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多年来,大学生体质与健康问题相对于中、小学来说,显得更加严峻,已成为困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突出问题.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融入体育生活化的教育内容,既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次尝试,也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补充.体育生活化与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的研究,是基于贯彻执行"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的逻辑起点,对促进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发展,以及加快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的高校体育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认清高校体育环境的变化,以及体育环境和体育教学与改革间的关系,才能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坚持正确的方向.体育素质教育、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以及大学生体育发展的特点,是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所处的大环境.应根据高校体育环境的变化.提出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长株潭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扮演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和长株潭"两型社会"体育文化的双重角色地位.从长株潭体育一体化发展的需要、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需要三个方面阐述了优化长株潭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必要性.从而提出长株潭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优化途径:长株潭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目标优化、长株潭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课程优化、长株潭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环境优化、长株潭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管理机制优化.  相似文献   

4.
高校特殊体育课程开发实证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是大学体育中的健康弱势群体,大学体育必须关注特殊体育课程的健康发展.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法对河南省高校特殊体育课程开设现状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高校特殊体育教育观念滞后、支持力度薄弱,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不理想.从特殊体育支持系统、课程内容和评价方法等方面提出开发设想,为高校特殊体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湘南学院学报》2018,(2):101-105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蕴含于校园体育环境之中,高校校园体育环境包括现实校园环境和虚拟网络空间环境.在筑牢现实校园环境体育文化建设的同时,抢建虚拟网络空间体育文化,已成为网络时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新举措.高校校园网络空间体育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打破地域界限、进行融会贯通的桥梁,它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社团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和谐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校体育社团的概念、发展研究现状的分析,充分挖掘高校体育社团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构建高校体育社团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谐互动发展途径,旨在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及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是高等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科学管理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高校体育改革、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是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评价判定,它直接作用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从整体上控制、调节着体育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着体育教学活动向预定的目标发展.作为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年轻的分支学科,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的历史并不长,高校教学评价不仅可以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还能了解教师教的情况,并能及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不断完善,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日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将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引向合理.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关系到大学生体育观念、体育能力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文章通过研究、探讨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及现状,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直接关系到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高低.本文阐明了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地位与特点,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任务和手段,并提出了对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以此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高效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与社会体育紧密相连.高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关键环节.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要把体育的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结合起来.高校体育教学应转变传统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拓宽体育教学目标,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教育观,使高校体育教学成为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过程中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性质,认为对高校体育俱乐部性质的划分要在对其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其次,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系,具体讨论了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再次,探讨了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的运行机制,建议采用"非营利性(no-profit)俱乐部制度".最后,探讨了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最终发展目标,认为高校体育俱乐部应该与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相结合,为竞技体育院校化发展模式提供载体.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高校体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多角度研究了高校体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认为:定位的偏差,体育教学观念和方法滞后、大学生体育意识和实践能力普遍较差是高校体育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多元化、社会化、创新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高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含义、结构、功能的分析论述,加深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名词内涵的认识,摆正高校体育的地位.同时,指出构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措施,以及制约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从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概念、体育教学俱乐部与传统体育教学绩效比较、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存在的问题及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发展等4方面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并提出研究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河西学院学报》2017,(5):90-93
高校的校园文化是一个拥有自身特质的文化系统,内涵丰富,文化对人的品格塑造和习惯养成起到积极的影响,而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发挥好高校的体育育人功能,营造良好高校体育文化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分析体育文化的内涵和体育育人的功能入手,阐述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研究分析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就如何将高校的体育教学、体育比赛(社团活动)、体育人文活动和校园体育氛围的营造有机的结合起来,注重校园体育品牌和体育文化运行管理机制的建设,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育人功能为出发点和打造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为目标,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6.
王峰 《甘肃高师学报》2011,16(5):106-108
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祖国未来建设合格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高校校园文化、体育文化两者结合产生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校园体育文化是存在于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体育文化形态,是高校师生接触最为广泛的,也是高校体育工作者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因此,建设健康向上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社会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在结合国内外高校体育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体育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试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方向问题进行论述.结果发现:当代大学生在高校中所学体育知识、技能在工作后竞一筹莫展;体育保健意识薄弱;休闲体育离高校体育教育较远,大学生体育能力发展受限,社会体育运动技能、常识匮乏,高校体育教育发展和社会体育实际人才需求脱节.  相似文献   

18.
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人性化已渗入体育教学思想,体育教学方式及方法更为科学,体育课程设置逐渐丰富.但体育教师素质有待提升、体育教学依旧脱离实际以及体育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滞后等,依然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紧迫性与突出性问题.必须从提高体育教师职业素养、建立健全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和创造人性化教学环境等方面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全面提升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体育教学的思想、理论、教材、教学实践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因此,规范体育教学管理,探索管理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要素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从而为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校校园竞技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广大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活跃校园气氛,培养体育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竞技体育的定义、内涵、特征和功能,指出竞技体育文化仍然是高校体育文化的主流;同时,高校校园竞技体育应根据高校体育和学生的特点,适当减少竞技体育的"竞技"性,增加非正规性竞技体育以提高其娱乐性,对高校深入实施素质和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