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强化审题立意训练,写扣题文“审题”和“立意”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重点,审题的过程实质上是立意的过程。审题是作文成败的第一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应试时不可不慎之又慎:审题准确,作文就有可能踏上成功之路;审题失误,写得再好,至多也只能得一半左右的分数。就近几年的“话题作文”而言,审准题意就是要对作文试题上展现的“材料、提示语、话题、作文要求”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全面确切地理解文题的所有含义。这是理解话题作文的关键,也是指导和写作话题作文的关键。一般来说,材料起个由头的作用,或提供一个事实或讲一个小故…  相似文献   

2.
《中文自修》2001,(5):46-48
作文考试,最关键的当然就是审题。审题正确,一篇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在中考和高考中作文题型往往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是“话题”作文,有时是“材料”作文,有时是“命题”作文,有时甚至是以漫画为题,所以我们在作文训练中千万不能偏于一隅,盲目跟风、揣摩试题。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高考考场作文大体上分为“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三种类型,无论哪种作文,都要做好审题这一“功课”,因为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一步,是考场作文的第一关,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所在。实际上,文章的立意就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  相似文献   

4.
诱因一:话题作文题中的叙述材料话题作文题中一般有一段叙述材料,这段材料往往新鲜、生动、具体,颇有诱惑力,有时一下子就把考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这样,在审题及作文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容易被材料中的某些内容左右,将规定的话题弃置一边,自己从材料中另外提取一个话题,在写作的开始就迈出了错误的一步。在话题作文中,“话题”是核心,我们的审题、构思、行文都应该紧紧扣住“话题”这个核心来进行,这是话题作文的基本要求。如2004年全国高考卷作文的话题是“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题目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考生应该不折…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高考考场作文大体上可分为“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三种类型,无论哪种作文,都要做好审题这一“功课”,因为审题是写好作文的重要一步,是考场作文的第一关,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所在。实际上,文章的立意就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审题这一环节,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分析与解读,把握命题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6.
一、注意审读材料的顺序话题作文的命题,主要由背景材料、引导语、话题和写作要求组成。考生在审题时,往往是按“材料———引导语———话题———要求”的顺序。这种“先看材料、后看话题”的顺序,实际上是“材料作文”的审题顺序的惯性使然,审题立意的中心是“材料”。而话题作文的审读顺序最好是:话题———材料———引导语———要求。“先看话题、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不是材料,也不是提示语。许多考生审题出现偏差,就是这个原因。二、注意理解话题的意义话题作文,总要提供给考生一个话题,我们…  相似文献   

7.
作文从全命题、半命题、给材料(漫画)发展到话题作文。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逐渐开放,写作范围越来越宽,为学生充分发挥写作才能提供的天地越来越广。写好话题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认真审题,锁定范围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命题,定了一个写作范围,大大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学生不能认为,话题作文审不审题无所谓。其实,话题作文同样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要想紧扣题目,要认真审题,正确把握“提示语”,理解话题,打开思路。如:以“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提示语是“:‘绿’是广受人们青睐的色彩,‘绿’被人们赋予众多含义,‘绿’还…  相似文献   

8.
从1998年到2004年的高考作文题中可以鲜明地看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命题者提供给写作者一个话题、一段导言、一个引子,让写作者审题命意写作。对这类作文,我们姑且称之为“话题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是话题作文构思的第一步,也是能否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所在。那么,话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平时作文练习,还是考场作文应试,审清命题作文的题意是最关键的一步,所谓笔墨未动审题先行。否则,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忙活半天,白费功夫。出题人往往有一个较明确的用意,我们在构思动笔之前,必须谨慎、仔细地揣摩透出题者的意图,才能写好这篇作文。作文前,一般围绕“什么文体”、“写什么”、“怎么写”三个问题,在三五分钟内把题意审清楚,弄准确。下边介绍一些快速审题的方法,帮助你迈稳作文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0.
审审清题意永远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由于话题作文“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许多考生就片面地认为可以淡化审题。其实,“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是指不人为地增加隐含信息,但要有明确的、适度的限制。从2004年各地中考话题作文的实际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考生不重视审题,文章因而失分。因此,我们要慎重对待话题作文的审题,一定要在准确把握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展现自己的写作才能。下面为同学们介绍几种常用的审题方法。一、重推敲,吃准话题的含义用作话题的词语,词义无论是单一的还是丰富的,我们都应掌握其具体含义。对于表意单…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作文,从理论上来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老师命题作文,一类是学生自由命题作文。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作文题目,都有如何“吃准”题目的意思和要求的问题,也就是审题问题。题目审准了,写的文章便切题;题目审错了,写的文章就离题。审题,是写作文的第一步,只有先审清题目,然后才能根据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去写。所谓审题能力,说得简单一点,其实就是指仔细分析题目的意思和作文的要求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审题能力”主要是指能够准确地理解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准确理解字面的意思。作文的题目字数或多或少,但都是由词…  相似文献   

12.
所谓切题。就是所写文章与所给题意非常契合的意思。目前我们训练写作以及考试的文题无外乎有三种情况:一是命题,二是话题,三是材料。而就审题而言,话题是可以包括命题和材料作文的。因为一般来说,一篇话题作文的试题常可包括“材料”、“话题”和“其他要求”三个组成部分。话题虽不等于命题,但分析理解话题的方式方法基本上是与命题一致的;话题作文中的材料的作用虽也与一般材料作文不同,但总要对材料的中心主旨进行确切的把握的,而这种把握方法也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审好话题,就基本上可以做到审题无误了。下面我们就以话题作文为例谈谈审题时如何切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比起供料作文降低了许多但在写作话题作文时,仍需注重审题立意,这是关系作文成败的关键一环。而要想审明题旨,准确立意,首先要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认真揣摩。例一:每到“五一”、“十一”等旅游黄金周,人们纷纷离开喧嚣的城市,前往向往已久而又难得一见的海滨、山林、水乡、牧场……而那些长期生活在景区的人们,根本不觉得本地有多少值得流连的景致,格外羡慕城市生活的丰富与便捷———由此看来,熟悉的地方似乎没有风景。其实,世间万象,又何止旅游如此呢?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  相似文献   

14.
话题作文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只有话题,没有提示材料;一种是有话题,还有提示材料。不管哪种形式,其中话题是审题立意的关键。1.范围型话题(亦即定中式话题)。这种话题的结构是“定语加中心词”,中心词表示大范围,定语表示小范围。在审题立意时,我们采取的策略是,在抓住中心词的前提下,强调定语,即在文章中要把定语所含的意思写透写充分。2005年山东高考作文的话题是“双赢的智慧”,这个题目的中心词“智慧”是大范围,定语“双赢”是小范围。在写作时,我们必须扣住大范围“智慧”,亦即所写的应是明智的行为,更要强调小范围“双赢”,亦即写…  相似文献   

15.
现在距离高考还有不多的几天,很多学生认为作文复习大局已定,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据我去年参与高考阅卷发现,高考作文改为网上阅卷后作文分差明显拉大,作文分数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在增加。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如何确保拿到作文的基本分,并在此基础上力求高分的突破?充分利用考前这段时间做好思想准备和技术准备是十分必要的。一、审题训练再加强有种说法点出了审题的重要性:审题是“1”,文章的构思、语言等其它方面是“1”后面的“0”,意思是没有准确的审题,写作只是空谈。现在的话题作文的确放宽了审题要求,但这并不等于不需要审题,高考作文中…  相似文献   

16.
话题作文作为一种新的形式,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施展才华的天地。这是其他形式的作文无法与之媲美的。可就是因为其“开放”、“自由”,作文时不少同学时常闯入一些误区:错把话题当文题;错以为文体不限,即不讲文体;错以为提示语言材料就是文章的主题等现象不一而足。为此,结合日常作文教学,我总结了写好话题作文的四字诀,相信它对我们的写作实践有很大帮助。一、审题———准话题作文淡化审题,并非不要审题。如果写作前不注意审题,写作时不扣题,写起来就有可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是导致作文低分的罪魁祸首。学生的考场作文根据写作水平一…  相似文献   

17.
甲练前导引审题与立意解读“审”,仔细考察,反复分析,认真推究的意思。审题,是一种能力,是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的综合运用。《考试说明》的基础等级写作规定要“符合题意”,就是作文要符合题目的意思。具体来讲,作文要符合试题所要求的内容、中心、角度、文体和字数。审题失误,是原则错误,是全局性错误。此着不慎,满盘皆输。作文失误,影响高考全局,影响上线录取。作文成功的关键在于审题正确。我们试以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来说吧! 2003年的全国高考作文呈现为“材料话题作文”样  相似文献   

18.
审题就是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推敲题目的含义和要求,明确应写成什么文体,该确定怎样的中心,该选用哪些材料,怎样安排详略等。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决定成败的重要环节。写作文只有认真准确地审题,才能写出好文章来。若审题不清就会有“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危险,出现偏题、跑题的现象,影响作文成绩,被判为四类文或五类文。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怎样才能迅速、准确地审清题意呢? (一)审清话题及内涵、范围,弄明白题引的作用。一般来说,作文试题由题引即引出话题的一段或几段话、指定的话题和具体的  相似文献   

19.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五步思维流程”训练法,对提高学生的快速作文能力大有裨益。那么,何谓“五步思维流程”呢?第一步,悟透文题。话题作文的审题通常要关注五个方面,它们依次是“审读材料的顺序”、“话题的意义”、“背景材料隐含的信息”、“引导语中限制性、启发性文字”和“写作要求”。其间,我们认为“对话题意义”的理解最为关键。话题作文一般会用一两个词或短语来点明话题,把握住这些关键词,也就掌握了悟透文题的钥匙;反之,就容易造成审题上的失误。例如2001年高考中,有不少考生对“诚信”一词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有的把“诚”理解为…  相似文献   

20.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作文题目可谓“壶小乾坤大,字少内容多”。将作文题目分析得透彻、准确,对作文来说无疑是初战告捷。但如果审题出现失误,则会一步“看”错,满“篇”皆输。审题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学会看“三词”,这一点在小学作文中尤显突出。一、什么是“三词”在小学生记叙作文的题目中,一般有一个这样的词,它鲜明地指出了写作对象,让我们知道这篇作文是记人、叙事、描景或状物,这个词我们就叫它“中心词”。如《一个勤劳的人》,其中“人”就是中心词,它能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这篇作文是记人的。在作文题目中往往还有一个这样的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