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首届初等数学研究学术交流会,于1991年8月15—18日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28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列席代表和特邀代表共160余人.吴大任教授、梅向明教授、侯国荣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并讲了话.会议本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双百方针,坚持在学术上一律平等,认真交流初等数学研究的成果和经验,促进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开得团结、民主、扎实、俭朴,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及治理中,教授治学是重要的举措和内容。高职教育的学术属性主要体现在专业建设及职业化教育里,使高职院校教授治学的内涵及要求与专业建设和专业教育的学术活动密切相关。推进高职院校教授治学,学术组织和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基础,教师个体治学与团队治学的素质、能力和绩效是关键,将"学术的事交给教授做"是手段,学术民主和学术自治是目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1月13日至17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到会正式代表46名,特邀代表18名。大会共收到论文57篇。此次学术讨论会的主题是:贯彻“三个面向”、发展学生智能。会议开幕式由学会副理事长沈起炜教授主持。上海教育学院院长、上海教育学会秘书长张家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陈崇武讲了话。特级教师包启昌传达了全国教育学会学术讨论会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苏寿桐、西南师范学院陈相武介绍了访日学术交流情况。这次学术讨论会的具体议题是:  相似文献   

4.
2017年4月23日上午,“讲中国故事:学校在变革中发展”暨《中国学校研究》中英文图书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召开.该书是由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领衔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是第十六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的唯一主题图书,该书以理性、客观、全景式的手法向世界描绘了一幅真实的中国学校图景,是中国教育走出去、中国学术走出去的重要典范.此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举办,参加会议的主要人员包括: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张大良司长、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黄伟副司长、高等教育出版社韩筠副总编辑、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袁振国教授、赫尔辛基大学教师教育系Fred Dervin教授、中国教育报刊社刘华蓉编审,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王英杰教授、马健生教授、张东娇教授、高益民教授和David Turner教授、北京第十八中学管杰校长、安徽省合肥市葛大店小学王军校长和成都市金堂县杨柳慈济小学周礼芳校长.大家高度评价了《中国学校研究》一书的学术价值,并就如何开展中国学校研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涂皓 《教育》2013,(17):24
《教育》旬刊:现行的教授评价机制不足之处在哪儿?胡娟:忽视了对教授教学水平的考察。教学水平是教授学术水平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的学术水平中应有教学水平的内涵。教学水平不应该被排除在学术水平之外。教学支撑着学术,没有教学的支撑,学术发展将难以为继。教授的学术水平如果离开了教学水平这一重要支撑,也就无所谓学术水平。《教育》旬刊:这些问题会带来哪些  相似文献   

6.
美国教育的精髓是学术自由风气。美国一流大学的学术自由理念主要体现在大学自治、教授治校、学习自由和教授终身教职制度四个方面。中国高等教育需要反思如何在大学里形成学术自由之风气,让教育本质回归校园。  相似文献   

7.
武汉新世纪文学教育研究所是一个专门从事文学教育研究的学术机构,拥有一大批著名的文学教育顾问,如南京大学的丁帆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王一川教授、上海大学的王晓明教授、福建师范大  相似文献   

8.
提升大学教育质量是当前引起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要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授治学。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教授治学的现状,并阐述了新时期教授治学对提升大学教育质量的现实意义,最后提出了改变大学是政府附属部门的状况、赋予学术权力应有的地位和权威、完善教授会等学术组织等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教育发展研究》2007,(13):126-127
2007年5月25-27日,"应用型本科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光大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应用型本科教育工作委员会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办,上海电机学院承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顾问、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原邮电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朱高峰院士,原教育部副部长、中国高教学会会长周远清教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原教育部职教司司长杨金土教授应邀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30余所院校的100多位代表围绕应用性本科教育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西南师范大学重视对外教育交流 ,并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 2 0 0 0年 ,该校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张诗亚教授到美国佐治亚洲首府亚特兰大肯尼索州立大学参加“全球化的挑战”年会 ,与旅美华人教授学会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数年来 ,该会先后派 2 0余位华人教授到西南师范大学讲学或合作研究。尤其是 2 0 0 1年 5月 ,旅美华人教授团一行 15位学者到西南师大讲学 ,时间持续一周。他们用汉语、英语 ,讲教育、文化、政治、经济、国际关系 ,以及中国的发展。学生对这种高强度、高水平的学术演讲 ,反映空前热烈 ,几乎场场爆满。交流的影响甚…  相似文献   

11.
今年五月三十日,美国贝克莱加州大学田长霖教授在我院作了题为《技术科学与教育》的报告,着重阐述了技术科学和技术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田教授是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国际传热学协会执行主席、美国传热学学会主席,系国际著名学者,知识渊博,学术造诣很深。他的报告內容丰富,有理有据,思路开阔,言语生动,博得了会场听众的热烈掌声。田教授的长篇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对技术科学的基本认识;第二部分讲  相似文献   

12.
《文学教育(上)》2008,(21):F0002-F0002
武汉新世纪文学教育研究所是一个专门从事文学教育研究的学术机构,拥有一大批著名的文学教育顾问,如南京大学的丁帆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王一川教授、上海大学的王晓明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的孙绍振教授、山系师范大学的吴义勤教授、复旦大学的陈思和教授、暨南大学的洪治纲教授、山东大学的施战军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的胡亚敏教授、清华大学的格非教授、  相似文献   

13.
“教育理论工作者一定要走与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不走这条道路,出不了自己的教育理论,出不了自己的教育家”。这是上海师大教授曹子方在老中青教育理论工作者座谈会上讲的一番话。这个座谈会是在全国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期间召开的。座谈会上,中青年学者们就教育科学的发展、科研队伍的建设和科研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请教了老学者、老专家。参加座谈会的四川省教科所青年研究人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教协会煤炭院校专业委员会中专部成立暨第一届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5月12日至14日在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召开。会议由中专部秘书长徐群保主持,煤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专部主任、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校长张西月教授以东道主的身份致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中国电教协会办公室主任岳华同志专程到会指导并讲了话;煤炭院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煤炭高校电教研究会理事长党仲魁教授出席会议并讲了话。四位专家做了丰富精彩的学术报告,他们是清华大学电教中心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王学优副教授:“现代教育技术—从学科建设谈起”;清…  相似文献   

15.
2007年5月25-27日",应用型本科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光大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应用型本科教育工作委员会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办,上海电机学院承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顾问、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原邮电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朱高峰院士,原教育部副部长、中国高教学会会长周远清教授,中  相似文献   

16.
我与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女教授讲坛"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女教授协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共同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全校通识选修课程,由北京师范大学女教授协会副会长、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教育学部向蓓莉副教授、张莉莉副教授联合主持。讲坛旨在传承北京师范大学人文与治学精神,使学生得以借鉴跨学科视角与方法,培养鉴赏力、判断力和创造力。2012年以来,讲坛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学术造诣深厚,有较强影响力的女教授,讲述她们的成长故事、学术历程、人生智慧。通过这些杰出女性教授对学术和人生不懈奋斗、追求卓越的"亲身示范",传递给当代大学生一种学术精神和人生理想,启迪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讲坛广受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好评,本刊《人物》专栏将陆续刊登主讲教授的精彩讲座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应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和田讲坛"学术委员会的邀请,2016年6月22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丁钢教授,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鉴,西南大学社科联副主席张诗亚三位教授做客我校"和田讲坛",为我校师生举办了精彩的学术讲座。学校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中国教育报》报道了北京科技大学通过教授会推动教授治学的情况。据报道,目前教授会已成为该校相关学院学术事务的决策、咨询机构,甚至包括院长的选拔、人才的引进、学术团队的业绩考核,教授会都有参与权或决定权。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国际期刊》于2010年创刊,每年两期,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与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共同出版,主编是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执行主编是清华大学史静寰教授,香港大学白杰瑞(Gerard A.Postiglione)教授担任国际顾问。在采访中,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史静寰认为,刊物文章反映的不仅是中国教育,更多的是国际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共同问题与趋势;期刊的发展不能急功近利,必须有好的学术水准。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第七届学术文化节开幕,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裴娣娜教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谢维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郑新蓉教授受邀参加,围绕各自的学术生涯为青年学子做了一场精彩的对话教学。本刊将其中涉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主题进行拣选、整合,编辑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