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刘盈利  张伟 《科教文汇》2009,(23):179-179
作为英语学习和英语测试的重要手段,阅读理解是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考察的难点与重点。本文从八级阅读的命题原则、测试要求、影响阅读的因素、常见题型等角度入手,全面解析英语专业八级阅读理解,并介绍了几种基本答题技能。  相似文献   

2.
杨柳 《科教文汇》2011,(20):127-127,158
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是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最高级的英语水平测试。通过对学生情况的分析.笔者认为词汇能力、翻译能力和阅读能力是学生急需提高的。  相似文献   

3.
李秀芝 《科教文汇》2012,(19):126-127
本文介绍了认知语用学的宏观结构以及宏观规则即删略规则、概括规则、组构规则,英语专业八级阅读测试(TEM8)要求及题型特点,阐释了宏观规则运用于TEM8阅读测试应试的必要性及具体应用,旨在为广大语言学习者提供一种新的阅读应试技巧,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是最有效的检验英语专业学生语言能力的方式,近年来非常受关注.听力理解测试部分是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难点.这里将主要探讨一些平日里如何通过训练提高专八听力水平的方法和参加听力测试时的技巧,以帮助学生在测试中获得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5.
王瑞芳 《内江科技》2007,28(12):173-173
大学英语阅读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外语技能的基本方法,近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阅读题分值增至50分,因此阅读能力的提高对考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4年《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的新规定,于2005年起将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试题中的快速阅读改为人文知识题。这一英语专业等级考试的重大变革,是为了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从而培养学生不仅具备语言技能,还要具备相关学科的文化背景知识,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优势。这就要求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的内容需要有所转变,将人文知识的学习科学地纳入到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作为英语教学工作者,更要积极地适应这一变化。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17)
大学英语四六级一直是困扰学生成绩提高的一个核心问题。学生普遍反映自己的成绩在阅读上难以全面提高。本文从阅读里梳理出快速阅读,成绩定位,和略读中找出相应的策略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向士旭 《科教文汇》2011,(20):128-129
快速阅读作为大学英语四、六级题型改革后出现的一种新题型.给广大学生带来了不少解题困难.得分率也很低。本文作者从分析快速阅读题型特点出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如何在平时的训练中提高快速阅读能力的学习策略.以期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9.
解晓宁 《科教文汇》2013,(25):128-129
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阅读题的特点,提出提高阅读技能的办法和如何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并介绍了一些实用的阅读技巧。本文同时也对北工大耿丹学院09级和10级学生首次四级考试阅读题得分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阅读题的特点,提出提高阅读技能的办法和如何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并介绍了一些实用的阅读技巧。本文同时也对北工大耿丹学院09级和10级学生首次四级考试阅读题得分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吴晓影 《科教文汇》2014,(14):99-100
学生能否快速有效地接受信息取决于阅读能力的高低。英语的语法、词汇、阅读技巧、文化背景知识等各种因素都直接影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分析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钱小荣 《现代情报》2010,30(9):147-150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读者群的阅读方式和阅读需求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查阅方式的信息化和多样化趋势、阅读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势、阅读程度的"浅化"和"泛化"趋势。对此,高校图书馆应审时度势,充分体察大学生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和多样化需求,并做出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13.
屠晓英 《科教文汇》2011,(11):105-105,157
近年来,学校开展了课外阅读指导活动,希望营造书香校园,让经典滋润学生的童年,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遇到了种种困难,如学生没有书读,缺少读书的兴趣和阅读习惯差。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一些方法,认为要改变学生目前的这种状况,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1)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2)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3)落实好检查,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旨在培养大学生生态素养认知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法/过程]以《瓦尔登湖》《沙郡年记》《寂静的春天》等自然生态文学为阅读样本,组织大学生结合特定场景进行深度阅读,并将阅读前后做对比分析,检验阅读疗效。[结果/结论]依托实景并深度阅读特定自然文学,对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意志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了大学生阅读心理中"心景"与"风景"的有机结合,产生了积极的生态心理阅读疗效。  相似文献   

15.
王立琴 《科教文汇》2012,(14):77-77,93
中学语文忽视朗读,教师学生应提高认识,重视朗读。针对现今的教师和学生,朗读对于理解和识记,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廖文峰 《科教文汇》2011,(17):88-88,97
在新课标教学中要求学生敢于对教材进行质疑、探究,这种质疑、探究必须以个性化的阅读为基础,没有个性化的阅读与体悟就不会有质疑,可见个性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文从张扬学生个性出发,提出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多种形式地读"、"畅所欲言地讲演说",在日常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互动途径切实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陈珊 《科教文汇》2014,(15):128-128
个性化阅读是指能够反映学生个性的开放式阅读。个性化阅读不仅是一种学习行为,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点燃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质疑叩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倡导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促使学生的独特见解不断生成和升华,由此培养学生个性阅读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阅读探究的乐趣带给学生,让他们展开个性阅读的翅膀,在语文阅读的天空里自由自在地翱翔。  相似文献   

18.
谭国庆 《科教文汇》2011,(32):151-152
在英语阅读中,很多因素影响了学生对英语文章的理解能力,而文化差异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如何让学生理解文章中所隐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是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文化导入方式将文化背景知识融入阅读教学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陈丽君 《科教文汇》2013,(5):160-161
在教学中激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变“负担”为“好玩”,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让他们在浩瀚的书海里邀游。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处于高度自觉状态,会以惊人的毅力去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20.
康志琪 《科教文汇》2020,(8):117-118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语文要素提出,要学生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所谓的批注式阅读就是运用文字和符号在相应地方的空白处做标记,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一边阅读一边做批注是学习语文阅读的好方法。在学校实习期间,我通过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发现了学生存在的问题,得到了一些教学启示和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