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羲之被后世誉为“书圣”,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七子一女皆擅书法,“知名者五人”,这些都与王羲之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有关。王羲之家庭教育的特点为:翰墨育人、德育为先;在书法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高雅情趣;重视言传身教,着力培养孩子勤奋刻苦的精神;重视通过家训来树立家风、传承家庭教育精华。对当前家庭教育的启示为:家庭教育应首先重视品德教育;父母应重视言传身教,磨炼孩子的毅力;家庭应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  相似文献   

2.
一、家庭教育的意义 众所周知,人的成才由先天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影响(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个重要因素促成的。先天遗传素质给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良好的发育,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给后天的学习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典型的家庭教育往往是社会环境影响的一个缩影。父母是孩子重要的启蒙教师。根据教育心理学中“先入为主”的原则,父母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将给孩子的后天教育打下了深刻的印痕,孩子的素质往往成为父母素质的映象,许多身边的教育现象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勿毋置疑,家庭教育作为重要社会环境范围内的部分,更有其独特的和起关键作用的意义。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1.家庭教育的长期性。作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是贯穿自孩子出生之前的“胎教”直至自己“呜呼哀哉”之后的相当长期的过程。每个父母对子女的影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一般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而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父母。作为新时期的家庭,父母应了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知道如何去应对。  相似文献   

4.
(一)亲子观破除把孩子作为父母私有财产的观念,从根本上铲除家长制赖以产生的基础;确立“为国教子”的理念,培养现代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二)评价观破除单纯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惟一标准,全面关怀孩子的身心健康,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引导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三)教育观破除过度的单向传授和灌输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亲子互动的家庭教育形式,构建教学相长的家庭学习氛围。(四)人才观破除“升学=成才”的人才观念,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人才观,尊重个性差异,促进个性发展和人格…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方式与中国人观念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彬 《吉林教育》2006,(7):29-29
家庭对子女现代化观念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方式相对民主、尊重个性、重视独立性的,子女接受现代化观念的程度就较高。这就表明家庭教育方式在中国人的现代化观念形成过程中作用十分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自身的良好内涵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才能有效地影响孩子。教育方式本身是一种独立的直接影响孩子未来发展的因素。作为家长,培养孩子绝不只是向他们传授那些父母已接受的东西,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能力、一种精神、一种自主进取的人生态度,这是家庭教育最根本的一点。  相似文献   

6.
实施素质教育应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陈美丽一项有关家庭教育的调查表明,我国的家庭中大量的家长缺少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而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无所适从。很多人把追求孩子获得高分摆在家庭教育的首位,而不懂得培养孩子的全面素质。在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上,不少家长...  相似文献   

7.
处理好家庭教育中的若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的特别关注,我们与广大读者讨论关于处理好家庭教育中的若干关系。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家庭和谐的基础;亿万个和谐家庭,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处理好家庭教育中的各种关系,这是一种并不简单的艺术。但是,如果父母亲做到了这一点,那么就具备了教育孩子的一个最好的条件。当前,全社会正在开展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的“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以下简称“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本期刊发的《处理好家庭教育中的若干关系》,可能会给参加“双合格”宣传实践活动的家庭一些启发。本文涉及到的“若干关系”,都是家庭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用科学的理念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无疑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利。为此,指导、推进、完善、实践科学的家庭教育,引起了世人的强烈关注,作为以宣传正确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已任的中华家教杂志社,更是责无旁贷。2004年第12期,本刊曾刊登了由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颁布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共十条)全面而深刻地阐明了“合格父母”的基本条件,也请读者给予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三种教育密切配合 ,形成了一个培养人、教育人的系统工程。家庭教育是这个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 ,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 ,家庭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基础。因为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 ,也是“养成”的教育 ,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 ,决定孩子做人起点的高低。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场所 ,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生活环境 ,孩子就在这个环境中逐步成长 ,家庭的一切都会在孩子幼小纯真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就在这种环境中获得他们最初的生活经验 ,初步的科学文…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方式应该与时俱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世纪呼唤新的家庭教育,新的家庭教育呼唤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近年来素质教育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家庭教育方式有没有跟不上教育变化的步伐,当今的父母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带着对这个问题的疑问,我选择241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父母对孩子基本上是说教要求多,启发引导少;强调孩子应该怎样多,理解孩子为什么这样少。至于教育的效果,用不少学生的话说,“从没体会过和父母的亲密感觉”,“忆苦思甜让我受够了。”“‘榜样’可能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不能只讲别人的好,要适当的给孩子一点自信。”“我爸妈反…  相似文献   

10.
家庭也是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天然的启蒙老师.一个高尚文明、富有教养的家庭,能使孩子从小受到真善美的感染和熏陶;一个卑琐庸欲、充满低级趣味的家庭,必然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些从小学会打架头殴、偷摸扒窃、赌博乃至吸毒的青少年,都与家庭教育的失误有关.坚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的必要前提.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首先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指的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训  相似文献   

11.
杨勇 《中国教师》2009,(Z1):500-501
<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育人的摇篮。每个人从呱呱落地,就受到家庭成员、家庭环境、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影响。因而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核心,具有学校教育的优越性。在教育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作为孩子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  相似文献   

12.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使90%儿童(十四岁以下)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并把这一条作为九十年代我国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儿童的成长有赖于父母亲的抚养和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共同担负着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接班人的任务。不仅如此,家庭教育还有其特别的作用。因为儿童出生之后,最先接触的就是家庭生活,父母事实上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既是孩子最初的学校,也是永远不会毕业的学校。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教育。这些教育有的是符合社会要求和教育规律的,能对孩子产生积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却有不少家庭陷进了家庭教育的误区。误区之一:缺乏对子女独立人格的尊重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子女寄予高期望值。为了使自己的子女成龙化凤,除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外,家庭还不遗余力地安排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特长培训班。父母在安排孩子的特长学习时,不是根据儿童的发展成长规律以及孩子的兴趣来决定,而是过多体现父母的意志。时至今天,居然还有人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在家庭教育上主要用威压手段树立父母的权威,贯彻父母的意志,凡事命令得多,强迫得多,讲道理少,更不要说…  相似文献   

14.
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有些人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虽然有失偏颇,但还是有些道理的。父母的言传身教将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个人认为应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公民。我曾在一所中学从事教学工作,现在教育出版社工作,还是一个七岁孩子的母亲,在本文中结合自身的经历谈几点家庭教育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信息渠道越来越多,这些信息无疑对学生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学生从家庭接受信息比学校来得及时,更强烈。如果仅靠学校教育,显然会滞后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因此,将学生的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十分必要,能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明白,品学兼优的学生与家长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有直接联系;而失足青少年与家长的娇生惯养、作风不正产生着直接影响。因此,家庭教育“起于母胎,终于坟墓”,既是各种教育的起点,又是各种教育的归宿,谁忽视家庭教育,或者想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替代,从而达到培养优秀儿女的目的,都是天真的幻想,丢了家庭教育,若干年后,可能会在孩子身上欠下一笔难以偿还的“父母债”。作为家长应具备了解孩子的能力、评价孩子的能力、指点孩子的能力、保护孩子的能力。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据分析,父母的教育方式可以划分四大类:情感温暖型、过分干涉保护型、矛盾型、放任型。在四种父母教育方式类型中,放任型父母的孩子学习问题最多,违纪和攻击性行为方面问题最多,在情绪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方面放任型和过度干涉的父母的孩子问题多。  相似文献   

16.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更为重要。尤其是现在的家庭,物质上丰富了,独生子女增多了,家庭教育更不能忽视。当今的父母在物质上给孩子的太多,在精神上给孩子的却又太少,要知道给他金钱让他挥霍、留下遗产让他继承,都不能足以让孩子幸福一生,让自己晚年快乐。所以,与其把财产留给孩子,还不如把孩子首先培养成人,最终培养成才。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社会结构变迁剧烈,价值观念也愈趋多元发展,尤其家庭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家庭教育中出现一系列问题,突出地表现为:失去双亲或父母离异,甚或父母不爱孩子,孩子形同孤儿,他们的发展受到抑制;有的家庭貌似完整,但是父母感情不和,常拿孩子作为出气的对象,因此屡有“受虐儿童”事件发生,造成子女身心发展障碍;有的父母情绪不稳定,教育能力与水平低下,家庭教育缺乏理性行为,往往抵消学校教育的力量;更为突出的问题在于青少年因为家庭缺乏温暖,离家或夜不归宿,导致犯罪事件层出不穷。如此的家庭教育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成了一个全社会性的重大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的人口素质,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前途。”本文拟就独生子女的成长与家庭教育的关系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以祈对独生子女教育有所裨益。 一、家庭教育的有利条件是独生子女成才的基础 当今社会的父母,尤其是年轻父母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培养独生子女成才。为此,他们想方设法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与过去的非独生子女家庭相比,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条件上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一)情感优势。爱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儿童成长中最基本的心理需要。父母之爱会使孩子在心理上具有一种安全感,是决定孩子情绪是否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失去父母之爱,会给儿童带来缺陷,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形成和智力发展。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分争,可以充分享受父母之爱。父母也往往抱有浓厚兴趣去研究孩子教育问题,关注孩子的成长,想尽办法使孩子得到爱的满足,培养孩子活泼健康,积极主动进取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9.
<正>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是世人公认的永恒真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一位教育权威人士说得好:素质教育三分天下,家庭教育是头件大事。它"起于母胎,终于坟墓",既是各种教育的起点,又是各种教育的归宿。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素质的高低,与其父母素质的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作为家庭中的家长,身为人之父母,应要具备各种实施家庭教育的方法、能力和素质,在家庭中,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方法、技巧和策略教育自己的子女,使得孩子能够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