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地球表层系统的研究进展迅速,高校地理教学要适应时代要求,有必要关注表达新的研究成果(即本文提到的“地理新闻信息”)的一些信息传播媒体,诸如互联网、电视、报刊杂志等,以便补充地理课堂中的不足。因此,探讨高校“地理新闻”创新教学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实施途径,有重要的实践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前科协主席钱学森先生提倡发展“地理科学”和“地球表层系统科学”,对地理学和地理学家提出了很高的期望。如何发展地理科学,如何构建地球表层系统科学,引起了众多地理学家的思考与探索。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思考,认为理解与构建地球表层系统的关键是圈层的相互作用。如果不能从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去研究地球表层,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结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以人类居住的地球表层为研究对象。而中学地理教学则是向学生讲授地球表层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有关知识,包括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景观等地理感性知识和地理特征、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等理性知识,兼有文、理科知识特性。传统地理教学形式和手段在传授这些知识时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被广泛地应用于地理教学中,计算机教学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等为中学地理教学展开了一片新天地。一、促进教育思想更新…  相似文献   

4.
从三个方面(空间结构、层次结构、时间进化)对地球表层系统进行了综合分析,特别提出:①地球表层最好区分为外表层、中表层、内表层,以避免一些诸如“地学”、“地球科学”、“地理科学”、“地球表层学”等在概念上的混淆,有助于学科的发展.②地球表层的非线性进化过程“全球可持续发展”对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上的要求.提出自然地理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应该协同进化,“可持续发展”可作为地球表层系统进化的最终目标和功能上的最佳体现.③从复合圈层入手,进行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究,是对地球表层系统研究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师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象、声音、视频等,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的一项技术。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作用的科学。地球表层中的人地关系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地理教学新模式提供了实施的条件。在常规教学实践中,如能合理、巧妙地使用投影,便能起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并且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地理空间要素发展学生空间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间形状和空间大小是地理空间要素的基本内容。联系空间形状进行教学,对于增强学生对空间形状的敏锐性,促进空间观察、空间分析综合、空间想象等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结合空间大小进行教学,对于向学生渗透"改变分析的空间尺度"认识地球表层、按空间"大小"总结地理有序性规律的思想方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空间系统的科学,高中地理教学的研究对象更为宽广,兼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这决定了我们的教学要具有开放性与实践性,这样才能全面而客观地展现教学内容,将抽象深奥的地理知识寓于直观事物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如此教学才能突出地理学科的教学特点,激起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在主体探究中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真正实现地理有效教学。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先进  相似文献   

8.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之家”——地球表层空间系统的科学,在新课程中地球表层中的人地关系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地理学作为人与自然互动的一门科学,决定了地理教学是立体的、多层面的,必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因此我们原来沿用的“纸上谈兵”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实践是高校新闻专业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高校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学院式"教育方式、教师自身缺乏实践、教学管理不善、活动不够务实、没有媒体资源保障和资金设备短缺等问题.解决的对策有:改变传统办学思想,培养"双师型"教师,制定实践教学监控体系,教学活动分清主次,拓展新闻实践基地,加大实践教学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0.
申瑛庭 《学周刊C版》2014,(11):193-193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空间系统的科学,高中地理教学的研究对象更为宽广,兼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这决定了我们的教学要具有开放性与实践性,这样才能全面而客观地展现教学内容,将抽象深奥的地理知识寓于直观事物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如此教学才能突出地理学科的教学特点,激起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在主体探究中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真正实现地理有效教学.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地理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方法的变革与教学结构的优化,使得教学更具趣味性、动态性与直观性,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得学生以主体身份来展开快乐而主动的探究,在探究中促进学生地理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了高中地理教学的全面改革,推动了地理教学的现代化进程,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具体运用浅谈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探讨地理位置和地表状况等对近地层日最高、最低气温在一天中出现时间的影响,旨在教科书的基础上更为详尽地揭示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在地表面上有规律的日变化引起的,同时也受经度、季节、地形、下垫面性质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日最高、最低气温的出现时间是山顶早于山谷,高原早于平川,陆地早于海洋,裸地早于森林,城市早于乡村,在东区,经度越大,出现时间越早;在西区,经度越大,出现时间越迟,而且东区早于西区.但是,气温的这种周期性的日变化规律,有时也会因为雷雨天气或强冷空气等特殊天气的影响而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固体渗剂包埋渗法对Ti-6Al-4V钛合金进行硼-稀土共渗处理,并利用超声振动空蚀机研究分析试样在去离子水中的空蚀性能。结果表明,硼-稀土共渗在Ti-6Al-4V合金表面获得均匀致密的表面渗层。表面渗层具有很高的显微硬度,与基体冶金结合,其主要由TiB2、TiB化合物层和B原子固溶于α-Ti的扩散层构成。稀土元素La的添加,提高渗硼效率,使试样表面渗层厚度增加,显微硬度显著提高,材料的抗空蚀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地面线路运营对下穿盾构隧道结构的影响规律,基于相似比理论建立室内大型试验模型,模拟上部列车荷载作用下土层及其内部盾构隧道结构的受力变形过程,总结变形规律。结果表明,模型试验能够较好地反映外部荷载影响下土层以及内部盾构隧道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性;地表列车荷载在土层传递过程中,同一层面上沿地面线路方向的土压力大于两侧土压力,远离线路的地层受列车荷载影响相对较小,同一竖向截面土压力变化量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即外部荷载对浅层土的影响明显大于深层土;盾构隧道在地表列车行驶过程中,环向出现背车面受拉迎车面受压的受力特性,呈斜向压扁,纵向应变从中间交叉点向盾构隧道两侧逐渐减小,呈下凹压弯;盾构隧道埋深越小,受地表荷载影响越显著,增大一倍埋深对应纵向应变最大值减小约44.5%。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末以来,以地球系统为代表的新的地学思维观与认知方法论和以数字地球为代表的地学新技术迅速改变了地球科学的内涵与外延,并对地学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地球科学作为大科学研究的舞台愈加宽阔,地质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都理工大学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准确把握地球科学的发展与演变,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了高等地质教育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与遥感及对地观测技术、数字地球及地球系统科学等相关研究领域关系密切。其研究目标是探索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相互作用及其变化。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主要研究内容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因子、土地可持续管理模式以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机理等。目前。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从而推动了全球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刘顺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1):118-123
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来看,格属于语义平面。它存在于句模结构中,指名词性成分跟动词组成句模结构时所担当的语义角色,格关系不因表层句法结构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格是一个有层级的系统,格的类别主要由不同类别的动词规定。  相似文献   

17.
HQ-01酸化缓蚀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HQ-01酸化缓蚀剂的合成方法,缓蚀性能及其作用原理。采用工业喹啉、氯化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甲醇为原料合成HQ-01。通过室内动静态挂片试验,结果表明,它的缓蚀性能较好,腐蚀速率均在2级以下,而且在水中和酸中均匀分散,无液液分层、液固分层现象,和其他酸液配伍性好,不会对地层造成堵塞。它的作用机理主要是由于抑制了腐蚀电化学的阳极、阴极过程,而在金属表面形成了多分子的吸附层保护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J. Srinivasan 《Resonance》2008,13(12):1146-1155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earth is controlled by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absorbed solar radiation and the emitted infrared radiation. During the past 150 years the amount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earth’s atmosphere has increased from 280 parts per million to more than 380 parts per million on account of burning of fossil fuels. The higher absorpt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by the atmosphere (on account of higher carbon dioxide) has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earth. The burning of fossil fuels has also caused an increase in sulphate and soot aerosols in the atmosphere. Both these aerosols reduce the solar radiation incident at the earth surface. Hence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has cooled on account of increase in aerosols. The sulphate aerosols have also cooled the atmosphere but the soot aerosols, which absorb solar radiation, have heated the atmosphere. The net impact of increase in carbon dioxide and aerosols has been an increase in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earth by 0.7 degrees centigrade in the past 100 years. J Srinivasan is a Professor at the Centre for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 at 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Bangalore. He was a lead author in the second and fourth reports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相似文献   

19.
结合科研实践活动,探讨了尾矿固化中的技术经济问题,提出了工艺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和方案。实践证明,应用沙土固化新技术,改变传统的采矿方法,能够解决采掘企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问题,减少和消除地表崩落和塌陷现象。  相似文献   

20.
传统地球科学正在加快向地球系统科学转变,这个趋势必将推动传统地质教育向地球系统科学教育转变。地球系统科学所具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广度和深度、多样性和动态性决定了地球系统科学教育必须建构整体系统的知识体系,优化设计教育教学过程,突出强调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