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吴非的博客     
学生寄来贺卡,依着旧例,说了些美好的话,我理解他们的一片真心,但是对他;们花费精力来表达心意感到没有必要。我一向认为,中国人逢场作戏地说点恭维:话、客套话,也是为图个吉利,于人于己,都说得过去。不在意别人是否领情,只怕礼数不到,这是一种谨慎的为人,无可厚非。但也因此就有了令人不堪的繁文缛节,让人感到活得真累。比如送贺卡,纯粹是个形式。况且贺卡上面印的那些祝词,也免不;了一片虚情假意.教师节那天,刚入学十天的学生送来贺卡,上面写的竟也是“师恩难忘”。  相似文献   

2.
吴非 《语文新圃》2007,(2):45-46
学生寄贺卡来,依着旧例,说了些美好的话,我理解他们的一片真心,但是对他们花费精力来表达心意感到没有必要.我一向认为,中国人逢场作戏地说点恭维话,即使是种客套,也是为图个吉利,于人于己,都说得过去.不在意别人是否领情,只怕礼数不到,这是一种谨慎的为人,无可厚非.但是也因此就有了令人不堪的繁文缛节,让人感到活得真累.比如这送贺卡,纯粹已经是个形式,况且贺卡上面印的那些祝辞,也免不了一片虚情假意,教师节那天,刚入学十天的学生送来贺卡,上面写的竟也是"师恩难忘".……  相似文献   

3.
教师上完"新年的礼物"一课后,让学生做贺卡并写上诚挚的祝愿送给自己敬爱的人。一位学生把贺卡送给老师,老师满脸笑容地说:"你的贺卡做得太好了!我一定好好珍藏这份礼物。"可是几天后,这位学生在垃圾堆里发现了她送给老师的贺卡。这位学生生气地说:"我再也不相信这个老师了!"这位老师丢弃的不仅仅是一张贺卡,更是丢弃了作为教师的一份诚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教师讲诚信。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王仲平 《师道》2008,(4):32-32
元旦前夕,我收到许多学生送的贺卡,其中一张贺卡上的祝福词写得很特别:祝老师活得像个神仙,死了像大海。我拿着贺卡反复揣摩:是他自己写的,还是从别处抄的,或者是别人教他写的?在他的思维里,大海究竟代表了什么?同事看了也感到惊奇:“十来岁(四年级)的孩子写出这样的话,真看不懂。”我很想知道孩子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怕直接问会吓着他,又怕得不到真实的答案。于是,我耐心地等待机会。  相似文献   

5.
教学呼唤真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做贺卡并写上诚挚的祝愿,送给自己敬爱的人。一位学生把贺卡送给老师,老师满脸笑容地说:“你的贺卡做得太好了。我一定珍藏这份礼物。”可是几天以后,这位学生在垃圾堆里发现了他送给老师的贺卡。这位学生气愤地说:“我再也不相信这个老师了。”这位教师丢弃的不仅仅是一张贺卡,同时还丢弃了作为教师的一份真诚。当教师丢弃了真诚,也就丢弃了学生的崇敬和热爱;当学生开始怀疑自己的老师,也就开始怀疑这个世界的美好和诚信。这仅是个例,没有普遍性。但课堂上老师跟学生来假的并不少见:有的老师在课堂…  相似文献   

6.
<正>"十年树木十年风雨,十年育人十年硕果",这是我写给如东支教特级教师于树华的第十封生日贺卡里的贺词。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已近十年连续坚持给学校每位教师写生日贺卡共计2667封,从未间断,从不雷同。我写生日贺卡最初的朴素想法是:记住每个教师生日,及时送上生日祝福语和生日蛋糕。但渐渐地,写生日贺卡成了我与教师进行心灵交流的一种方式。我注意根据每一位教师的姓名、个性特点、爱好和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尽可能送出既具有文化特色,又能体现学校关怀  相似文献   

7.
每年生日的时候,我常常会收到学生寄来的贺卡,今年收到的一张贺卡上祝词有些特别:“欧老师,生日快乐!我真想请您吃面条!!”看到这张有三个感叹号的贺卡,我心领神会地微笑着,一件往事涌上心头。寄贺卡的同学姓汪。10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应邀为该年级的学生作讲座。讲毕,接过一束鲜  相似文献   

8.
元旦即将来临,校外商店又在忙着销售贺年卡。看着这一切,我不由得想起了教师节的情景:教师节那天,我一走进教室,学生们就一拥而上,纷纷送上自己的贺卡。顿时,各式各样的卡片堆满了我的讲桌。一瞬间,那份爱的感动也充盈我的心田。那堂课,同学们学得特别投入,我也特别有激情,一张小小的贺卡将我和学生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如今又到了元旦,正所谓“礼尚往来”,有来不往非礼也,我何不为学生送上一张贺卡呢?于是,当天晚上,我坐在灯下,认真地为每位同学在贺卡上填写“新年贺词”。拿着手中的笔,我第一个想到的学生就是张朋。张朋是个聪明活泼的…  相似文献   

9.
贺卡的作用     
许多美术教师认为,“贺卡”是学生们最熟悉的东西,把它拿到课堂上讲就没意思了,可我的想法恰恰相反,学生在美术课上遇到自己熟悉的学习内容,动起手来更容易,等于给了他们一个展示才能的机会。于是,我在《贺卡的制作》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学生既然知道了贺卡是怎样做的,在课堂上没必要罗嗦,重要的是要发挥美术课的特性———让学生身心愉悦、寓教于乐。首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在进入课题前我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1.有哪位同学从来没有收到过贺卡?(回答当然是否定的。而且非常感兴趣地议论开了。)2.同学们都收到过什么类型的…  相似文献   

10.
戴燕 《天津教育》2005,(12):21-21
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做贺卡并写上诚挚的祝愿,送给自己最敬爱的人。一个学生把自己精心制作的贺卡送给教师,教师满脸笑容地说:“你的贺卡做得太好了!我一定珍藏着这份礼物。”可是几天以后,这个学生在垃圾堆里发现了自己送给教师的贺卡。他气愤地对家长说:“我再也不相信这个老师了!”  相似文献   

11.
请看2005年高考江西卷一道题目:写一张给亲属的节日或生日贺卡。要求:感情真挚自然,语言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出现真实姓名,正文50个字左右。(6分)这道题目考查贺卡的拟写。逢年过节发个贺卡,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中学生更是对贺卡情有独钟。这样的题目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考查了学生修辞的运用和想象力,学生怎不喜欢?这不禁让我们自然想起2004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一些题目,如拟写公益广告词、节目串台词等;在高考语文命题越来越生活化的今天,拟写贺卡题悄悄走进高考试卷,也就是很正常的了。贺卡,指的是用卡片形式发出的简…  相似文献   

12.
教师节那天下午,我刚到办公室,就发现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守在门边,她递给我一张贺卡,腼腆地抿嘴一笑:“老师,节日快乐!”然后笑眯眯地转身跑了。这孩子!我端详着贺卡,可能是手工课做的吧,边儿剪斜了,还毛拉拉的,一看就知道不是个手巧的孩子,不过,这可是一份真挚的情意呢!咦,贺卡里还夹着一封信,我轻轻地打开信,只见信纸上工工整整地写道:  相似文献   

13.
空白的贺卡     
裴老师在教师节的前几天,就收到了她教的四个班二百多名学生的贺卡。今年的贺卡档次普遍提高了,都是些五元一张的卡通贺卡。裴老师在去年就已经强调,以后过教师节不用再给老师送贺卡了,最起码她这里可以不送,学生们非但不听,反而叉提高了一个档次,裴老师在心里嗔怪这些学生:怎么把老师的话当成耳旁风?  相似文献   

14.
每年的教师节,外婆都很伤心,她说她做了几十年的教师,学生教了千千万,可到教师节,没收到学生寄来的贺卡,或者一束鲜花。  相似文献   

15.
每逢春节来临之前,学生之间,学生对老师往往赠送贺卡,祝新年好,恭贺新禧。这些贺卡大多数是购买的,而且价格较高。为了进行“自己动手,勤俭节约”的教育,培养学生制作贺卡的技能技巧,我在节前上了一堂“自制贺卡”的公开课。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制作贺卡的方法,使学生懂得贺卡的作用以及自制贺卡的意义。课前,我准备了许多教具。上课时,我板书课题后,讲了春节即将来到互赠贺卡之事,然后出示以前学生送给  相似文献   

16.
眼看圣诞、元旦就要到了,同学们一定想为自己的老师、同学送上自己的问候吧?我们可以将祝福用电子贺卡传送给他们,让他们在节日里获得一份意外的惊喜。一、 浏览电子贺卡许多网站都为大家准备了精美的电子贺卡,让我们来仔细挑一挑吧。(十)电子贺卡送问候@薛莉 @周琳  相似文献   

17.
每当新年临近,我的桌上都会堆上一叠学生们送的贺卡。这一年,当我再一次沉浸于这些美好祝愿的时候,我不禁想,如果学生收到我写的贺卡,他们将会是怎样的感受呢? 于是,在新年前夕,我决定给所任教的两个高三班级的每位学生写一张贺卡。  相似文献   

18.
贺卡     
“同学们,猜猜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从北京风尘仆仆学习归来,一走进教室,又看到五十双充满热切期盼的眼睛,我故作神秘地问道。“是好吃的!”“是学习用品!”“是纪念品!”话语中流露了期盼与惊奇。我笑而不语,从身后拿出小礼物,在学生面前一亮。“哦,是贺卡!”有位性急的学生喊道。“知道林老师为什么送你们贺卡吗?”短暂的沉默。“瞧!这些贺卡的图案有北京的美丽风光,有可爱的卡通造型,有奥运健儿的飒爽英姿,每一张都惹人喜爱。林老师送你们贺卡,除了想给你们做个纪念,也想借此机会开展一次设计贺卡的比赛。设…  相似文献   

19.
教师节快到了,学生不断地送来贺卡。带日历的、带香水味的、带音乐的……这么多精美的贺卡,真让我感动。回到办公室,同事也收到不少贺卡。大家正相互欣赏着,突然,有位老师说:“这么好的贺卡得花多少钱呢?”多少钱?我一愣,对呀,如果按每人5元计算(一般一个学生会给好几个老师送),我班50人,就是250元,全校1000  相似文献   

20.
每年生日的时候,我常常会收到学生寄来的贺卡.今年收到的一张贺长上祝词有些特别:“欧老师,生日快乐!我真想请您吃面条!!”看到这张有三个感叹号的贺卡,我心领神会地微笑着,一件往事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