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上级档案部门的指导下,萧山区积极创新理念,创新方法,运用载体,强力推进.初步建立起了能满足需要的"三农"档案资源体系,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我区的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主要以"三五四四"为主线开展,"三"是三个机遇,"五"是五健全,"四"是四种方法,"四"是四个载体。一、紧抓"三个机遇"不放松,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一是紧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机,积极促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长足发展。二是紧抓创建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之机,有效推动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跨越发展。三是紧抓全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测评之机,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持续发展。我们与区民政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全面推进新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全区镇街档案室档案数字化全覆盖。截至今年6月,全区26个镇、街道办(除新成立的街道外)都建成了数字档案室并通过验收,新建目录数据库和文件数据库分别为50多  相似文献   

4.
石门县是湖南省典型的山区县、省定贫困县,也是农业大县.全县总面积3973平方公里,人口67.9万.近年来,石门县积极探索山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新路子,以"四个突出"推进档案工作"四个提升",全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有效服务了"现代石门、活力石门、生态石门"建设大局.目前,全县25个乡镇(区、场、处)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达到省一级13个、省二级12个,336个村(居、社区)中达省一级8个、省二级86个、市级标准238个.全县乡镇、村级建档率达100%,全县100%乡镇、80%村(居、社区)档案实现数字化管理.2012年9月顺利通过了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验收,成为全省首个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提升新农村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2010年,国家档案局联合民政部、农业部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浙江省积极响应,踊跃参加,首批上报了杭州市萧山区、宁波市鄞州区、德清县、平湖市、绍兴县等5个地区,到今年2月底,宁波市鄞州区、平湖市、德清县已顺利通过全国社  相似文献   

6.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档案工作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加强农村档案工作"两个体系"建设,把所有涉及人的档案作为最有价值的档案,把"所有档案都要为人服务"的理念贯穿始终.通过加快推进"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程",切切实实地为"三农"提供便捷、高效的档案服务.  相似文献   

7.
做好"三农"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是我省各级档案部门多年来坚持不懈努力的目标。为进一步夯实基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2006年初,省档案局印发了《关于开展"浙江省行政村示范档案室"创建活动的通知》(浙档〔2006〕29号),去年已有90个行政村档案室达到第一批"浙江省行政村示范档案室"标准。近日,在全省档案工作服务民生座谈会上,省档案局又命名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永福村档案室等98个行政村档案室为第二批"浙江省行政村示范档案室",并进行了表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温岭市档案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档案局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重服务、抓监管、求创新、促发展、强队伍、保安全"为主线,以服务大局,服务民生为重点,坚持依法治档,推进"两个体系"建设,档案工作领域不断拓展,档案管理不断加强,档案事业全面发展.先后被评为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全省"三农"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第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先进示范县(市).  相似文献   

9.
《浙江档案》2006,(12):58-59
杭州市 日前,在浙江省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上,我市萧山区瓜沥镇航民村、余杭区中泰乡南峰村、富阳市春江街道新建村等10家行政村档案室,被浙江省档案局首批命名为“浙江省行政村示范档案室”。截止年底,全市共有402家行政村达到当地档案目标管理标准,其中萧山区有391个达到区级档案目标管理标准,余杭区有101个通过区级认定,富阳市有8个行政村达到杭州市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10月29日,北京市档案局在昌平区沙河镇召开村级档案室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动员全市各区县档案局(馆)和农村基层档案工作人员积极行动起来,全面深入落实全国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会议精神,进一步拓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新思路,把推进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农村档案资源建设、各项基础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的出发点,扎扎实实抓出新的成效,为北京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1.
2014年6月,郴州市北湖区成功通过了国家“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考评组对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工作的考评验收,国家“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考评验收组指出: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工作保障有力,业务指导深入、创建工作扎实有效,部门积极配合、创建工作整体联动,档案管理有序、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村级档案提升、档案工作服务“三农”,是北湖区创建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成功的可圈可点之处.  相似文献   

12.
彭充 《四川档案》2015,(2):16-17
<正>退耕还林工程档案是一项重要的民生档案。如何围绕中心,服务民生,用创新理念加快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档案工作,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为适应乐山市退耕还林"两个推进"发展战略实施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进一步理清档案工作思路,以档案管理研究和运用为载体,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支撑,着力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档案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用"的新路子、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平湖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大量涉农档案资料随之产生,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嘉兴市档案局的精心指导以及镇(街道)、市有关涉农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平湖市档案局以务实、创新的态度,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傅琦 《中国档案》2008,(2):44-45
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离不开档案和档案工作。萧山区档案局创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手段,率先实施“民生数字档案进村”,取得了初步成效。“民生数字档案进村”是指区档案局整合区档案馆馆藏、镇街和村社区室藏有关民生领域的数字档案资源,通过区数字档案馆的权限配置体系,分配给相应的村和社区,让村、  相似文献   

15.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近年来全省"三农"档案工作情况,交流经验,统一思想,研究部署进一步深化"三农"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根据档案、民政、农业等有关部门制定的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实施办法》的要求,全国各基层区县全面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和“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把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作为实现科学发展、服务“三农”的基础工作来抓,各地立足长远、突出重点,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如何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有效促进新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巩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成果,服务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稳定,亟待各级基层区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研究总结.本文仅就县级档案部门推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7.
档案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特别是2006年全省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召开以来,浙江省各级档案部门根据中央、省委部署和国家档案局有关要求,大力实施“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省已有4693个行政村安装使用了浙江省档案局免费提供的行政村档案管理软件,近两年各县(市、区)档案部门面向农村举办档案信息化培训60余次,培训农村档案信息化5300多人次。各地档案部门因地制宜、创新思路,多形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鄞州区紧紧围绕农村各项中心工作,以创建省级行政村(社区)示范档案室为载体,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积极整合档案资源,探索"三农"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举措,极大地改变了"在农"档案开作面貌.2009年,鄞州区被评为首批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下应街道被评为首批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街道.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省、市档案局的关心指导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鄞州区档案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档案工作"三个体系"建设.创新档案工作机制,拓展档案服务领域,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档案业务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队伍建设,全区档案事业快速发展,档案工作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0.
《浙江档案》2013,(1):5
截止2012年12月下旬,全省"平安浙江"档案安全监管考核、省政府直属单位考核和全省各市档案工作责任制目标执行情况考核全部结束。被授予2012年度全省档案系统推进"平安浙江"建设先进单位称号的是:杭州市萧山区档案局、富阳市档案局、宁波市鄞州区档案局、宁海县档案局、温州市瓯海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