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你问学生"你们最喜欢上什么课",他们可能大多会说"微机课".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步骤却并不太感兴趣,觉得这些枯燥乏味,毫无乐趣.而他们所谓的"喜欢上微机课"则大多指的是能在信息技术课上玩到游戏,而非真正的学习知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选择将恰当游戏应用到信息技术课中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从游戏里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下面笔者就对其应用方式和注意事项谈一下看法.  相似文献   

2.
二、被孩子喜欢能给人带来快乐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会不会有学生在课前五分钟就来找你,让你早点去他们的教室?会不会有学生一看见你走进教室,眼睛里就放出亮光?你请了病假,再下一节课时,会不会有学生问你为什么上节课没有给他们上?如果这几个问题的答案你都是肯定的,那么,你一定已经感受到了一种莫大的快乐:被孩子喜欢。  相似文献   

3.
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撬起来."这形象地说明了"点"的巨大作用.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常常会碰到抓"点"的问题,如果班主任把作用点选对了,那么对学生的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一堂课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如果学生喜欢上你的课,那么你的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如果学生不喜欢上你的课,即使你把课设计得再好,他们也会不屑一顾。所以,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能得到学生的喜爱和认可,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呢?结合教学,我谈谈自己的感受:一、教师要苦练"内功"。在学校,教师是学生的偶像,在学生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破坏了这个形象,学生会怀疑、会失望。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  相似文献   

5.
我的好朋友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的英文名字叫简。她今年12岁。她有一双又大又亮的眼睛,红红的嘴。他的头发很长很黑。我认为她很漂亮。我们总是一起做游戏、唱歌。如果我不高兴,她就会给我讲有趣的故事。那么,我就会笑了。她喜欢读书和游泳。我很喜欢她。你想成为她的朋友吗?如果想,请给她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重新定位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考验,教师该怎样"导",怎样才能让学生跟着教师的"导"走,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古人讲:亲其师,信其道.足见亲其师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学生如果喜欢某位教师,他就会十分认真听该教师的课,那么该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一定很好.怎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的: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夸美纽斯也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甚至有时会废寝忘食.因此,如果能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教学效果就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8.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蔺(板书“蔺”),我的一些学生给我写信的时候,常常毫不客气地一刀就把我的头给砍了下来(擦掉“一”),变成了“闷”这个样子。(问一个男孩:)你要是以后给我写信,会不会也像他们一样砍掉我的头?(学生肯定回答:不会。)你这么善良,一定喜欢美好的东西,对吧?(肯定会回答:对)那么喜欢花吗?喜欢什么花?玫瑰吗?知道不知道一朵玫瑰代表什么意思?10朵呢?999朵呢?(后边三  相似文献   

9.
美术也是艺术,大多数孩子从小就喜欢画画,喜欢在美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乐趣.而小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从不曾减少过,但是如果在课上,教师只是给一个任务,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画,那么孩子们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一堂成功的美术课,是要教师深入研究新课标的,不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善,还要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对艺术产生创造的欲望,这样艺术教育的目的才能实现.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相似文献   

10.
如果要我说最得"意"的一节课,我瞬间就会想到2010年的那节中班亲子阅读活动"像爸爸一样"。选择这节课,并不是因为这节课上得最好,而是因为在多次执教这节课的过程中,我对儿童观、对绘本教学以及对亲子教育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是迄今为止让我受益最多的一节课!言归正传,首先介绍一下这次活动的来源。这节课并不是我的原创课。2010年12月,幼儿园安排我们一行6人到常州参加一个教育观摩活动。当  相似文献   

11.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教学如果与"生活"这"源头活水"相接通,那么阅读教学就会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小溪,"鱼儿"(学生)就会畅游其间,快乐无比。一、生活,让词语教学"欢蹦乱跳"  相似文献   

12.
1.实录一.通话人河北省邯郸市六年级学生好好好好:老编,我是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现在上六年级。可能因为我们面临着升学考试,所以我们的班主任总是私自给我们调课,今天的自然课就换成了语文,还有昨天的劳动课换成了数学课。我们都很喜欢副课的,可是,班主任就是不让我们上,总是调课。您能帮我们想个办法,让我们的副课继续上下去吗?老编:给校长写一封信,反映一下你们的情况,我相信校长是不支持班主任这样做的,因为除了升学考试,我们还要做全面发展的学生。如果校长有热线电话,你不妨也可以试一下,或许校长都不知道这件事情呢,我相信他会非…  相似文献   

13.
前年,我参加了母校——渭南师范学院的50周年校庆活动。期间见到了我们当年的英语精读老师。交谈中,老师的一句话(学生喜欢你,就喜欢你的课;学生不喜欢你,就不喜欢你的课。)深深地触动了我。听似简单的一句话,仔细思量,却内涵丰富。于是,我就开始思考并一直尝试着一个问题:英语教学中如何能让学生对老师的课产生"爱屋及乌"之效果?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面对学生学习英语困难、厌学英语、英语成绩差的现状,我尝试"爱屋及乌"之英语教学,使学生喜欢我,喜欢我的课。一、行为人范,注重仪表,给学生以良好影响教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学生  相似文献   

14.
严建香 《成才之路》2012,(27):86-86
正常规教育,就是日常的规范教育。它就像每天的青菜豆腐,是人体必须的营养,但如果你不翻陈出新,学生是不爱吃的。那么怎样让菜肴适合孩子的口味呢?我们不妨做个"厨师",学学"菜肴"的烹饪方法。一、给"菜肴"换个好听的名字在我们家里,就发生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我很喜欢吃"茶干炒毛豆",可儿子就是不喜欢吃。一天,我指着这道菜问儿子:"这道菜叫什么?""茶干炒毛豆  相似文献   

15.
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集中。针对他们这一心理特点,我认为要让课堂的四十分钟完全地吸引他们的视线,游戏是一个很好的载体。研究表明,游戏是人类本能的需要,是儿童心理特征的需要,是符合儿童心理需要的重要手段之一。游戏是大多数低年级学生都十分喜欢的一种形式,它对学生来说意味着有趣、有刺激、有玩头。但是,教者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游戏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语文教学服务。如果脱离了这一目的,那么游戏就会失去它作为传达教学内容的载体意义,而成为只为游戏而游戏的娱乐,课堂气氛可能活跃了,学生松散的注意力也可能暂时集中了,但是失去了它的实效性。如果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游戏,把教学内容纳入这一载体,那么课堂效果将会呈现这样的趋势:课堂效果从小于四十分钟到大于四十分钟。  相似文献   

16.
调查表明,中学历史学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被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实践证明,如果教师在教学一开始就给学生带来愉悦,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进步,学生会喜欢上这门课;相反,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把学科知识拔高,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会使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失去信心。基于这个认识,笔者在实践中反思,试图找出符合学生一般认知规律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学习,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多年的教学工作使我感觉到:学生喜欢上哪节课很大程度上与他喜欢的老师有关。学生喜欢哪位老师就愿意听他的课,就会感觉课讲得生动,就会以一种积极的状态去学习。如果师生关系不和,即使课设计得再好,学生也会因不安、害怕等情绪,很难参与课堂教学。所以教师一定要富有一颗理智感的爱心,建立亲密、自由、民  相似文献   

18.
一、背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走进了游戏世界。对于学生来说,游戏可以帮助孩子调节大脑,培养智力。但是如果学生长时间沉迷于玩游戏,这就让家长和教师感到棘手了。特别是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经调查学生们都喜欢这门课,但是最后都要求老师多安装一些游戏。有时教师上演示课,学生就难过,有的敲键盘,有的聊天,教师拿出高八度的声音也难以平息。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听课和分析课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他说:整个教育过程的文明,取决于课堂教学每天都要有所改进,而改进课堂教学,就需要校长对课进行深思熟虑的分析。经常听课的校长才真正了解学校的情况。如果偶然想起来才去听几节课,老是忙于开会和操心其他事务,使你走不进教室,不接触教师和学生,那么校长的其他工作都失掉了意义,开会等等的事就会一钱不值。他说:如果我在一年当中没有听过每一位教师的15—20节课,我就会对他毫无了解。他给自己定下一条规则:如果我每天不听两节课,就要算我这一天什么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有三种教师:第一种是学生因为他的存在而愉快、开心;第二种是学生因为他的存在而痛苦、拘束;第三种是学生没感觉他的存在。如果学生因你的存在而愉快、开心,那么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学生因你的存在而痛苦、拘束,那么你的教育就已经失败。中医学上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教育中的许多问题和痛苦,都是因为师生不“通”。一般来讲,学生情感生活不能接受你,就不能接受你的教育;学生不喜欢你,也相应不喜欢听你的课。教育的前提——师生心灵的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