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作为英语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结构,中动结构的典型的构式成分为主语、谓语和附加语,即NP+V+ADV。本文对中动结构进行了界定并分析其构式特征,指出其主语、谓语和附加语的性质特点,有助于认识理解该结构。  相似文献   

2.
汉语中的动构式到底有怎样的句法表现?这个问题学界尚未有定论。本文对汉语中的动构式进行界定。通过和英语中动构式的比较,发现汉语中的"NP+V起来+AP"和英语中动构式在句法和语义上有众多共同点,又通过与汉语主动构式、被动构式、话题句的比较,得出"NP+V起来+AP"结构就是汉语中动构式,并指出"NP+V起来+AP"有内部分化,不是所有符合的句子都是中动句。  相似文献   

3.
英语中动构式作为一种介于主动构式与被动构式之间的语法现象,是近年来语言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的研究多侧重于从宏观概念角度分析原型中动,造成相关研究的笼统化和片面性.借助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构建原型中动整合模型,有利于对非原型英语中动构式的生成机制进行微观、动态的解读,使英语中动构式得到较全面的阐述:英语中动主要是由其相应的主动概念和被动概念整合生成,而个别种类的非原型英语中动(中动词后无修饰成分)生成的解读是由主动概念,被动概念及语境三方面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词汇语用的角度,对英语中动构式进行新的探讨,得出结论:英语中动构式在形成过程中存在语义修正的现象.中动词原有的动作意义与中动构式的状态意义所构成的语义冲突是该现象发生的语义环境,中动词与使役动词之间存在的关联是其触发因素,转喻迁移是实现语义修正的途径.中动构式的语用功能是引导话语参加者.  相似文献   

5.
桂红梅 《考试周刊》2015,(1):105-106
本文在Goldberg构式语法基本理论框架的指引下,研究了英语双及物构块式(VN1N2 construction)中构式义与动词义的关系,揭示了VN1N2结构中构式义和动词义互相影响、互相制约,通过整合共同构成句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特殊的跨语言现象,中动构式存在于世界上许多语言中。在该构式中,被动的参与者充当主语,而谓语动词却是主动形式。基于构式语法理论以及中动构式的界定标准,通过观察大量真实语料,发现汉语中也存在中动构式。中动语义具有跨语言的特征,并且能在汉语结构中得到实现,其中"V-起来-AP"构式是典型汉语中动构式。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证实了"V-起来-AP"构式的中动地位,并对该构式中动词和修饰语的类型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深化汉语中动构式的界定。  相似文献   

7.
中动结构作为英语语态的一个特例,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学者们在中动结构的归类和特性等方面已经达成一些共识,而对于该结构的形成原因则是众说纷纭.不同的语言学家依据不同的语言学理论,采取了不同的语言学研究策略,对于中动结构的生成规则、构成原因、语义和语用基础等方面都做了有益的探讨.本文则试图采用Goldberg构式语法理论,尝试在该语言学框架内探讨中动结构的构式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构式语法和中动构式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非英语专业一至四年级本科生的英语写作为语料,分析学习者在不同学习阶段中对何种动词、主语以及副词能用于中动构式所做的判断情况,以及该特征和汉语迁移的相关性。并基于研究结果得出关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代倩文 《海外英语》2016,(15):195-196
英语动结构式的句法结构为[SUB V(OBJ)XP],其中X=adjective/preposition/noun,其意义为"X致使Y变成Z"。不少学者和语言学家致力于从句法、语义、语用、构式等视角对其进行阐释,构式搭配研究分析法作为一个研究构式的新视角。本研究以COCA语料库为数据来源,采取定量语料库的方法,以构式搭配为切入点,选取结果补语中最经常出现的形容词dead为例,对动结构式中V槽位中的动词与构式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借鉴构式语法理论对“数+量+动”结构进行分析。在典型构式“数+量+名”的基础上形成的“数+量+x”构式,其构式义有三项内容,即1、“数+量”对“X”进行计量;2、构式整体上是名词性的。且这种名词性不随其内部成分的变化而变化;3、X位置上的词语在该构式的层面上表现为名词性。而在语义层面上这个位置上的词语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形容词等。因此,“数+量+动”作为非典型构式,是典型构式“数+量+名”的继承和引申,其“动词”及整个结构的名词性是“数+量+X”这一构式赋予的,是一定认知机制制导下构式压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从中动构式以及中动词两方面对中动构式中施事论元在句法层面的隐含以及保留寻求理据。本文认为,非施事论元,即谓语动词语法主语的内在属性对英语中动构式中,施事论元的句法隐含以及显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压制作用,同时,中动词也对施事论元的句法隐含和显现起到压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从中动构式以及中动词两方面对中动构式中施事论元在句法层面的隐含以及保留寻求理据。本文认为,非施事论元,即谓语动词语法主语的内在属性对英语中动构式中,施事论元的句法隐含以及显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压制作用,同时,中动词也对施事论元的句法隐含和显现起到压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动研究得到了不少学者的关注,不过这也是一个充满争议、有待深入的研究。该文试图运用认知语义学的体认观、构式语法理论和隐喻理论来探讨英语中动态的构式问题和英语中动词的及物性问题以期深化我们对中动的认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从结构和认知的角度剖析了现代汉语中“吃+NP”类表达模式,认为该类表达为结构构式,其内部存在构式压制现象,主要表现为题元角色的抑制或凸显。本文试以“吃食堂/食堂吃”为例,主要依据“语义相容原则”,在动结构式、“把”字句构式与成分嵌入句构式中观察几种不同的构式压制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中动研究得到了不少学者的关注,不过这也是一个充满争议、有待深入的研究。该文试图运用认知语义学的体认观、构式语法理论和隐喻理论来探讨英语中动态的构式问题和英语中动词的及物性问题以期深化我们对中动的认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英语典型动结式和非典型动结式构成了英语动结式这一庞大的家族,诸多学者讨论动结式定义、分类、语义特征有混淆,循环论证之嫌。鉴于此,对一特定类别—英语典型动结式分析讨论很有必要。基于构式语法,从形式和意义上界定英语典型动结式,讨论与其相关的八条语义特征。其次对动词特点的分析表明,只有三价动词、含显性致使义、不含结果义动词、有界动词和动态动词能进入这一结构,以期对之后动结式的研究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7.
徐莹 《海外英语》2014,(16):269-270
传统研究认为,在英语中"NVA"是典型的中动结构,即N为动作的受事者,动词V与程度副词A构成修饰关系,表明N的属性。根据Lekakou(2002)对中动结构核心元素的解释,英语中的"N+be+adj.+to do"结构从语义学角度属于中动结构。通过从语义学和句法结构角度对中动结构的构式意义进行分析,解析"N+be+adj.+to do"与该结构的相同之处,阐述两者的语义界定。  相似文献   

18.
"V破"动结式是现代汉语中一个比较典型的动结式,但其研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现有成果主要散见于图式性动结式的研究之中,注重探讨"破"的句法地位、语义指向以及"V破"的论元结构和配价问题,缺乏对其作为构式的形式和语义特征的考察。本文结合构式语法有关理论,分析"V破"动结式的句法语义特征,据此建立其构式层级图,以管窥现代汉语动结式的构式属性及其构式层级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首先考察了英语中动句"NP V ADV"句法结构的语义特征,接着运用"激进构块语法"理论研究了英语中动构块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的象征关系.  相似文献   

20.
英语非限定动词构式的基础表达是述谓结构;该构式体现了语义自治。非限定动词构式的本质是句子中的从属性,这种从属性不破坏述谓结构的完整性;该构式的时段体现了与主述谓结构的关系,其语态体现了述谓结构中与谓词相关的论元之间的句法呈现竞争。没有语义结构的映射,非限定动词构式只会是一堆杂乱无章毫无意义的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