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脱离了数学概念,便无法构成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而概念教学的核心是将凝结在数学概念中的数学家的思维打开,以丰富的实例为载体,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归纳得出数学概念;而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实现这一核心的途径通常是问题探究教学法.本文以笔者在全国的一堂展示课为例展示了"问题探究为轴,概念形成自然"的教学设计,旨在与广大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2.
近日有幸听了五位老师的数学概念课。精练的教学语言,清新的风格,行云流水般的教学过程,张弛有度的课堂调控,让我久久回味。其中陈秀老师执教的〈角的认识〉让我对数学概念的教学又多了一些新的感悟。  相似文献   

3.
李志真 《教育导刊》2001,(13):22-23
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是解题的关键。因此,概念课在数学教学占有其重要的地位。本试就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应用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聚焦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会让学生走得更远.数学表达是一种聚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让学生走得更远的教学实践范式.以“认识不等式”一课的教学片断为例,展示了从数学表达视角下对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进行设计,通过数学表达及转换助力学生思维显性化,从而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更通过数学表达发促使深度学习发生从而切实地形成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汤雪峰 《河北教育》2007,(12):27-29
“今天我们上了一堂超级好玩的数学课,你知道是什么老师上的吗?特级教师!超级幽默!”这是孩子们眼里黄老师的数学课堂。对于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的课堂教学艺术,有人说“创造了活的数学课堂”,也有人说那是“充满数学智慧的精彩课堂”。凡是孩子们喜欢的制作、游戏、故事等等,在他的课里都运用得那样的自然,使得每节课都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使得数学课堂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学概念、公式和法则的堆砌,使得数学不再是学生望而生畏的学科。在孩子们活动之后,  相似文献   

6.
沙尉 《广西教育》2013,(2):77-77
掌握数学概念是开展数学思维的基础,学好数学概念才能正确进行判断、分析、推理、运算,有效解决数学问题。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表达语言高度精练。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还有很多老师采用“展示概念一讲解概念一理解概念一巩固概念”的固定模式进行概念教学,方式死板单调,缺乏生机和活力,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数学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学,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特点出发,在概念引出、形成、巩固、深化阶段,将静态的概念教学动态化,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增强对概念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数学概念有些是从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有些是由数学自身的发展而产生的,许多数学概念既源于生活实际,又依赖已有的数学概念而产生。通过展示数学概念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产生背景,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通过讨论数学概念的合理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通过对概念的完整性作进一步讨论,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如何组织,包括知识点如何展示、例题的选取和搭配、习题质和量的确定等,都对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直接影响.对课例进行评析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应当对该课例教学内容组织的合理性进行考查,下面结合数学教学的特征,从概念教学、命题教学和解题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仇卫芳 《广西教育》2007,(12A):9-10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础。概念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笔者发现,当前概念课有很多失败的例子,这说明新课程背景下的概念教学中存在一些新问题,笔者把这些问题称之为“无度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更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展示。对数学而言,知识的发生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思想方法的发生过程,因此,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问题的发现过程、规律的被揭示过程等都是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极好机会。如概念的形成过程往往通过学生熟知的一些生产、生活的实例、实物、模型等,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观察对象的共同点,分析、对比、归纳、抽象概括出对象的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概念。数学的概念、性质和定理等知识都明显地写在教材中,是有“形”的,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是无“形”的,并且不成体系散见于教材各章节中。在概念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应该注意把握好数学思想的渗透时机,寻找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的渗透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职数学概念课是不好上而又不得不上的课,概念是数学的基础,它得到的过程是复杂而漫长的,而这过程表现在教科书上就被淡化省略了,要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启发式的学习这些概念.  相似文献   

12.
读了潘小明老师这篇文章,编者有颇多感受。在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我们的教师应如何理解课程标准,进而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应用课程标准的理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是值得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概念教学令广大数学教师感到头疼,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接受数学概念,教师往往是设计一环套一环的习题,让学生跟着习题走,逐步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这祥的教学看似水到渠成,但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没有让学生经历认知的冲突过程,学生对概念理解得往往比较肤浅。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有些老师已经注意到了传统教学中重教轻学的弊端,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我们看到,许多老师的做法只是停留在表面上,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而潘老师则创造性地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融入概念教学中,在教学进程的各个阶段,创设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认知冲突。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在争论、交流与合作中,逐步建构出数学概念的特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者。值得一提的是,潘老师善于对以前的教学进行反思,根据反思改进和完善今后的教学。这节课对于我们研究如何创造性地应用教材资源,把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下面,就让我们来感受潘老师这节精彩的课例吧!  相似文献   

13.
数学概念课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教学的核心,任何一部分内容的教学,都离不开概念教学。如何高效实施数学概念教学,值得我们思考。下文笔者以"平方根"的教学设计为例,对概念课教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正>概念是构筑数学大厦的基石.没有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数学大厦随时有倾覆的危险.著名院士李邦河曾说过:"数学根本上是玩概念的,不是玩技巧,技巧不足道也!"由此可见,数学概念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时常听到个别老师感叹: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15.
段安阳 《河北教育》2004,(12):17-17
我们都有一个这样的体会:数学概念课和复习课不容易上出高潮和特色来,在贯彻新课标、实践新理念中总觉得这样的课更难把握。可笔者最近听了一节教学研讨课,上的是概念复习,听后顿觉耳目一新,大家都说:“原来复习课还可以这样上啊!”  相似文献   

16.
概念是小学数学的组成部分。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决定了概念教学的复杂性、多样性。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结合近期对“对称”一课开展“一课多上”的教学研究,谈四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1 前言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细胞,是思维的单元,研究数学概念的形成,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具体地说,研究数学概念的形成,有助于从理论上揭示数学思维的规律,如果一个老师能够多而快地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那就大大地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概念课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淄博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主体参与型"课题实验,对概念课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们为概念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了"创设问题情境--分化各种属性--概括形成概念--巩固运用推广"四个环节,突出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概念的巩固深化.本文将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课例分析,谈谈我们对概念课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数学概念是进行数学推理、判断、证明的依据,是建立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的基础,概念课是新授课的主要内容之一.反观我们的概念教学有不少是先定义概念,再理解及应用概念,有的概念的出现,让学生感到很突然,不知为什么要学习它,从而处在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实践证明,如果能尝试在概念的引入环节实施局部探究,即根...  相似文献   

20.
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认识、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基础。然而数学概念比较抽象.且不少教师在教学时教法比较机械单一,往往就“概念教概念”,所以存学习数学概念时,学生常常体验枯燥之苦,经受乏味之困!怎样才能使数学概念教学变得充满情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便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教学途径。下向笔者结合“数的整除”单元中的三个教学案例,试简析问题情境在概念教学中的激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