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学校安排我担任七年级的体育课,由于天气原因,我们学校一般在冬季上跳绳课的较多,再加上跳绳已被列入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而事情也就发生在一节跳绳课上。  相似文献   

2.
<正>一、案例背景跳绳是小学生锻炼身体的重要内容。小学生通过参加跳绳项目的锻炼,可以增强腕部、上下肢、腰腹肌等部位的力量,发展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提高跳绳能力;培养刻苦锻炼、遵守纪律的良好品质。本案例中的跳绳课是一个评价方式创新尝试的教学案例。二、案例描述跳绳因为具有较强的竞争性、挑战性,深受学生们的喜欢。起初为了记录方便,每次课笔者都将学生们分组跳绳比赛的结果用一个小黑板呈现出来,久而久之,笔者发  相似文献   

3.
那天上午第三节是四(1)班的体育课,这个单元我们的上课内容是跳绳,本节课是第四课时"自由跳花绳"。课上我将学生按性别和技能状况分成了四个组。活动前,我先让几个跳绳较好的同学表演了几个花样跳绳,又出示了几张跳花绳的图片,然后鼓励同学们说:"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跳绳,可以单人跳,也可以双人跳,还可以多人合作跳,看  相似文献   

4.
张炳川 《少年体育训练》2013,(3):102-102,113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喜欢学习"新鲜"的教学内容,部分学生对小学接触过的跳绳内容不是很有"激情",如何让学生爱上跳绳学会不同的花样跳绳是教师面临的问题,"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上好跳绳的第一次课很关键笔者通过尝试,寻找适合七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快速掌握跳绳技术,同时又发展了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陈忠 《体育教学》2008,(1):56-56
在长绳中跳绳看起来简单,但是实际练习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现将我在课中实践和探索出的教学方法介绍给一家。绳中绳的跳法关键是摇跳绳者之间的默契配合。对于初学者来说,直接由移动中进入到长绳中跳绳中绳难度系数比较大。为此,我对绳中绳的跳法采取先原地跳绳中绳后移动中跳绳中绳,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体验跳绳中绳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正>一、徒手模仿跳练习在每节跳绳课的准备活动中,根据跳绳的动作特点,可有针对性地选做跳绳动作的模仿跳进行诱导;此外,还可以进行原地或移动的单脚跳、单脚交换跳和双脚跳的诱导  相似文献   

7.
本节课为新授课,是三级跳远单元的第一次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通过对多种跳绳方法进行探究,对三种跳绳方法进行迁移,使学生体悟怎样将三种跳法有效串联?通过探究和体悟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在今年全区优质课评比中,笔者讲授的是三年级(水平二)《原地交换脚跳绳》一课。在完成了徒手交换脚跳示范讲解练习后,学生们开始自由尝试进行跳绳学习,笔者进行巡回指导,帮助释难答疑。然而,这时有几个学生却没有练习原地交换脚跳绳,而是采用了并脚跳的方法在练习跳绳。  相似文献   

9.
<正>跳绳在我国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唐、宋、明、清各朝代都有记载。鲍维湘在他的《跳绳》专著中称跳绳为"国技"。写到:"把跳绳与舞蹈结合为之绳舞,与体操揉合为之绳操,付入武术变为绳拳,汇入杂技成为绳技"。节律跳绳给跳绳的学生施加以外部的1个节律,通过控制节律的快慢练习跳绳。一、利用固定节律在一分钟跳绳练习课上,固定一定的节律,让学生跟上设定的节律,不能快也不能慢。低、中节律(80100次/分钟)适合低年级学生,高节律  相似文献   

10.
学校新进了一批弹力很好的长跳绳,除了解决跳绳课器材短缺之外,我还发现了在身体素质练习中的一些新用途,并取得了理想而实在的效果.现总结出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1.
学校新进了一批弹力很好的长跳绳,除了解决跳绳课器材短缺之外,我还发现了在身体素质练习中的一些新用途,并取得了理想而实在的效果。现总结出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2.
<正>学生作为受教育对象,彼此之间存在身体素质、心理适应等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学生A是个很特别的孩子,上课的时候总发呆且远远地躲在一边。这是一节校本课——花样跳绳课,学生A还是一如既往地站在操场最边上看着其他学生跳,好像在欣赏一场大戏。"为什么不跳一下试试呢?其实花样跳绳很好玩的,你看同学们玩得都很开心。"我对学生A说。她看着我不说话,望着学生们跳绳发起呆来。  相似文献   

13.
<正>在这学期的校本研讨课中,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开设一节公开课,我的最初设想是冬天快到了,选择跳绳作为学生学习内容比较好,跳绳运动特别适宜在气温较低的季节作  相似文献   

14.
于莹莹 《新体育》2024,(8):74-76
新课标的课程理念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应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坚持课内外有机结合,让学生逐渐养成“校内锻炼1小时、校外锻炼1小时”的习惯。本案例利用坐标轴记录学生跳绳个数,制定出学生跳绳成绩时间记录表,利用周记录曲线和学期记录曲线,有效对学生的课后跳绳练习进行横向与纵向评价,实现跳绳运动的过程性评价,提升学生体能素质,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练,培养学生坚持不懈、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5.
我对跳绳的喜爱,还得从十年前一次难忘的公开课谈起。那是一节集我校体育教师之智慧,融我校体育特色之精华的课。在那节课上,许多听课教师被学生精彩的跳双绳技巧所吸引,被学生的成功表现所感染,他们亲身感受到了绳子由头上回转于足下,且转且跃,似绳飞舞的景象。现场的教师有的在场地边模仿学生的摇绳动作,有的则干脆替代学生摇动双绳,还有的教师则加入了跳跃者的行列尝试向绳中跳跃。此种情景,在我所观摩的课中,还从未看到,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跳绳的魅力。从此,我对跳绳的研究拉开了序幕。我的生活和感受也与绳子连在了一起,我把许多时间用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了解花样跳绳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以学校花样跳绳选项课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花样跳绳选项课程的学生,进行为期16周的花样跳绳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体能方面的部分指标进行教学前后的实验对比研究。通过对实验前后所采集数据的比较得出:进行花样跳绳练习后学生的身体形态(体重、腰围和臀围)发生了变化,P>0.05,变化不大;学生的肺活量实验后为(2968.18±755.991)ml,实验前为(2736.36±620.237)ml,实验前后数据对比P<0.05,肺活量变化明显;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实验后为(1.826±0.3390)m,实验前为(1.742±0.3596)m,实验前后数据对比P<0.05,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一、案例呈现 (一)授课对象:小学六年级50人 (二)教授内容:花样跳绳——双人转身跳(第一次课,下同) (三)教材分析 花样跳绳——双人转身跳是小学高年级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双人跳绳"由两人摇绳,一人跳"基础上开展的,是双人花样跳的基础技术,在此技术上发展有"车轮转身跳" "车轮换位跳"以及系列组合跳;花样跳绳——双人转身跳,动作不复杂,但是示范较困难,无论是师生合作示范,还是生生合作示范均不易到位,因此尽量采用视频辅助示范,通过观察——模仿——练习达到掌握双人转身跳;花样跳绳——双人转身跳能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促进上下肢协调性,提高学生在合作练习中与同伴沟通、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湖北体育科技》2020,(4):331-335
目的测试不同速正向单摇跳绳支撑期动力学及运动学参数,分析地面反作用力特征与下肢关节角度变化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10名专业跳绳运动员进行慢速、中速、快速的连续跳绳测试。采集动作过程中支撑期垂直地面反作用力(VGRF)值,计算运动中下肢动力学参数,同步采集动作中的运动学参数。结果中速跳绳支撑期VGRF值、爆发力、落地阶段膝关节角度均显著大于慢速跳绳和快速跳绳(p<0.05);快速跳绳下肢关节活动范围均小于慢速跳绳和中速跳绳(p<0.05);慢、中、快速跳绳运动腿刚度由小到大为中速跳绳<慢速跳绳<快速跳绳。结论快速跳绳可以作为专项练习的辅助手段发展踝关节力量;快速跳绳可以锻炼膝关节和髋关节稳定性。中速跳绳可以练习踝关节、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爆发力且出现损伤的风险小。  相似文献   

19.
徐丽 《体育教学》2024,(3):17-20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课内外有机结合,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课程理念。本文基于此理念围绕跳绳项目展开融合性教学资源开发。在课内,通过编制校本学材、重构教学策略;在课外,通过录制“双视频”、组建“三师资”、巧设“四场地”、创生“五评价”的实践策略,让学生在“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的“跳绳+X”课程教学新模式中,掌握多种跳绳技能,并能运用所学技能增强身体素质和提升思想品质。  相似文献   

20.
对体育课改"盲点"与"误区"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曾经在省级课改展示课上见到这样一节实用又实在的体育课:教师在面积并不大的同心圆周上进行蹲踞式起跑的动作传授,充分利用跳绳,让学生既体验了当冠军终点冲刺的成功滋味,又借助于绳控制高度,学会起跑,最后还通过跳绳进行了学生间多种多样的合作练习。结果仅仅因为教材是即将被“赶出校园”的竞技体育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