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民族的语言负荷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汉民族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无论是语音、词汇还是修辞,对广告语言的创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提高了广告语的品位及效果.  相似文献   

2.
信息时代,人们开始通过广告了解一些信息。作为广告的核心,广告语言赋予了广告无限的魅力,扩大了广告的传播范围。作为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能够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思想与情感等。基于此,本文将从英美文化求美、求实、求曲以及求异四个心理特征入手,阐述不同文化心理与英语广告语言之间的联系与运用。  相似文献   

3.
民族语言的文化语义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由于各民族所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不同,而以其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赋予颜色词特殊的民族文化语义,致使相同的颜色词,在不同民族的文化语义中呈现出多彩的内容。本文对语言中最基本的颜色词之一"白色"的一些民族文化语义进行诠释、探讨、分析、比较,主要涉及满语、女真语、蒙古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朝鲜语以及汉语中"白色"的民族文化语义,从而揭示出这些民族语言、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同时了解到"白色"一词所反映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与民族文化心理,揭示出民族语言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文化学相关理论概述 (一)文化 对"文化"一词有多种解释,其中<辞海>定义道:"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我国著名的民族传统体育专家白晋湘教授认为:文化是某一特定民族通过长期的历史实践所创造的物质成果、精神形态以及制度、规约、交往方式、生活习俗、语言、思维方式的总和或复合体.  相似文献   

5.
语言文化遗产是特定族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并享用的精神文化,体现着特定族群的思维方式、心理模式、智力活动,它承载着民众千百年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语言既是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其自身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且语言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根基。如今,一些民族的语言已经或正在消失,一旦一种民族语言消失,这种民族文化及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会消亡,因此,抢救、保护、传承语言文化遗产迫在眉睫。保护传承语言文化遗产是一项艰巨而系统的文化工程,应在政府主导下,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抢救、保护、传承语言文化遗产的措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更要提升学生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传播民族文化,成为具有高素质理论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加强中国文化课程教学,对典籍元典精讲精读;语言课教学应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强调字词的会意隐喻内涵;设置古诗文阅读写作训练,提高学生中国古代文学修养。  相似文献   

7.
正当今,西方传播学、文学批判、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经常使用的分析法叫"话语权"分析;也就是说,谁掌握了话语权,掌握了公关技巧和广告术,谁就能赢得任何形式的公共舆论战。所谓西方话语权究竟为何物,它的实质是什么,它同我们中华传统话语运用方式的异同在哪里,以及我们如何应对?东西方话语权争夺方式方法差异要在东西方的话语战中争得一席之地,需要先理解西方话语权的理论依据。"话语权"在东方民族的词典里是个新词汇。西方所  相似文献   

8.
每一个国家、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个性与特色,即便是在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社会中,对外传播的宗旨依然是要传播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精神。 在对外传播工作中,面对由于文化、语言、思维方式等的不同所造成的国际社会中的种种差异,要真实客观地介绍我们的国家。通过提高完善对外传播技巧,缩小相互的距离,求同存异。[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文化生态"作为一种文化范式,具有明确的内在复合系统,它衍生于特定区域历史、特定民族生存的地理空间,是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因。然而,乡村"空心化"问题动摇了乡村的"原生态"文化基础,文化生态环境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索鲁西北运河乡村生态文化重构策略,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底蕴,而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承载了该语言群体共享的文化标准。作为一名新闻英语从业者,除了掌握一定的英语使用技巧,还应了解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明确因为文化背景不同引起的语言使用的差异。本文将从新闻英语的特征出发,基于跨文化意识及其在新闻英语中运用的意义提出运用策略,以期促进新闻英语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电视外宣是我国文化和民间外交的重要渠道,在对外传播、国际舆论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电视外宣的新任务,就是要通过国际化的观念、中国化的视角、全球化的语言,向外部世界说明中国的政治立场、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说明真相,消除误解,化解矛盾,结交朋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营造和谐、良好的国际环境。●电视外宣要充分发挥电视的传播功能,肩负起"民族文化大使"的使命,宣传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明,鼓舞民族斗志,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大交流、大和谐、大繁荣,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郑甜甜 《职业圈》2008,(6):181-183
大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普遍较为薄弱,他们的会话能力也是整个英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最差能力之一。如果大学生能够在会话过程中巧妙地运用特定的会话技巧和策略,就能够弥补语言知识的缺陷,从而跨越语言文化障碍,使会话得以延续,以期达到提高英语会话能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普遍较为薄弱,他们的会话能力也是整个英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最差能力之一.如果大学生能够在会话过程中巧妙地运用特定的会话技巧和策略,就能够弥补语言知识的缺陷,从而跨越语言文化障碍,使会话得以延续,以期达到提高英语会话能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南宋时期的川南墓葬石刻具有十分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1、丰富了巴蜀文化内涵,尤其实证了四川在两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方面的繁荣景象;2、反映了特定时代的民族交融状况;3、充分凸显出"两宋"尤其是南宋时代的民俗信仰与宗教传统发展状态。可称之为当世社会发展的一部内容丰富、情节鲜活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随着中国力量的崛起,汉语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汉语热"成为当下世界范围内语言传播的一个主题。汉语国际化的规模和速度已引起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如语言传播与文化传播的关系引起大家的思考。语言是活生生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因为它承载着民族文化,是民族认同和民族风格的一个重要标志。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传播文化就需要借助语言这一  相似文献   

16.
卮议“五个鲁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社会文化视野与社会生活中,之所以存在有文学家、思想家、民族魂的鲁迅,世俗生活中常人的自我鲁迅,被神化绑架劫持了的圣贤鲁迅,骂与论辩漩涡中的鲁迅,以及屡遭贬损诽谤被妖魔化的"五个鲁迅",既是历史的必然,同时也是由于不同视点、不同取向、不同的主旨目的进行过度诠释的结果。"旗手与民族魂"是一个民族精神之所在,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之所在。无论是谁,一当被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誉为"旗手与民族魂",他就已经不单纯是一个个体的现实生活中的普通常人,而是一个凝结着民族智慧、民族正义与民族精神的伟人,一个不应神化、不可污损和诽谤的特定的文化符号。作为常人鲁迅无需捍卫,也捍卫不了,但是作为"旗手与民族魂"的鲁迅,还是要捍卫的。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新闻报道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英国人马丁·沃克在其著作《报纸的力量》中说:"一家报纸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的一部日记。"新闻在传承、延续、推广文化方面承担着重要任务,同时,文化又从内容和形式上深深制约和影响着新闻传播的方向和质量。正如有学者所说:"文化关乎新闻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适合于特定文化价值观的内容,就会得到新闻人的重视并被媒体采纳和传播;而不适合特定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经济繁荣的今天,广告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向国内消费者介绍国外商品和向国外消费者宣传中国产品过程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告英语也逐渐脱颖而出,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应用性语言.只有掌握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和翻译技巧,才能最大限度地传达广告原意,达到推销产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文化多样性     
正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不同文化间需要有创建的交流。费孝通先生曾强调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句话不仅适合世界各民族,同样适用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文化多样性的终极作用是提升人类自身。文化的民族性、多样性是整个民族文化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能够代表国家民族、彰显文化特性、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身份",进而达成一种基于文化自信之上的文化间的相互欣赏与赞  相似文献   

20.
李银明  付丽娟 《职业圈》2008,(11):78-79
词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词汇的伴随意义总是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内涵。语言具有两面性:共性和相对性。同样,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相对性。文章对比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的差异,从而使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