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遵循循证原则制订教育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证研究是近年教育政策研究中出现的方法之一,它有别于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教育政策的制订必须是建立在充分证据的基础上,证据的种类繁多,而证据对政策制订的影响很大。循证政策研究的方法学是荟萃分析,主要通过效力这个重要统计量描述各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力或描述两实验组之间的差别。循证教育由3部分组成:要制订循证教育政策;采用循证实践的原则;要培养"证据文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的盛行,反映了英美等国家教育实践和政策领域新出现的一种重效果和重技术主义的取向,它同时也折射出传统实证主义取向的科学理论研究和人文主义取向的质性研究,在面对实践时的无力感和极为尴尬的处境。然而,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不应也不能超越甚至替代传统研究,它的单一性效果关注很可能为教育实践带来更大的隐患。教育专业研究者在对此报以警惕的同时,更需要内省的是如何结束目前内部话语纷呈的分离格局,并建立最广泛意义上的专业共识。  相似文献   

3.
教育政策证据是教育政策制定或改变时的依据,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所获得的真实而科学的信息群组。高质量的教育政策证据是教育决策科学化的基础与前提,具有客观性、实践性、相关性、系统性等特征。为了规避与上述特性相悖的低质量证据的出现,必须纠正教育政策证据选择和使用中主观性的僭越、实践性的疏离、相关性的不足、系统性的欠缺等问题,教育政策制定主体及其研究人员需要超越个人偏见,保持证据客观;认真调查研究,多用民意证据;营造学习氛围,提高证据能力;注重综合研究,确保证据全面。  相似文献   

4.
基于证据的教育及其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证据的教育是20世纪末首先在英、美兴起的一种教育发展思想和方法。基于证据的教育是指在决定如何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专业智慧与最佳经验证据的融合。在基于证据的教育中,教育发展基于的证据必须满足相关性、充分性和真实性三个标准。基于证据的思想对我国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要走向基于证据的教育需要把握基于证据的教育的四个要素:一是教育实证研究质量的提升;二是对科学研究的综述和评估;三是科学研究结果的推广;四是发展和支持基于证据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学前教育政策分析有助于揭示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优化和完善政策效果起积极的作用。学前教育政策研究要挖掘依据、基于证据。分析当前的政策发现,学前教育应该强化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核心主体,引导并规范市场的公共服务职能,扩大社会参与。学前教育政策要体现社会公平:扩大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保障不利群体的平等权利,优化师资结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欧洲范围内考察了证据驱动的教育政策的发展与进步、以及致力于证据生产和推广的组织机构。此外,还讨论了欧洲发展以证据为依据的教育政策所面临的一些最相关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欧盟委员会和其他相关机构的官方文件。为识别欧洲教育部门发展证据文化的主要挑战与问题,文章也研究了世界范围内与证据驱动的教育相关的文献。本文有助于理解欧洲发展证据驱动的教育政策所采取的举措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教育作为一种专业实践,应当基于证据或至少知于证据的理念继续使政治家、政策制定者、实践者和研究者为之神往。这个思想方法的影响力表现出不断增强的迹象。但同时针对基于证据和知于证据的实践的理念,不断增多的文献却提出了一些有关其可行性的基本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这个讨论的一些前设对这个领域做更深层的探讨,聚焦在这个讨论中的知识论、存在论和实践维度并在每个领域发现缺失:在知识论领域有一个知识缺失,在存在论领域有一个效能/功效缺失,在实践领域有一个应用缺失。这些缺失加在一起不仅对基于证据的实践提出了质疑,而且突出了规范性、权力和价值的角色。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大致论述了基于价值的教育的思想,以作为基于证据的教育的另种选择。因为政策制定者对于证据在教育实践中能够和应当获得什么的期望令我感到不安,所以本文的贡献主要是力图给教育者和其他专业人士提供论点,以帮助他们抵制那些关于证据在他们实践中的作用的没有正当理由的期望,更重要的是抵制存在于他们实践中的没有正当理由的介入。  相似文献   

8.
以21世纪以来英国教育政策研究的相关情况为例,探讨教育政策研究在英国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分析研究支撑教育政策的三个案例,并评述"基于证据的教育政策"理念及实践。英国有关研究与教育政策制定之间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特别是"基于证据的教育政策"理念及其研究方法的发展,对于强化我国教育政策研究基本理论和方法建设、提高教育政策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自闭症儿童数量的增加和相应的试验研究的涌现,美国发布了对自闭症实行"基于证据的实践"的干预指南与标准,以使自闭症干预质量可控并专业化。在标准的框架下,博鲁克曼等人在社区心理健康中心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进行了基于证据的试验,得出了父母高度参与、治疗师参与培训、提高家长干预能力、建立家长—治疗师联盟等一系列经验和结论,为我国在专业标准、诊断、培训、干预系统设计、干预策略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和高阶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项目式学习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高阶能力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深受基础教育者的青睐。然而,项目式学习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着项目设计形式单一、过程性数据的收集与评价时间成本高且滞后、缺乏有效评价等诸多问题。基于证据的教与学强调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要遵循已被证实的研究规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学习证据与学生的学习状态建立联系;培养学生基于证据推理的能力,为解决当前项目式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路。同时,证据中心的设计理论是指导众多高阶能力测评设计的理论基础,与项目式学习的目标相契合。因此,该研究结合大数据技术,将基于证据的相关理念引入项目式学习中,从教、学、评三个角度出发构建了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模式,并以此为理论基础设计开发了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系统,旨在为高水平的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支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证据意识的淡化与对评价本质的认识偏差和教育评价理论不断舶来有关。基于证据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围绕事实问题、动机问题及反馈问题三个层次展开,形成关于行动的客观认识、解释和评判。其中具有真实性、公开性、多维性的证据是教育评价活动的基础和关键要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人们试图把评价内容转化为一套可观可测的、简便的指标体系,作为评判的直接依据,用来替代具体证据的搜集、解释,及基于证据的推断,避免因人而异。然而到目前为止,有着充分证据支持和广泛共识的、关于人的行为表现与综合素质本质对应关系的简化模型尚未建立,在能否以词语、图像、数据来表征人的内在素养等根本问题上有着巨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12.
学习科学将学习理论创新与教育实践变革视为同等重要的双重使命。为了进一步解决科学研究的知识发现与教育实践改进难以同步的现实问题,学习科学共同体在基于设计的研究(DBR)方法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基于设计的实施研究(DBIR)。文章在回顾DBR的基础上,总结和分析了DBIR的四个核心原则;探讨了DBIR所倡导的“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实践者”三元协同的新型伙伴关系,提出了促进学习科学研究向教育实践转化的以新型学习观为基础的“三要素—三层次—三角色”系统变革模型;建议通过更新教育实践者和决策者的学习观、构建“研究—政策—实践”三位一体的应用学习科学实践共同体和基于研究和证据的教育政策制定等途径,来达成基础理论创新和教育实践变革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3.
美国教师教育领域强调提供证据证明绩效和回应问责,并提供改进依据。相关机构和研究已经提供了大量证据,但仍存在证据有效性与教师教育复杂性的矛盾以及证据本身无法决定政策与实践的局限。复杂的教师教育系统要求收集和使用多样、有效的证据,建立全国性框架和共享数据库,重视证据背后的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2002-2017年间美国教育和政策研究领域中12种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的研究论文类型和发表要求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基于美国教育政策领域中循证研究兴起的背景、证据类型和证据链检验标准,提出我国教育政策制定和研究过程中应重视循证研究理念,提高教育决策质量;加强教育政策智库建设,保证高质量的政策证据;政策类学术期刊重视循证研究,提升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5.
近十多年来,"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不断受到学术界的追捧与褒扬,似乎唯有"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才是真研究,才是好研究。一时之间,以证据为基础的、迷恋大数据的教育研究成为了时代的呼声。我们主张用"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眼光来重新看待"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观点一,爱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教育研究是有人文情怀和爱的情感的,只用数据来说话的教育研究会成为一种"冷漠"的、"冰冷"的、"僵硬"的研究,缺乏精神追求与终极信仰,只有"活泼泼"的教育研究才是有生命力的,彰显生命关怀和人文情怀的。因此,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出发,我们主张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在关系上要有"相遇"的过程。观点二,思是人的存在的重要可能。追求"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往往迷恋于各种大数据的挖掘、积累,执迷于各种数理统计模型和数据的运算与建模,操持于数据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却缺乏教育研究的本真的"思",缺少对教育价值的理性探讨,缺失对教育思想的探求与寻绎,从而将教育研究带入只见数据而缺乏原创思想的"无思"的境地。观点三,信仰是人的存在的重要支柱。教育研究不只是运用数据和"证据"来说话,它更重要的是研究者用心来说话,用情感来说话,用自己一生的信念来说话,所以,信仰问题才是困扰很多教育研究的大问题。没有敬畏、虔诚、执着的信念与信仰,研究者很难真正爱上教育研究,也很难从千变万化的数据中寻找到教育的规律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以来,欧盟在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对循证政策的相关运用,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研究和实践。在外语教育领域,欧盟注意将循证政策理念和模式运用到外语教育政策的多个方面。欧盟通过欧洲语言能力调查、欧洲教育信息网报告、欧洲晴雨表调查、其他国际组织的数据等获取证据、证据库和证据网络,构建较为系统、科学的循证政策运用,提高外语教育政策制定与评估等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欧盟在外语教育领域中对循证政策的典型性运用,发现了欧盟外语教育政策须关注的教学对象、课程政策等主要证据,体现了其主要循证过程。  相似文献   

17.
实证性研究可以为政策评估和改革提供有效的证据。本文阐述了美国加州大学所开展的诸多本科招生政策评价与研究中的一项研究。加州大学所开展的此项研究从学生特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学校背景等方面对其录取学生的"涵盖性"进行了考查,并阐述了加州大学用于监测招生结果"涵盖性"的指标体系。该研究对中国本科招生改革具有如下启示:(1)负责招生的部门必须配置相关人员持续开展招生政策的评价工作;(2)建立长效性的数据系统,促进考试机构与大学之间的数据分享;(3)加强政策评价与实证性研究工作,为政策完善和改革提供支持;(4)重新思考大学招生所追求的卓越与公平的定位,开发基于学术成就和教育机会的卓越与公平的综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8.
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是我国政府政策制定与行政决策中一贯提倡的重要原则。无独有偶,欧美近十多年来在政府治理与教育政策研究领域兴起的"以证据为本"的政策潮流与这"两化"原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最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中国教育发展提出了"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以及"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及,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新型现代政府治理与决策亦显现为未来的趋势。本文提出在即将开启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各级决策者可汲取"以证据为本"的理念和对大数据对政策决策影响的思考,从传统的政策调研和观点式决策向以多元丰富政策证据为支撑、大数据为助力的现代教育治理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9.
在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后,农村教育的量化研究逐渐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研究范式具有"问题驱动""基于证据"和"多学科交叉"等特点。农村教育的量化研究具有三种基本类型:一是以摸清事实为目的的大规模调查研究,用数据来回答"是什么";二是以解释为目的的关系性研究,用统计模型来回答"为什么";三是以决策为目的的构建性研究,用价值模型来回答"如何做"。  相似文献   

20.
教师评价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必备技能之一,然而当前国内的教师评价素养却面临着教师评价理念与实操水平脱节、评价过程依赖教师的主观臆断、教评一体化的实施缺乏有效性、评价素养亟待良好的培育环境等现实困境。而基于证据的教师评价素养提升路径研究,旨在引导教师重视证据并通过证据开展评价,这需要提升教师的证据意识,重视外部评价的影响,实现教评一体化,改善评价生态环境,以此促进教师不断自我反思,进而提高教师评价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