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那是194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从芝加哥到纽约去,为的是看望他的老师吴大猷。当时,吴大猷正在哥伦比亚大学做实验。在吴大猷的引荐下,李政道认识了吴健雄。李政道来到哥伦比亚大学一个实验室,看到吴健雄在磨一件东西,便问:“你在干吗?”  相似文献   

2.
继上次杨振宁和翁帆的婚姻之后,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杨振宁又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这一次乃是因为他关于“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非常成功”这一番话。他列举的主要理由是,清华大学一年级学生比美国大一学生基础更扎实,学习更努力,连“三角方程式”都能脱口而出。所以他不仅断言中国大学教育很成功,对社会贡献很大,而且认为“中国对学生的中学时代基础教育是成功的”。杨振宁的话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另一位享有国际声望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有关大学教育的看法,他说:“以目前国内的本科教育模式,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中国大学生的基础水平,尤其是修养和学风在下降。”  相似文献   

3.
学会宽容     
北京有位丁榕老师,她的一个学生拿走了同桌的钢笔,当时她没有责难,也没有批评,而是自己掏钱买了一支钢笔送给这位学生,并对他说:“我知道你喜欢钢笔,这支钢笔就送给你。我也知道人家的东西你肯定不会要,趁别人不注意,你一定会悄悄送回去的。”几十年后,这位学生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老师,一进门就跪  相似文献   

4.
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位善渔老翁,很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捕鱼能手,但儿子始终未有多大长进,老人为此很苦恼。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就问:“你一直手把手教他吗﹖”“是的,为了让他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的很仔细,很耐心。”“他一直跟着你学的﹖”“是的,为了让他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跟着我学。”“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给了他技术,没有传授给他教训。”故事寓意使我联想起职业高中的专业课来,学生的专业技能光靠教师教得仔细、教得耐心是不能培养出出类拔萃的学生的。重要的是在教学生专业技能时,要培养他们的创…  相似文献   

5.
中外高等教育之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汇报》曾用一个很大的标题,刊登了一篇文章:《清华、哈佛学生水平哪个高?》文章第一句话是“杨振宁:清华平均水准高”,下面一句是“杨福家:哈佛创造能力强”。人家问我:“你怎么和杨振宁辩论起来了?”杨振宁是我很尊敬的一位教授,他长期生活在美国。而我虽然最近到国外去的次数比较多,但一直生活在国内。我感到我们两个人都有中国传统的美德,大家都比较谦虚。所以,他就把中国学生讲得好一点,我就讲美国学生好的一些方面。我很推崇丹麦科学家玻尔的互补原理,玻尔讲要了解一枚分币,你必须看它的两面才全面。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教…  相似文献   

6.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禅师说:“你把孩子留在我这边,三个月以后,我一定可以把他训练成一个真正的男人。不过,这三个月里,你不可以来看他。”父亲同意了。三个月后,父亲来接孩子。禅师安排孩子和一个空手道教练进行一场比赛,以展示这三个月的训练成果。教练一出手,孩子便应声倒地。他站起来继续迎接挑战,但马上又被打倒,他就又站起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共十六次。禅师问父亲:“你觉得你孩子的表现够不够男子气概?”…  相似文献   

7.
一、仿关键句对关键句进行仿写,不仅有利于学生清晰地把握课文思路,深入地理解文章意蕴,而且可以从中揣摩出起承转合的技巧和升华主题的方法,从而在自己的作文中合理地借鉴利用。如针对《琐忆》中的关键句“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仿写题:“请你模仿《琐忆》开头的写法,为另一位自己较为熟悉的伟人的《琐忆》开一个头。”学生的表现相当踊跃:诸葛亮有两句诚挚的表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他许身社稷的誓…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一则笑话,说的是一个班主任在布置学生自习,一学困生睡觉,老师敲醒学生后,骂道:“你真不是读书的料,一看书就睡觉。”学生委屈地指着睡觉的班长说:“班长也睡觉,你怎么不说他?”教师一看班长,班长把书盖在自己脸上,确实已经睡着了,又批评这位学生说:“你看看人家,睡觉都看书,哪像你……”  相似文献   

9.
朱华贤 《师道》2007,(3):36-37
在本地教坛新秀评比的考核中,一位候选人执教《牛的母爱》一课。接近尾声处,教师先要大家回忆自己的母亲是如何关爱自己的,然后启发学生:“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什么?”要求学生当众大声地说出来。一个学生说:“此时此刻,我最想对母亲说,妈妈,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另一个学生说:“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是:妈妈,你永远是我最爱的妈妈。”又一个接着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坚守诚信、正直的原则。我在苹果公司工作时,曾有一位刚被我提拔的经理,由于受到下属的批评,非常沮丧地要我再找一个人来接替他。我问他:“你认为你的长处是什么?”他说:“我自信自己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我告诉他:“当初我提拔你做经理,就是因为你是一个公正无私的人。管理经验和沟通能力是可以在日后工作中学习的,但一颗正直的心是无价的。”  相似文献   

11.
魏小亮 《物理教师》2014,(10):30-31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新科技发展如在航天等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我国的基础物理教育还存在着很多不足.1982年,有一位国内15岁的少年天才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要求进研究院做研究生.杨振宁在面试时问了几个量子力学问题,他都能回答.杨振宁进一步问:“这些量子力学问题,哪一个你觉得是妙的?”他却回答不出来.对此,杨振宁的评价是:“尽管他吸收了很多东西,可是他没有发展成一个‘品味’(taste).他只是学了很多可以参加考试得很好分数的知识,他没有把问题里面基本的价值掌握住,这不是真正做学问的精神.”杨振宁的对少年天才的评价正是我国物理教育状况的折射.我们培养出来的“好学生”普遍解题能力很强,他们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上拿了很多奖牌回来,但就是这些高智商的天才竞被杨教授称为没有物理“taste”,当他们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不会用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去处理,而他们的创新能力则更加的匮乏.  相似文献   

12.
多美一会儿     
妙批事实学年末学生做自我鉴定,要求班主任填写意见。对于一般学生,班主任都写“该生学习刻苦,成绩优良”。但有一个学生连续两学期都是倒数第一。班主任凝神一想,顿开茅塞,提笔写道:“该生学习刻苦,成绩稳定。”如法炮制在医学院的一次实验考试中,学生们必须通过显微镜细看虱子、跳蚤和臭虫的腿部,辨认出这些寄生虫的标本。有一位学生一样也没认出来,他离开实验室时,教授在后面喊道:“你还没告诉我你的名字呢。”那位学生回头,打开门,伸出他的腿:“那好吧,老师,”他反问道,“你说我是谁?”没法检查班会课上,班主任规定…  相似文献   

13.
刚开学不久,在数学练习课上,有这样一道题●●●○○,大部分学生能说出自己的算式5-2=3、5-3=2。我乘势说了一句:“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的列式是3-2=1。”在同学们疑惑的眼神下,他说出了自己的理由:“三个涂黑的圆圈比两个空白圆圈多一个,所以3-2=1。”在全班同学欣赏的目光下,他自信地坐下了。“你有不同的想法吗?”与“和他想法一样的请举手”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处理方式。“和他想法一样的请举手”是一种封闭式的问答,得到的是问题的一致性。而“你有不同的想法吗?”是一个开放性…  相似文献   

14.
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样教育学生:有一次,他看见他的一位生打死了一只麻雀,便领着这个学生到一个雀巢,里面有几只雏雀正嗷嗷哺。苏霍姆林斯基仿佛是自言自语地“它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没有办法活它们了。”此情此景,使这位小肇事羞愧难当,深深地低下了头。这位学生年后对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当年你厉地惩罚我,那么这么多年来我就不因此而自己惩罚自己了。而现在我总得自从打了那一弹弓后,世界上小鸟啁啾声都变得少了似的……”苏霍姆林斯基这种教育方法的高之处,就在于他巧妙地利用了学生的“内疚感”。内疚感是个体…  相似文献   

15.
一颗善心     
一位哲学家有一次曾问他的许多学生:“人生在世,最需要的是哪一件事?”答案有许多。但最后有一位学生说:“一颗善心!”“正是。”那哲学家说:“你在这善心两字中,包括尽了别人所说的一切。因为有善心的人,对于自己,则能自安自足,能去做一切与己适宜的事,对于他人,则他是一个良好的伴侣,可亲的朋友。”一颗良好的心,一种爱人的性情,一种坦直、诚恳、忠厚、宽恕的精神,可以说是一宗财产。  相似文献   

16.
梁伟 《江西教育》2006,(4):32-32
案例一:一位青年教师一气之下体罚了一位后进生。A校长发现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唉,你真是好心办了错事啊!这道理你自己都懂。当然,我当校长的也有责任,平时对你要求不严”这位青年教师听后认真地接受了批评,主动认错,并保证引以为戒,事后还进行了家访,向学生和家长表达了歉意。B校长发现后态度强硬地说:“你是不是体罚了学生?你知不知道体罚学生是犯法的,你这样做真是严重玷污了教师形象!自己好好想想,真给我添麻烦……”青年教师听后顿觉满肚子委屈,却慑于校长“权威”不敢申诉,结果不但不接受批评,甚至对后进生更加厌弃。  相似文献   

17.
杨振宁讲:“学生和做研究的人,一定要有独创的精神和独到的见解。”托尔斯泰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摹仿和抄袭。”他们都强调了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性。创造性思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已有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创造新知识的思维;对已有知识从新角度去再次或多次分析综合,提出新颖独特见解的思维;在学习活动中发现新问题或创见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等等。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训练求同思维,也要训练求异思维,不但要训练多向思维,也要…  相似文献   

18.
老师,您的眼里是否真的有学生?请看下面的一些实例———例1:一位教师在上《五彩池》一课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当一位学生读完“明明是清水……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成簇的珊瑚”之后,教师让其他学生对这位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评价。有位学生评价说:“他读的声音响亮,但是把‘丘陵’读成了‘丘岭’。”这时教师赞扬道:“你听得真仔细!”接着教师又让其他学生读自己喜爱的句子。这个过程看上去似乎很注重学生,其间不仅有“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还有“让其他学生评价”。但是…  相似文献   

19.
张莫宙先生在《数学教学》2013年6月刊上的“教育随笔”中,引用杨振宁、陈省身和华罗庚三位大师关于熟与巧的论述,指出中国古训“熟能生巧”关键在于一个“巧”字,若将该古训与机械训练或题海战术结合起来,则无巧可言,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烂熟”而非“巧熟”,同时,张先生也主张将练习与理解结合起来.方为中两数学新育可补乡道.  相似文献   

20.
聊天室     
引导孩子 善于向同学学习 山东·凌见丽有一位初三的学生,下决心将自己的他问爸爸应该怎么做。:“现在班里有5名同学比你学习好,。”这个学生:“我知道他们哪些方面比我强。”爸爸“第5名同学与你相比有哪些优点?”:“他非常爱好学习,学习很主动,很刻课堂上勇于举手发言,自己弄不懂的问。”爸爸又问4名同学和你相比有哪些优点?”他说对知识不死记能举一反三。”爸爸又问:“第3名同他说:“他非常也很有毅力,对疑难问题从不放直到钻研明白,弄懂弄通为止。还有,还喜欢看课外读。”接着爸爸又问:“第2名、第1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