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商定于2014年上半年联合主办以"构建中国特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学科体系与基本问题"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研究生教育学术论坛。现面向全国征文,征文要求如下:征文主题:构建中国特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学科体系与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教育学是"十二五"湖北省级重点学科。该学科下设教育学原理、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育五个二级学科。教育学学科团队已形成稳定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团队现有成员75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5人,15人具有博士学  相似文献   

3.
<正>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坐落在美丽的瘦西湖畔,学院现设有教育学(心理教育方向)、小学教育2个本科专业,拥有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经济与管理、应用心理学4个硕士学位点,教育硕士1个专业学位点。目前,在校本科生267人,硕士研究生79人,专业学位研究生277人,成人教育学历学生532人。  相似文献   

4.
关于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提高研究生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人教育学有着自身的特点、规律、学科体系、教学理论、资源配置理论,但是成人教育学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只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性教育是当前亟待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应该通过实践性教育提高理论研究水平。要把握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方向,使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成为培养学生认识社会和服务社会的阵地。  相似文献   

5.
2019年4月12日,第三届全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高端论坛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围绕研究生教育的基本问题研究及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等主题展开讨论。与会专家认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明确研究生教育的地位与作用,牢记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在于育人,深入探索研究生教育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方向和路径;要继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着力推动研究生教育迈向新台阶,努力促进我国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转变。  相似文献   

6.
谢友同  施海涛 《江苏教育》2007,(3):F0003-F0003
谢友同,又名刘德祥,1955年生,现就职于苏州高级工业学校。全国教育工作箸协会会员,江苏省教育学会会员。美术作品获第28届世界遗产大全书画大赛金奖,论文获首届全国教师论文大赛一等奖, 全国教育创新成果银奖。  相似文献   

7.
范国睿     
<正>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曾任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等职。长期从事教育学原理、教育政策、学校变革与发展等研究。现兼任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政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等职。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七届高校优秀教师奖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职业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及特征、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作了粗浅的探讨,最后对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创新研究生教育观、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及规格、重组课程与教学体系、创新培养方式与途径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9.
分化与综合是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教育学科的发展同样遵循着这一规律.从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形成为始,到对教育学科学化的追求,再到单数、复数形式的教育科学的出现,最终又以教育学的整合为终.教育技术肇始于社会教育,再融入学校教育,然后从教学论(教育学)中分化、独立出来并逐步发展壮大,近年来又呈现出与教学论不断交叉融合的趋势.遵循学科分化与综合的规律,教育学门类下可以增设教育管理学与教育技术学两个一级学科.其中教育管理学是从隶属于管理学科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而来,教育技术学是由原来隶属于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升级而来.原来"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中的课程论独立成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教学论重新分化为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与方法,教学原理部分与教育技术融合形成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学原则、方法与学科教学融合到教育技术学,形成学科教育技术.升为一级学科后的教育技术学仍姓"教".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一个由众多教育学科组成的教育学学科群(即教育学体系)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和流行,大教育和大教育学的出现和发展已成历史发展的必然。教育学和教育科学二者其实是同义语、同义词,指的是同一事物。在教育学体系中,旨在研究教育规律、原理和方法的学科,不应称之为"教育学",而应称之为"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在教育学体系中居...  相似文献   

11.
风采     
邱柏生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20世纪80年代中期最早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科研和编写专业课教材的人员之一。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政治文化、政治心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多年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方面积极探究新问题、注意变换新研究  相似文献   

12.
2019年10月9日,第二届研究生教育学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双一流”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博士生教育、研究生教育评价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通过本次会议,与会代表对“双一流”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21世纪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博士生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研究生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有利于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世界范围内研究生教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动态培养”: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新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态培养”是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的积极回应,它通过构建“多元互动”的教学体系,揭示出当代研究生教育动态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在阐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知行互动、学科互动和学研互动等概念的过程中,折射出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4.
伦理者,人与人(或事、物)之间的道德准则也。对人(或事、物)做好了该做的,就是尽到了伦理责任,反之,就是没有尽到伦理责任。引言之,教育学研究如果是努力把该做的研究做好,就是尽到了其伦理责任,否则就是没有尽到其伦理责任。众所周知,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教学规律的一门科学。这就很清楚地指明了教育学研究该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形成关于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也就是说,一个"教育学"研究,如果揭示了至少一个教育教学规律或其运用逻辑,即通过大量或典型的教育事实(包括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研究生教育研究成果有了较为丰厚的积累。然而,以研究生教育研究作为学术基础的研究生教育学却发展迟缓。系统梳理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成果、积极创设研究生教育学的外显环境、持续促生研究生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不断强化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元研究,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研究生教育学可持续发展的四项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陈信泰先生是建国初期第一届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他也是提出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长期耕耘在教育理论界,培养了众多研究生,对教育基本理论问题也做过深度思考,如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主体性、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等问题都有自己的论述。尽管他对有些问题的看法不那么妥当,但至今仍有强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学科研究生在加强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育实践的问题,这是提高自身研究能力的需要。以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内涵及主要作用为切入点,教育学科研究生创新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旨在加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4):F0002-F0002
朱家安,男,广西玉林市人,1963年7月生。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现任广西教育学院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广西教育学会代秘书长、基础教育杂志社社长。是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广西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广西大学兼职教授(硕导)、广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导)、广西Ⅱ币范学院兼职教授(硕导)。广西高教学会现代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德育原理、教育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专著《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007年4月获广西教育厅广西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论文《和谐社会与德育功能》2008年12月获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广西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和谐社会的德育生态一合理性与有效性的统一》2010年12月获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学科简介教育学科是青海师范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是青海省重点学科。2000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获"教育学原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开始招生;2005年获批"课程与教学论"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生;2011年获批教育学一级硕士学位授  相似文献   

20.
马亚鹏 《师道》2015,(2):41-42
乔际平先生生前是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中国物理学科教学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乔际平先生自"文革"结束后,三十年如一日致力于物理教育研究工作,尤其是建构了符合物理学科特点的物理教育学体系。《物理教育学》、《物理学科教育学》、《物理教育心理学》等著作集中体现了乔际平先生的教育思想。据笔者考证,乔际平先生和续佩君教授合著的《物理教育学》一书是我国最早的以物理教育学为书名的专著。乔际平先生系统考查了我国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