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间,为应付国内和国际形势的挑战,美国先后实行过几次教育改革。50年代进行的一次改革称作“学科结构运动”。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是其主要诱因。当时美国朝野深感震惊,认为美国科技落后于苏联的根源在教育。为此,美国...  相似文献   

2.
国内人才的培养一是实施教育优先战略。早在1983年4月,里根政府发表了题为“国家在危险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的国家报告,拉开了8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序幕。这一“危机宣言”  相似文献   

3.
“择校”是近几年美国基础教育中重要的改革措施之一。它对美国的公立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的择校制度可以追溯到70年代卡特政府所提倡的“备择”学校(altenmtive school)思想。当时比较有名的是磁石学校(magnatic school)。然而八十年代末之前的择校制度改革仅仅是对原有体制的缝缝补补,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可以说,正是美国公立学校教育改革的不尽人意和教育质量的不断下降,导致联邦政府下决心进行“择校”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科技上也一直处于各国的领先优势 ,这与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机制是密不可分的。美国的人才机制主要包括国内人才的培养、国外人才的吸引和人才的留用三个方面。国内人才的培养一是实施教育优先战略。早在1983年4月 ,里根政府发表了题为“国家在危险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的国家报告 ,拉开了8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序幕。这一“危机宣言”激发了美国盛况空前的一波又一波教育改革浪潮 ,并且一直延续至今。当年 ,美国教育委员会提出将教育放在“本国议事…  相似文献   

5.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两党对于教育改革逐渐达成共识,即进行教育市场化改革。这种改革旨在把美国的公立教育体制和管理方式从过去的“政治经济模式”转化为一种“经济市场模式”,从而减少和克服过去公立学校体制的“垄断”与“官僚”,扩大儿童和家长自由选择权力,它主导着当前美国教育改革的趋势。本书在充分肯定美国教育市场化改革的价值和成绩的同时,也透彻分析了美国教育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教育公平和公益性问题,对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美国生计教育是70年代初联邦教育总署署长马伦在全面教育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观念及新构想 ,旨在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的问题 ,引导青少年从“升学主义”的浪潮中转向“生计发展”的正途。生计教育提出后 ,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形成规模广泛、进展迅猛的教育改革运动。1972年美国有24 %的中学生接受生计教育 ,联邦议会于1974年颁布了《生计教育法》 ,联邦政府与各主要州均相继推出了各自的生计模式 ,成为当代美国教育最有影响的一次改革。一、生计教育的模式针对当时美国社会普遍抱怨普通学校课程的刻板与脱离实际 ,教…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美国开始盛行。因此这一时期美国的教育改革发生转型,出现了教育实用化的趋势,由此带来了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同时在改革过程中,美国也开始重视职业教育的规范和立法。改革使美国的教育适应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学生能够更快的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8.
教育改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实践贡献主要体现在整体教育改革与单项教育改革两个方面。整体教育改革包括教育政策改革、国民教育体系改革、类型教育体系改革;单项教育改革包括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学校改革、教师队伍改革。总体而言,教育改革在实践中回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路向”等重大理论问题,为建设中国气质、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作出了独有的实践贡献。  相似文献   

9.
四、前苏联和东欧教育实验20年代到30年代,前苏联曾有过重大的教育改革和实验活动,这些改革与实验活动是与建设新型国家教育制度相适应的,但与当时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的新教育运动、进步教育运动有借鉴关系.部分改革实验也与科学主义教育实验有密切联系.40年代以后.前苏联开始批判和排斥这些教育实验,而以马卡连柯的教育实验及形成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为正统,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50年代,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的教育改革和实验事实上处于停顿状态.1956年以后,随着前苏联国家政治生活的变化.教育改革与实验活动重新活跃起来.但是,在60年代到80年代特定的国际、国内条件下,他们的教育改革实验主要在于研究如何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问题.只有苏霍姆林斯基独步学生个性发展领域.80年代后期,在新的改革背景下出现了“合作教育学”派.个性发展问题开始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上述情况,在战后的东欧各国也大体如此.  相似文献   

10.
一、“学校改革研究”的概念辨析 1.教育改革与学校改革 教育改革是指“教学上的革新,以及教育的观念、目标、发展战略和优先抉择等方面的根本性变化,即在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划范围内诸要素的变化”。“政府主导”是教育改革的显特征。为此,有学则把教育改革定义为“政府在公开的政策分析的基础上,指导进行的教育变革计划”,以强调教育改革中的政治要素。国内对“学校改革”这一概念的界定尚不多见。有学曾把其定义为“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教育教学的变革为核心的、由学校自觉进行的对长期形成的现状的有意识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择校”制度是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中心议题。在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教育改革法和《2002 ̄2007年美国教育战略规划》实施后,美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特许学校、磁石学校、学费券、家庭学校等多种教育形式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特征。根据美国政府目前的政策,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改革将进一步市场化,以达到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提高。与美国的择校制相比,中国的择校在含义、产生基础及对于教育公平的影响方面都有所不同。美国的择校制改革对于中国的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美国生计教育一瞥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田夫本栏编辑马志清生计教育的沿革美国生计教育是70年代初联邦教育总署署长马伦在全面教育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观念及新构想,旨在解决学校教育与劳动世界脱节问题,引导青少年从“升学主义”的浪潮中转向“生计发展”的正途。当时美国...  相似文献   

13.
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科技取向王义高科技取向是战后各国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各国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回顾历史便能发现,前苏联及西方发达国家早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就掀起了教育的科技取向的空前热潮。当时,论述“科技是直接生产力”的理论著作占满了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证据驱动的教育改革”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比较了证据驱动的教育改革在中国、美国、英国的发展状况,指出了证据驱动的改革可以帮助各国学习如何让证据在教育决策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提出了促进全球证据驱动的教育改革发展的建议,可供各国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综观世界教育改革史,我们看到了各国对教育的关注点和投入度,我们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改革都是围绕一定的学生观进行的。以美国的教育改革为例,20世纪美国的教育改革其实就是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论”向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发起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滕峰 《成人教育》2015,35(5):86-87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当时的客观环境,任何教育的改革和创新都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溪口模式”是“以社区全面进步为目标,以培训项目为载体,教育合力为支撑,团队精神为抓手,人人参与为宗旨”的社区教育新模式.它丰富了农村社区教育理论、指导了溪口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促进了市民个体和社区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改良主义政治家,也是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家,他的教育改革思想,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着重论述了王安石教育改革思想产生的背景,教育改革的目的,内容以及主张等。并阐明其教育改革是变法革新的需要,是熙宁新政的重要内容,也是王安石变法革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他创立的大学“三舍法”,对当时和后代学校教育的影响更为深远,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各代,显示了强盛的生命力,促进了古代教育的发展。王安石不愧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东丰县教育有了显著变化和发展.特别是被确定为吉林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县后.教育改革步伐逐步加快.教育改革实现了由单项改革向综合性改革发展.由教育内部延伸到外部。在深入实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我县积极推进“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形成了农村教育与农业、农村科技发展相协调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198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赞助研究出版的“教育美国人迎接二十一世纪”一书,提出要改革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使美国学生在1995年以前在数学、科学和技术三方面取得全世界最好的成绩。广为人知的美国教育质量委员会的报告“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也提出了全面改革美国教育的建议,其中包括要努力提高科学教育的水平。本文拟就美国中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历史,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动向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20.
目前,“择校”在西方教育改革大潮中属于热点问题,而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教育凭证制度又是“择校”范畴中的热点。对美国教育凭证制度改革的评析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美国基础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