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利用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目的是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本文以全国土地利用为例,概述了GIS在土地利用调查的一些应用。重点讲述了由MAPGIS数据向苍穹数据的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给土地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土地的信息化管理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各地建立的土地信息管理系统虽然各式各样,但它们的基本功能是相同.要建立起一个土地信息管理系统,除了关注信息技术本身外,还必须重视一些技术之外的一些因素,如数据的收集等.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推动下“智慧土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土地资源禀赋和人口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压力,导致土地资源高强度、高风险利用等不可持续发展问题,迫切需要土地科技创新,转变土地资源治理模式,提升土地资源治理能力,以及发展以土地资源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智慧土地”。文章探讨了智慧土地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分析了“智慧土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为我国顺利推进“智慧土地”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主要是在对广州市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的建设背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总结和概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从土地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功能特点、发展趋势着手,分析了目前土地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发现现代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网络化、与遥感、GP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集成化、时空数据一体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结合当地地形特点,利用RS、GPS、GIS等高新技术手段,提高土地调查的质量和效率。阐述了3S技术(RS、GPS、GIS)应用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技术流程、关键技术。为3S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主要是在对广州市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的建设背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总结和概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龙开胜  陈利根 《资源科学》2011,33(6):1171-1177
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中国土地违法现象的经济、财政和政策等影响因素,并判断严峻的土地违法形势得到缓解的时间表。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理论预期,然后以1999年-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土地违法的关系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和方式,目前中国总体上仍处于土地违法随经济总量、非农产业比重同方向增长的阶段,但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稳定;土地财政与土地违法现象显著正相关;土地违法治理政策对土地违法案件数量的减少有显著作用,但对违法案件涉及土地面积减少的作用并不显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土地违法现象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还表明,到十二五规划末期,中国严峻的土地违法形势将得到缓解。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避免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强化土地政策的有效执行,是治理土地违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结构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这也就促使土地市场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依据大量的调查数据来看,土地市场的发展,实际上对于土地集约利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土地市场发展对于土地集约利用影响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以期为我国的土地利用完善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南昌市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的基本作业流程。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2015年通过的《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土地退化零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重要具体目标(SDG 15.3)。由于不同地理、气候和土地利用类型条件下土地退化具有不同的表征,土地退化和恢复过程涉及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复杂性,时间和空间尺度的限定性,长期以来缺乏被普遍接受的土地退化评估指标和方法。SDG 15.3的参考基准、进展监测等关键数据,仍处于严重缺乏状态,影响了SDG 15.3的实现进程。地球大数据作为数据密集型科学范式的典型代表,为解决SDG 15.3的数据空缺提供了可能。文章围绕SDG 15.3基准确定和进展监测2个方向,介绍了实现SDG 15.3面临的主要挑战、地球大数据的潜力及已经开展的实践,并展望了地球大数据促进SDG 15.3实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土地利用调查过程中,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数据的质量检查,切实保证了最终数据的一致性,该方法简单易行,节省工作时间,在项目中得到良好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近几十年来,土地覆盖变化检测一直是3S领域一个较为活跃的研究方向,虽然得到过很多成功应用,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从变化检测的五个基本步骤出发总结了变化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对比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变化检测方法。为促进土地覆盖变化检测的深入研究,本文还探讨了变化检测所面临的困难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土地利用调查过程中,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数据的质量检查,切实保证了最终数据的一致性,该方法简单易行,节省工作时间,在项目中得到良好应用。  相似文献   

15.
我们之所以对鄞州区农村土地进行调查工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全面的了解鄞州区土地利用现状,并将土地基础数据准确的记录下来,为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提供依据,真正的满足土地宏观调控、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求。本文先简单回顾了我国的土地调查情况,然后介绍了宁波市鄞州区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工作流程、作业方法及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MDS和模糊逻辑的黄河三角洲土壤质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丰富,但降水与蒸发严重失衡,土壤受盐渍化及污染影响严重。为获取该地区土壤质量现状,本研究选取了多个物理和化学指标,利用最小数据集理论,构建适合于研究区土壤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然后采用模糊逻辑模型对土壤质量现状进行评估,并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了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土壤等级上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经筛选后,黄河三角洲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包括pH、TN、AP、AK、有机质和土壤盐分;评估结果显示在空间上土壤质量内陆高于沿海,以中部黄河与刁口河相交处为最优;土壤质量整体上以中等级为主,其中三级类型占比最大为31.22%,农田、园地、林地等主要分布在三级以上土壤,但有部分在低级土壤上存在,而且优质土壤上也存在较多的闲置土地,土地资源利用存在不合理性,有待进一步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7.
高燕语  钟太洋 《资源科学》2016,38(11):2024-2036
为了研究土地市场发展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有何具体的影响,本文根据中国土地市场的特征构建了两者作用的理论框架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运用中国大陆地区281个地级市和4个直辖市2001-2008年的面板数据,采取聚类稳健标准误差和异方差稳健的豪斯曼检验得到固定效应模型,分别对全国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市进行了回归分析,以揭示土地市场结构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一级市场成交面积的增加和土地有偿使用率的提高能够明显减缓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而一级市场成交总价款的增加却会明显促进城市的扩张,与此同时,一级市场成交均价及二级市场流转面积、成交价款和转让均价对城市扩张的影响尚不显著;②从区域差异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一级市场发育都能明显影响城市扩张的进程,而西部地区土地市场的作用则相对减弱了许多;③从时间变化来看,一级市场成交面积增长对城市扩张的抑制作用随时间呈波动趋势,一级市场成交价款增长对城市扩张的促进作用则呈逐年波动加强的趋势,土地交易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对城市扩张的减缓作用也在逐年减弱。  相似文献   

18.
谢向向  张安录  杨蒙 《资源科学》2016,38(11):2058-2071
近年来,中国各地进行了大量的土地整治工作,但如何合理安排土地整治项目,实现土地整治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数据包络模型,对湖北省85个县(市、区)土地整治绩效的空间差异进行评价,然后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理论测算土地整治生态潜力,并对数量、质量、生态潜力进行聚类,得出综合潜力,最后对土地整治绩效水平分级图与综合潜力分级图进行空间叠加,确定土地整治投入优先序。结果显示:①湖北省土地整治绩效水平相对较高,其中综合效率有效的地区有29个,技术效率有效的地区有36个,规模效率有效的地区有29个,三者均值分别为0.8607,0.8931,0.9600。从空间分布上来看:综合效率均值、技术效率均值均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态势,而规模效率则表现为中间低两头高;②土地整治综合潜力可以划分成五个潜力级别区;③全省可划分成16个土地整治优先投入区、25个次优先投入区、20个一般投入区、24个投入紧缩区,并结合各区域特点,指出未来土地整治的重点方向。研究为确定新一轮土地整治资金投入的方向、提高土地整治资金使用效率,提供基础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宇琼  钟太洋 《资源科学》2016,38(9):1692-1701
改革开放以来,用地审批制度逐步成为中国土地管理的重要制度和手段之一,土地审批制度也历经了多次改革。为分析土地审批制度变化对建设占用耕地的影响,本文梳理了中国土地审批制度的改革历程,选取1995-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审批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对建设占用耕地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全国当年审批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每增加1hm2能够显著引起当年及次年实际耕地被占用面积分别增加0.25hm2和0.36hm2,即当年建设占用耕地1hm2中约有0.25hm2由当年审批用地所致、约有0.36hm2为前一年审批用地所致、约0.4hm2为其他年份审批以及违法占地等所导致;国务院审批土地比重的增加使得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显著减少,国务院审批面积比重每增加1%约能减少耕地占用面积2351hm2;1999-2005年审批权限上收期比2006-2013年审批权限调整下放期在耕地保护的作用更为显著。建设用地审批权限的上收减缓了建设占用耕地速度,但后期的审批权限调整下放并未显著影响建设占用耕地。  相似文献   

20.
家庭养老功能异质视角下社会养老与土地养老的互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哲毅  宁可 《资源科学》2021,43(10):2003-2012
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引发了包括养老、土地资源配置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亟需引起关注。本文系统研究了家庭养老功能异质视角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与土地养老的互动机制,及对60岁及以上农户家庭土地转出决策的影响。在理论分析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4期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工具变量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①社会养老提供的养老金可以提高农户消费预算,降低农业劳动供给强度,替代土地养老,特别是在家庭养老缺少经济支持功能的情况下;②在家庭养老提供经济支持功能时,社会养老的作用表现出明显差异,对于家庭养老缺少生活照料功能的农户,社会养老难以替代土地养老;③对于家庭养老功能健全的农户,社会养老通过降低农业劳动强度、减少非农就业参与率,替代土地养老。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注重发挥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联动机制,给予不同家庭差异化的政策安排,将更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