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普通高校体育课的短跑教学一般安排在第一学年进行,授课为4-6学时。学生在较短的课时内完成短跑教学不容易掌握技术,若用“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为目标,以提高50米跑成绩采用几种有效的练习方法,效果会更好。一、全面了解短跑的完整技术起跑——疾跑——途中跑——冲刺跑是短跑技术的四个部分。可利用观看电影、录像或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图片的方法,全面讲解和示范短跑技术,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为实践课及课后练习打下理论基础。二、掌握好跑的专门性练习高抬腿跑、小步跑、后蹬跑、原地摆臂四种练习,是针对跑的技术而进行的一些辅助…  相似文献   

2.
对短跑向前摆腿专门力量训练手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短跑运动员的专门力量训练手段很多,然而这些手段绝大多数都是用来提高后蹬、扒地力量的,提高大腿前摆力量的专门力量练习却很少,一般只采用小腿负沙袋做高抬腿跑和拉胶带向前摆腿两种。 当代短跑训练越来越重视提高途中跑的绝对速度,而提高摆腿能力是提高途中跑速度的重要途径,这一点被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了。因此,通过各种专门训练手段来提高运动员摆腿的速度和快速转换能力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3.
造成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后蹬不充分,特别是伸髋不够,身体重心提得不高。 纠正方法:练习双手叉腰跑、后蹬跑、上台阶跑,提高身体重心并体会后蹬动作。此外,也可以做一些增加大腿力量的练习,如立定三级跳阳负重下蹲跳起。二、摆动腿前摆不高 这是由于大腿屈肌力量不够强,后蹬不充分,上体过于前倾引起沟。 纠正方法:做发展大腿屈阻力量练习,如负重原地高抬腿跑和行进间高抬腿跑、蹲跳和双手抱膝跳及上坡跑的练习。三、小腿向前甩动跑 纠正方法:练习小步跑,使学生体会大腿积极下落,脚前掌着地;练习高抬腿跑。发展膝踝两关节的灵…  相似文献   

4.
在短跑训练过程中,首先在抓好动作技术的的题下,再进行运动量的训练,而运动量的训练,也要科学地安排。一、跑的正确姿势培养,用5厘米宽的橡皮带、拴在腰部,另一头应固定,作跑的摆臂,摆腿后蹬等练习,在此基础上,再行进间练习,然后进行起跑、疾跑、途中跑及终点冲刺动作训练,逐步使动作达到定型程度。二、在短跑训练中,要善于抓住关键动作进行反复练,例如,短跑的起跑、疾跑、途中跑及冲刺跑四个阶段中,途中跑是关键的技术,有些业余教练员,在进行短跑训练时,往往花大量时间去练起跑、终点冲刺  相似文献   

5.
<正>在短跑教学中,为了改进和完善途中跑技术,常采用一些跑的专门性练习,如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以此发展学生腿部力量,改善步幅和步频,提高短跑成绩。而掌握后蹬跑技术对纠正途中跑中后蹬不充分、坐着跑、步幅过小、摆臂不积极等缺点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练习者提高途中跑技术也有很大帮助。但后蹬跑技术掌握起来相对难度较大,教材内容也较枯燥,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好后蹬跑技术很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6.
一、有针对性地选择练习手段 上坡小步跑能有效地提高跑的后蹬力量,上坡 高抬腿跑能有效地提高抬腿力量和下压扒地能力, 上坡跨步跳能有效地提高腿部力量及摆动腿高抬执 地的能力;上坡起跑、加速跑能有效地提高起跑、 加速跑时充分后蹬的能力。因此,选择练习手段时, 一定要根据课的任务、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例 如要改进扒地技术,就应选择上坡高抬腿跑、上坡 跨步跳为主要手段;而要改进起跑、疾跑阶段的后 蹬技术,则应以上坡起跑、加速跑为主要手段。 二、恰当地选择练习距离及坡度 短距离的上坡跑能引起肌酸激酶和ATP酶的明…  相似文献   

7.
在短跑百米的教学中,传统的教法将全程跑分解成为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四个部分,把跑的技术分解成后蹬、腾空、落地缓冲和支撑过渡这四个周期性动作环节。在练习中以技术教学为主,把全程分成部分,把跑分成动作环节,以达到改进和提高跑的技术的教学目的,这种教法,重点放在技术教学上,使课的运动量和强度偏小,对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  相似文献   

8.
对短跑专门练习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的动作要领、作用、教学要点,练习方法,教学中易出现的错误,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蹲踞式起跑技术在短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及时而又正确的起跑,对于争取起跑时的每一个0.1秒的时间有着现实的意义,而且是跑好疾跑,尽快发挥出最高速度的先决条件,同时,良好的起跑能增强跑好全程的自信心,产生极大的鼓舞作用。中学生学习蹲踞式起跑时,经常出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容易产生后坐,二是重心偏低,由于这两者原因,而导致了起跑时后蹬无力,以及起跑动作错误等等,如何解决中学生短跑起跑教学训练的这一难题呢?本文针对起跑这一难题,提出相应的教学与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短跑专项力量特点及其部分专门力量练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运用高速摄影及影片解析、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短跑途中跑时人体髋、支撑腿膝的作用、工作特征和专项力量特点,并考察了3种专门力量练习对发展短跑专项力量的利弊。结果表明,短跑途中跑时,髋是人体水平加速的关键技术环节,两大腿以髋为轴的剪绞——制动力量是短跑关键力量;支撑腿膝的主要作用是坚固支撑,其工作特征是被动缓冲——随动伸展,退让——超等长力量是其专项力量;跨步跳、单足跳是很好的短跑专门力量练习,后蹬跑不宜继续作为短跑专门练习和专门力量练习。  相似文献   

11.
如何提高少年短跑运动员的专项成绩?如何培养少年短跑运动员?教练员考虑最多的是速度、力量、耐力等专项素质训练,以及起跑、疾跑、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  相似文献   

12.
短跑技术是由起跑、起跑后的疾跑、途中跑和终点跑(撞线)四个紧密联系的部分组成。全程跑的成绩取决于起跑的反应速度,起跑后的加速,保持途中跑高速加速的能力以及终点冲刺压线技术。在指导中学生运动员学习短跑技术时,经常发现一些较为典型的错误动作,随着训练水平和跑的能力提高,这些错误也会随之纠正。下面就中学生短跑运动员在学习短跑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错误及纠正方法加以阐述,其目的就是找出缺点,纠正错误,为今后中学生运动员在学习短跑技术时少走弯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对百米途中跑后蹬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途中跑是百米全程中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段落,其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百米跑的比赛成绩。因为百米跑运动员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其水平位移速度的快慢上,而不是在其垂直位移速度上。运动员通过提高水平速度来提高百米成绩。所以,短跑项目的教学和训练都以途中跑为重点。不论起跑、起跑后加速跑,还是途中跑,后蹬阶段都使人体获得向前的动力。腾空阶段人体重心抛物线轨迹也是由后蹬技术所决定的。在整个支撑阶段,后蹬时间和工作距离都比缓冲时间和距离长。  相似文献   

14.
直道途中跑是短跑技术教学中的主要 部分,其对短跑成绩起着关键的作用,故在 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一、原地摆臂练习 要求自然、放松、协调;前摆后摆到位。二、小步跑练习 要求大腿积极下压、鞭打、扒地迅速有 力,步幅小、频率快、动作放松。三、高抬腿跑 要求摆动腿大腿充分高抬,支撑腿三关 节充分伸展,上体稍前倾,不能后仰。四、后蹬跑 要求支撑腿三关节充分伸展;摆动腿髋 关节充分前送;两大腿夹角尽量加大。五、中等速度跑50~60米 要求跑的动作自然、放松、步幅开阔。 摆动腿折叠、高抬、带髋前摆;支撑腿充 分后蹬,蹬摆配…  相似文献   

15.
<正>一、坐着跑原因:后蹬不充分,特别是伸髋不够,身体重心提得不高。纠正方法:练习者双手叉腰跑,后蹬跑,上台阶跑,提高身体重心,并体会后蹬动作。做一些增加大腿力量的练习,如立定跳和负重下蹲跳起。二、摆动腿前摆不高原因:由于大腿屈肌力量不够强,后蹬不充分,上体过于前倾所引起的。纠正方法:做发展大腿屈肌力量练习,如负重原地高抬腿跑和行进间高抬腿跑、  相似文献   

16.
短跑是属于极限强度的周期性运动。其特点是工作时间短,强度大,对中枢神经系统与有机体活动能力要求都较高。短跑技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为了便于分析,我们通常把它分为起跑和起跑后的疾跑、途中跑及终点跑三部分,起跑和起跑后的疾跑的效果直接影响着短跑成绩。起跑和起跑后疾跑的任务,是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况,获得向前的最大冲力,尽快地发挥速度转入途中跑。合理的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对全程跑起着重要作用。短跑采用蹲踞式起跑的方法。正式比赛中,在起跑前都要安装好起跑器,其目的是使两脚有牢固的支撑,形成良好的预备势,便于获得较快的起跑速度。起跑器的安装方法,一般有普通  相似文献   

17.
<正> 途中跑是快速跑的主要部分,是中、小学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根据学生易犯的错误,分析原因,进行纠正呢?现阐述如下: 1.“坐着跑”。造成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后蹬不充分,特别是伸髋不够,身体重心提得不高。纠正方法:练习双手叉腰上的跑,后蹬跑,上台阶跑,使身体重心提得高,并体会后蹬动作,也可以做一些增加大腿力量的练习,如立定三级跳和负重下蹲起跳。  相似文献   

18.
短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就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理特点来看,从事短跑练习,有利于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所以在中小学的教学大纲中,短跑教学所占的学时比重是相当大的。但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短跑途中跑的教法又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目前短跑途中跑的教法,一般是在教学的开始阶段,用大量的教学时间来学习“跑的专门性练习”,如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由于这些专门性练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机能差别很大,所以学习起来既困难,又费时;而学习途中跑技术的时间却很少。即使学会了“跑的专门性练习”,根据我们的观察,许多学生仍然掌握不好途中跑的技术功作。这种教法从小学到大学,从五十年代起,一直被延用至今。因此,这种  相似文献   

19.
一、途中跑技术目的和任务建立正确的途中跑技术模式,了解如何获得速度。教学步骤途中跑技术是短跑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度最高,起跑后经过一定的加速跑然后过渡到途中跑(图1)。途中跑几乎占了短跑的大部分距离。因此,在初学短跑中要注重这一技术的学习。1.高抬腿跑(1)保持高重心位置(从站立姿势提踵,充分向上伸展髋膝踝三关节,前脚掌支撑,即高重心位置),摆动腿高抬至大腿与地面平行,踝关节放松,小腿放松垂在膝关节下方。(2)支撑腿膝关节伸直,踝关节充分蹬伸,前脚掌支撑。(3)保证两腿和两臂间的协调配合逐渐加快步频。(4)逐渐重视快频率高抬腿…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几十年,国内、外短跑教材章节中,为了掌握短跑技术、发展速度,选用了三个跑的“专门性练习”,即小步跑、高抬腿跑和后蹬跑。它一直被列为短跑教学和训练的主要手段,特别对新手的训练,已成为天天不可缺少的练习内容,它的作用到底如何?下面分析一下三个专门性练习的技术,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