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老子与赫拉克利特最早提出了关于世界本体的概念,分别为"道"与"逻各斯"。这两个概念虽有共同性,但其差别却是根本性的。从本体论上看,"道"是无形无象无具体事物规定性的"无"的存在,而"逻各斯"却是一种"有"的存在。从认识论上看,老子强调,"道"是无法用语言把握与认识的,是不可言说的,必须通过整体性的体悟方能认识;而"逻各斯"恰好相反,是可以言说的,通过理性的概念分析,能够对其理解与认识;从价值论上看,老子强调"道法自然",人要自然无为;但赫拉克利特却高扬人的理性,使人充满自主精神。理清"道"与"逻各斯"之间的差别,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中西哲学的特点以及各自的局限,以便更好地会通中西哲学。  相似文献   

2.
<老子>哲学思想的客观合理性,表现在"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表达了老子对"道"的敬仰和尊崇,无论是做人、做事、治国都要"道法自然",从而达到自然"无为"的和谐适度的一种崇高思想境界,而"无为"的目的则是"无不为"的积极的做人、做事、治国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3.
《老子》中的"无为"思想一直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独树一帜的北极星,给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人民都指引了一条新颖而不同的思维之路。他的"无为"不是不为,是通过一系列柔和、不争的途径达到无不为。顺其自然、少私寡欲、谦虚柔和一直以来都是老子想要在这个思想中告诉我们应该做到的事。我们应该重视它,研究它。让这些大智慧在今天依然能够展示其深邃的智慧和独特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春秋时代的老子是我国最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和观点主要集中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他用"道"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及运动变化的规律。道是客观存在的,又是虚无的。"道"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孕育万物。"反着,道之动。"在老子的思想里,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一分为二的,对立的双方是会互相转化的,这种物极必反的微明之理,正是提升个人品质、治理国家的最好修为。"无为"即是道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老子作为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他是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领域的一座丰碑.<道德经>道尽了自然、人生、政治、军事、经济的真谛.尤其是他的"无为而治"思想,2000多年来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甚至含垢蒙尘.今天的炎黄子孙不仅要给"无为而治"思想正本清源,而且应当弘扬光大,让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升华为"无为效应",使其造福华夏,福泽寰宇.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道德经》的剖析,力图阐释老子所宗尚的"道"实乃"自然之道",或者说一定程度上二者确有同一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老子"自然之道"美学内涵的三个主要特征:以烘云托月的反衬手法揭示"道体"所推崇的"真";以正反两种态度强调与"大道""规律"同一即为"善",反之即为"恶";通过倡导"朴""拙""啬"等观念,突显其反对人为矫饰、扭捏造作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7.
老子人生哲学的超世情绪和顺世精神各有妙用。他的超世情绪,有一种把人引向未来、引向高远的精神力量;他的顺世精神,则可以使人知足常乐,从而起到一种精神安慰的作用。老子所主张的"重身轻物""少私寡欲""守柔处弱""为而不争"等处世哲学,提出了一种与儒家完全不同的理想境界和人生态度,而这种超越的、解脱的理想境界和人生态度,正是儒家鞭长莫及的。这本身就说明老子的人生哲学不仅是一种解脱之道,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救治儒家思想弊端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8.
叶建华 《职业圈》2010,(13):54-55
老子作为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他是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领域的一座丰碑。《道德经》道尽了自然、人生、政治、军事、经济的真谛。尤其是他的“无为而治”思想,2000多年来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甚至含垢蒙尘。今天的炎黄子孙不仅要给“无为而治”思想正本清源,而且应当弘扬光大,让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升华为“无为效应”,使其造福华夏,福泽寰宇。  相似文献   

9.
《老子》三十七章的“镇”字在较早的文献中,多训为“安”或“安定”,并非强制性的。“镇压”之类的意思只见于战国以下较晚文献,将此章的“镇”字理解为《老子》要对不合道的行为采取强制性的“镇压”措施,并不符合《老子》原义。因此,把《老子》“无为而无不为”之“无不为”理解为强制性的无所不用其极也是有问题的。“无为而无不为”是典型的“以退为进”思维方式,《老子》中有很多与之类似的表述,主流意见一般将其理解为以“无为”为手段,达到“无不为”的目标,并无不妥。《老子》思想世界中“绝对性”表述与“相对性”表述是并存的:“绝对性”代表其最高理想的同时,“相对性”同样也是为《老子》所接受的,不能由其“绝对性”否定其“相对性”。  相似文献   

10.
"致虚"和"守静"是老子提出的两种心灵修养功夫。老子认为这两种功夫相辅相成,都是对于清静自然之心境的极致追求,亦是对于道体之本然的复归。只有达到"虚"的极致才能够与道体之本然相合,只有对"静"的专一笃守才能使心灵返归于"虚"的极致。老子认为,通过这样的一个"损之又损"的"为道"过程,心灵可以渐趋于纯净无杂,回归于虚无清静的道体之中。  相似文献   

11.
老子、庄子的"反"道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反向性"思维方法的体现与运用。"反"是"道"最基本的运动特性。它包含了生成、对反、回归的"三"反含义。生成是从无到有,是朴散为器,是文明的器化运作;对反是对立面相互依存和物极必反,是阴阳互动,虚实相生;回归是从有入无,是文明的归藏、归潜、归化,是与道俱化。道的"三"反也是万物的自性有他,是向他而化。在"三"反中,老子更注重方法上的"对反"策略,庄子更注重人性的"回归"主题。从回归主题看,"反"又具有生命死亡、人性回返、回环往复的三重含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梦的国家。反映在电影中有表现老子的"无为梦"、孔子的"大同梦",还有表现百余年来的"强国梦",这些影像显示着人们面对个人、集体、国家时寻求和谐发展的渴望与追求。但当前中国电影在表现"中国梦"中,尤其是在具体阐释"中国梦"的文化内涵方面,如在对待民族文化经典、社会现实问题和国家形象等理解与表达上,中国电影整体上有着令人期待的上升空间,与国际电影接轨尚存在着一  相似文献   

13.
《老子》第十七章中,宣扬的为政治世之道是"太初"之道。而"太初"之道又可为四个层次,分别是道治天下、德治天下、刑治天下和暴治天下。准确理解"太初"的政治理想,对研究老子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本德育是当代德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真正把人视为发展主体和把培养人才视为发展的目的的新型德育形式。"以人为本"是其指导理念,"人在社会中生活"是其施教源头。在"个人""社会""生活"中,"生活"是根本,回归学生本真的生活世界,才是人本德育实现幸福价值的根基。  相似文献   

15.
"博乎道术"是墨子对人才能力提出的要求,其文化内涵丰富,蕴藏着深刻的创新思想和实践精神,对于高等职业创新创业教育有重要启示:培养工匠精神,推行文化育人,引导创新精神觉醒;注重技能培养,以"行"践"道"、"述而且作",踏实开展创业实践;提高知识纵深学习能力,"知所以然""道技合一",加强创新思维锻炼:以天下大"道"为己任,以成为"大匠师"为目标,树立崇高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6.
当今环境问题使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老子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为解决当下的环境危机提供了一条路径。"道生万物"揭示了人和自然界共生共存的整体性关系,"道法自然"说明了人和自然万物共处的宇宙世界运行的规律,"知足知止"则主要阐述了人类的欲望与理性之间的关系。因而,人类要敬畏自己所栖身的自然世界,遵循自然运行的规律,调和物欲和理性之间的矛盾,实现人类社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者,基于整体性视域和朴素唯物论立场,将宇宙、万物与人视为同源于"道"的自然性生成。人作为处于自然秩序之内的独特存在,应秉持主体性自觉,来感知和把握自我所处自然世界并进而指导自身目的性的生存。从以上论域出发,道家哲学围绕"道"的哲学阐释,在对自然的深切把握中强调人的德性生存,赋予"水"以丰富的德性象征,鼓励个体培育像水一般的"无为"善德,由此展现出与儒家文化有所不同的独特精神气质和德育旨向。总之,道家的"道"似乎隐遁无形、不明不显,但实质归结于人之"德"的命题之内,彰显出对人之德性与修为的深邃智慧。  相似文献   

18.
领导力的潜藏智慧是一种老子“无为”智慧的具体表现。世界上任何有大作为的领导,都懂得在“有为”与“无为”相互转化与变通。  相似文献   

19.
赵孟頫和"四王"是中国绘画史上极为重要的人物。赵孟頫"古意论"的提出是宋代绘画向元代绘画的转型,并一改南宋以来画坛萎靡不振之弊,其崇尚"古意",托古改制,借古以开今。与赵孟頫相比,"四王"注重师习古人,但因他们的作品中又常常带有"摹""仿""拟"和"法"等题跋,而招致泥古、保守的非议。而"四王"提倡的"师古"本意是为了追寻画道的正统血脉,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20.
正《老子》全书共八十一章,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老子把"道"看作是人和万物的本源,把"德"看成是万物生存的自然本性。他认为,宇宙万物的生存应遵循"道",这样其生存状态才是自然的。而《庄子》则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天道宇宙观,认为宇宙万物只是迹相,而演造这些迹相的就是"道"。庄子主张顺应天道,与天地相通,各任自然,才是最高境界。"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