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庄诗词中呈现出很多有关酒的器具、品类、名称等文化符号,而且其中所表现的饮态与醉态颇有特色.韦庄赋予了酒特有的精神内涵,酒因韦庄而愈加丰满,韦庄因酒而愈加厚重.韦庄的诗词是韦庄个体生命的昭示,酒文化符号的呈现使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越加鲜明,从中折射出中国古代文人的诗酒关系以及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源流.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酒文化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一支。我国历来也有"无酒不成宴"的说法,酒文化在社会上的产生的影响可见一斑。酒文化是指酒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称。酒文化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酒文化现象。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和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以与酒有关的诗词为切入点,深入研究酒诗中的酒文化。研究表明中国酒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渗透到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3.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酒文化是文明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探究我国的酒文化,要从我国古代文人留下的诗词歌赋中研习揣摩。本文从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所选诗词文中摘录有关描写"酒"及与"酒"有关背景的语句,尝试探究我国古代的酒文化。材料短缺,挂一漏万,探究内容肤浅,但是文化具有共性、大众性,窥一斑而知全豹,从摘录的有限的文句中,大致可以粗线条地显现我国的酒文化。  相似文献   

4.
在历代文人的精神世界里,诗酒相融已经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诗人们以酒为媒介,以诗歌为载体,展现着自我的精神世界。在醉的意识里,他们达到宠辱皆忘,天人合一的境界,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酒文化对中国古典诗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饮酒诗在浩瀚的诗歌丛林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与辛稼轩之饮酒诗词,折射出二人酒“味”、酒“境”的异趣,其背后潜藏着佛道文化与儒教文化的差异,而“闲适”与“载道”,正是“酒境诗心”与“酒情仕心”两种不同心态的深层内因.  相似文献   

6.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至今留下两千多位诗人的五万余首诗歌,大多数诗人与酒产生了不解之缘,唐代诗酒文化达到了千古难及的高峰,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唐代的酒文化精神在唐诗中自然有充分的体现。因此,品读唐朝诗歌不能离开酒,了解唐诗中酒文化的内涵,对于了解唐诗将有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7.
毛翠 《培训与研究》2010,(11):128-129
酒联是中国酒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酒文化在中国历代社会生活中广泛深入地发展,使得酒联相对于其他专题对联来说,更是无所不及,多不胜举.本文探讨意美、音美和形美在酒联翻译中的再现问题.  相似文献   

8.
不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酒的历史都可谓源远流长。中国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帝、夏商时代;而在西方,酒的历史的也可以追溯到古巴比伦和古埃及时代,距今约有8000年的历史了。而酒因其气味浓郁,饮后酣畅舒适之感亦受到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的广泛喜爱。中外文人墨客更是在痛饮之余,书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绝佳酒诗。笔者从酒文化谈起,重点谈论中西方的酒诗文化,旨在通过对中西方酒诗文化的比较,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同时也和读者一起再次感受和品味中国诗词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绽放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盘点中学语文教材尤其是诗词中所蕴涵的丰富的酒文化,足以让我们为历代文人的诗酒情结所感动和陶醉。台湾诗人洛夫曾说:“要是拿了唐诗去压榨,起码还会榨出半斤酒来。”陶潜写《饮酒》诗20首,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李白,新停浊酒杯的诗圣杜甫,把酒问青天的文豪苏轼,沉醉不知归路的才女李清照,他们的人品才情让后人敬仰,他们的诗酒佳句浸润着中学语文教材,形成语文教材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0.
从李白举杯邀明月,到苏轼把盏问青天:从文君当炉卖酒.到贵妃醉酒牡丹花下。诗与酒酝出了泱泱中华独特的文化魅力。因此,酒文化也就一直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诗词创作,中国文学史上也出现了数不清的与酒有关的旷世名篇。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创意】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把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龙腾虎掷的稼轩词单列为四个专题,可见,李杜苏辛四人是唐诗宋词史上四座并峙的高峰,他们都爱诗、爱酒,都是"国家不幸诗家幸"的代表。李白的《将进酒》是苏教版选修课本《唐诗宋词》"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最后一首诗,它既是李白豪放诗风的代表,又很好地阐释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酒文化和儒家文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认为,成就《将进酒》的原动力是孔子早已给中国古代文  相似文献   

12.
阿凡 《初中生》2012,(13):36-37
正没有任何一种饮料有酒对人的影响大。——鲁迅中国是世界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酒文化历史中,多是男性作家与酒结缘并体现特定的酒意象。不同时代的作家借酒抒情有不同的审美倾向。宋人的酒文化内敛而有节制,男性作家少有纵酒放歌之举。在李清照的词中,有关酒意象及醉酒之意相同而又异于同时代男性作家,她从女性独特视角出发赋予酒不同的文化意义,在一定的审美观下,运用或浓或淡的酒味传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4.
酒仙气质与酒神精神——中西方酒文化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酒的历史漫长,随之形成的酒文化也就源远流长。酒就象血液一样,在每个民族文化里流淌。然而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西方酒文化亦显现出不同的特征。总体上看,中国酒文化带有一种酒仙气质,而西方酒文化则富于一种酒神精神。中国酒文化是一种酒仙似的超脱,追求的是一种酒中忘欲的境界,而西方酒文化则是一种酒神似的狂醉,追求的是一种借酒纵欲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自从有了酒,酒文化就出现了,它分为广义和狭义的文化,与浪漫主义诗歌的结合形成的狭义文化是本文关注的焦点,而结合的产物——酒诗有着丰富的含义。酒能使人忘记忧愁,有时却适得其反,透过中西方酒诗中"愁"的不同意义来探讨中西方酒文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酒俗文化是酒文化的重要方面,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梦粱录》作为研究南宋临安文化生活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记载了南宋临安人们生活中酒的信息及酒俗酒风,对于南宋时期临安酒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梦粱录》中的酒食、节庆娱乐、诗酒文化和酒肆等四个方面的分析,探讨《梦粱录》中的南宋临安酒俗文化。  相似文献   

17.
李健 《英语辅导》2010,(1):157-159
中国酒文化是酒酿的诗歌和诗化了的酒,神奇芬芳。本文讨论中西酒诗的异同,通过对比中西酒诗中酒的代称与醉态思维方式和中西诗词风格的不可译性,指出中国酒诗如一瓶醇酒,含蓄内敛,注重人与自然的通灵玄融,寄托忘却生死忧国忧民的感情。而西方酒诗学则宣扬的是一种激情狂放的狂欢精神,在狂歌醉舞中感受生命本我的激情与欢悦,与上帝同在。对诗生成的特殊心灵通道和情感寄托的差异决定了中西诗学各自不同的品格和特质。  相似文献   

18.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渗透的。日本酒文化源远流长,在酒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并形成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谚语而流传至今。这些酒谚语既丰富了酒文化,又折射出了很多与酒相关的习俗、礼仪,甚至人们的生活习性。本文从日本酒谚语的视角出发,着重研究谚语中的日本酒文化。  相似文献   

19.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渗透的。日本酒文化源远流长,在酒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并形成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谚语而流传至今。这些酒谚语既丰富了酒文化,又折射出了很多与酒相关的习俗、礼仪,甚至人们的生活习性。本文从日本酒谚语的视角出发,着重研究谚语中的日本酒文化。  相似文献   

20.
蒙古族酒文化内涵丰富。酒在祭祀中敬畏神灵,在婚礼中传情达意,在节日中娱乐助兴,在盟誓中表达忠诚。在待客中以酒为礼向客致敬,在政治中以酒为礼增进团结。美酒与歌舞相伴,更彰显出蒙古民族酒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酒店美学中发挥酒文化的审美功能、体验功能、经济功能,对旅游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