咨询的方式,并通过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干预前后测试因子分的差异性比较,研究团体心理咨询和个别心理咨询对提高大学新生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校新生入学后面临着许多适应问题,部分学生由于适应不良引发诸多心理问题。课题研究对高校新生入在入学适应性教育中分别采用团体心理咨询和个别心理咨询的方式,并通过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干预前后测试因子分的差异性比较,研究团体心理咨询对提高大学新生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大一新生当中,“新生适应综合症”是一个普遍现象。许多新生进入大学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的新环境,容易产生各种消极适应心理。了解这些消极适应心理及其自我成因,并在心理、行为等方面进行自我调整和改变,有利于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缩短大学适应期。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教育措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大学新生因适应不良而引起的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凸显,令人担忧。本文是在多年教学经验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当前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产生原因,联系实际,提出了一些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