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考察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表现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文化失语"现象,分析了该现象的原因及后果。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长期忽视正迁移,二是对文化教学中"文化"概念的误解。"文化失语"的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单向文化"的思维造成的。从"失语"走向"双语",即双语双文化并重,不仅是全球化的需要,而且是切实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和增强对外汉语教学实效的要求。双语双文化教学中的"生产性双语学习"模式是值得倡导的,它是文化相对主义关照下的一种真正的平等的文化对话。  相似文献   

2.
目前,社会上开始出现一种被国外学者称之为“蛋壳文化”的现象。有些青少年沉缅于闭门看录像,玩电脑游戏,戴着耳机听音乐……在这种封闭式的现代视听享受中,明显地减少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的直接沟通和联系,特别是青少年因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委婉语是一种很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委婉语既是一种语言学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而孤立存在,要正确理解日本人的委婉表达,必须研究日语委婉的文化内涵和形成原因。日语的委婉表达根植于日本文化的土壤中,鲜明地反映出"以心传心"、"以和为贵"的文化特征。本文从日本文化的视角探讨和分析日语的委婉表现形式,让更多日语学习者进一步了解日本的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从而扩大接受、兼容外来文化的视野,有机地处理好异文化之间的碰撞。  相似文献   

4.
文化包括"显文化"和"隐文化"两部分,与政治和经济并列的是"显文化"。具有内在价值观的文化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文化资源是个中介资源,它可以把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经济发展需要利用文化资源。观念领域、科研产业、教育产业、卫生产业、文化产业、区域范畴和群体范畴是文化资源的七个来源,文化资源可以形成观念力、科技力、教育力、卫生力、传播力、人文力和群合力,文化资源的"质"以观念水平、科技水平、教育水平、健康水平、传播水平、区域特色、群体素质作为衡量尺度。文化与权力的关系,一个现象就是"官本位"价值观和特权思想,防止腐败就应当"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隐文化"包含确信、自信。"隐文化"表达或宣泄出来是必要的,对社会发展有益。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背景下对"文化反哺"现象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课程背景下"文化反哺"现象出现的成因 何谓"文化反哺"?著名学者周晓红教授认为,它是指在文化承传中,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当今数字化时代一道亮丽的风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社会学角度看,"文化反哺"是一个"反向社会化"的过程,即传统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凉茶不只是一种医药饮品,而且成为广东特有的文化品牌;"凉茶现象"也不只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凉茶现象"内孕于岭南文化,与岭南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内在联系,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商业性、开放性、创新性、抗争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生活脱离社会群体,置身于一个封闭式的空间,犹如生活在蛋壳中一样,在日本称为“蛋壳文化”,这种文化现象使日本教育界十分担忧,特别是青少年如果只生活在自己的天地中,逐渐失去和他人之间的联系,失去参与感,将会造就许多怪僻,这对孩子们的成长十分不利。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个人社会化是人类文化的积累、传递和延续的过程。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反哺"现象,这是反向社会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文化反哺"现象对于增强青年的主体意识、规范青年亚文化、推动青年社会化的进程等方面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应采取客观的、科学的方法来应对这一现象,以推动青年社会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9.
"反学校文化"作为"亚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与学校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混乱、流行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和网络文化对学校文化的影响等是"反学校文化"产生的原因.我们应从加大监管力度、从改变学校制度单一化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八手来应对此类现象.  相似文献   

10.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持续健康成长的关键要素,大学生作为高校教育的主要对象,其"文化自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文化水平的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仍然存在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对先进文化缺乏了解、对外来文化较为崇拜等"文化自信"缺失现象,针对这些现象,以讲好"中国故事"为途径,制定高校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文化过滤是跨文化转换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它存在于所有形式的跨文化转换当中。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跨文化转换,翻译即是目标文化对源文本与源语文化实施文化过滤的过程。在借鉴比较文学、跨文化戏剧等相关学科"文化过滤"思想的基础上,探讨翻译中的文化过滤现象,厘清"文化过滤"、"文化过滤层"等概念,并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文化过滤的主要形式与作用机制等问题,提出具有一定普遍适用性的翻译文化过滤模式。  相似文献   

12.
面对碎蛋壳,一般教师都会选择开展粘贴画活动,而原方案设计者独具匠心地引导幼儿用线条来再现碎蛋壳花纹,比较新颖。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感受美、创造美的活动。因此,我们无论是制订活动目标、选择活动内容还是实施活动,都应注意因"材"制宜、有的放矢、讲究实效。  相似文献   

13.
"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语言学尤其是社会语言学,应当重视它、研究它。网络语言是网民们群体内部使用的形式,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它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语言有着较大的差别。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语言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及其特点,并强调要正确看待网络语言的变异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艺范"是当下中国的社会身份标签之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文艺范"逐渐聚集成一个小群体,从最初仅是对文学和艺术的爱好发展到对各种物品、符号的占有再到形成一种生活方式,如今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本文从分析"文艺范"的概念及现实表现入手,阐述了"文艺范"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纳总结出"文艺范"的时代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文化现象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造成贫困的原因有因灾因病,资源不足、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超生和教育费用增加等.贫困绝非是个"物"的问题,更是一个"人"的问题.贫困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人的素质不济才是贫困的症结所在.经济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文化上的愚昧和观念上的落后.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51):75-76
"中国文化失语"是现在大学生在英语学习和交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多元文化意识缺乏、知识获得途径缺乏和求知、表达欲望缺乏三个方面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7.
象征着人类文明的礼貌,它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和文化中。其中有关礼貌现象最有权威,也最有说服力的理论是布朗和列文森(Brown and Levinson)提出的"面子理论"以及利奇(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18.
<正>蛋壳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厨余垃圾,我们利用孩子常见且熟悉的蛋壳这一自然材料作为幼儿创造的载体,开展创意小制作的活动。蛋壳可变成蛋壳彩绘、蛋壳组合、蛋壳拼贴画等多种类型的作品,也可变成孩子们的玩具,如制作好玩的不倒翁。我们巧妙地利用蛋壳可塑性较强的特点,让孩子进行蛋壳创意小制作,可以加强创造性的培养,让幼儿在创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一、开展蛋壳创意小制作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一)意义在幼儿的印象中处于废旧材料的蛋壳除了丢弃之外似乎没  相似文献   

19.
题"端午节"时,王聪同学将几个吃完的成鸭蛋蛋壳按不同方式放置在桌面上拍打,发现有的蛋壳"脆弱",有的蛋壳"坚硬".他想蛋壳能够承受压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于是找来了一张大的纸板模拟蛋壳进行探究.作出以下猜想:  相似文献   

20.
牛媛媛 《学子》2013,(8):57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