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快乐"因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沉醉于语文学习情景之中,真正体验到语文教学的乐趣呢?笔者从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感动学生,首先教师必须受到感动;要让学生乐学,教师必须乐教.其次,必须认真开掘快乐之源--教材中蕴含的快乐因素,让它在教师的设计下,成为感动学生情感的"息壤".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情感带来的快感,他才能真正地乐学、爱学,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刘鹏 《考试周刊》2014,(52):159-160
教育是最接近心灵的接触,是通向学生心灵的道路,教育也最能引起学生心灵的感动。感动是前进的动力,在感动中的学生往往能够更好地获得启发、感悟与提高。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学生心生"感动",并在"感动"中得到教育。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情感之源,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寓教于情,让学生在情感深处感动、感悟、感怀,体味情感之美,培养学生美好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4.
张晓燕 《考试周刊》2009,(3):105-105
“如何让学生在感动中学好语文?”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激发的问题,着重从四方面进行论述:1.营造氛围,引发感动;2.强化阅读,体会感动;3.实践生活,寻找感动;4.习作表达,学会感动。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感动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灵感受,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在深入探究和实践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感动就在其中凸显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创设充满激情的教学情感氛围寻找文本与情感的契合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再将其传递给学生,  相似文献   

6.
在习作教学中,一些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想象类习作在学生作文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导致教学效果高耗低效。想象类习作应该这样教学:打破惯有思维,让"标题党"渐行渐远;尝试细化表达,让"流水账"销声匿迹;凸显情节价值,让"直肠肚"一去不返;关注自身情感,让"主题荒"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中的对话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学生在成长中的情感、态度,关注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积极提问,在与老师与同学间的对话中发散思维,形成独特的观点和解题思路。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和谐"对话"的  相似文献   

8.
<正>一、背景介绍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教师要善于激起和诱发青少年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逐步培养青少年学生善感的心灵,让青少年学生真正地感动,使学生"多情善感"。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应该从生物学的特点出发,认真发挥教材中的情感道德教育的教育点,寻找知识教育与情感道德教育的结合点,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中渗透情感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三维目标体系中加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上的具体体现。这意味着关注每一个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励学生的是情,感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是情!可以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身就栖居着浪漫和诗意,作者情意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因此,语文教学要让感情流淌,我们要让语文教学充满情感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中的所谓“移情”,就是教师需将学生的感情牵引到作品中去,使自己也和作品中的形象具有同样的情感,这种审美对象和欣赏者情感上的交流融合,升华共鸣,就叫移情。那么,如何让学生的情感从感知阶段飞跃到感觉、感动这个自由王国呢?移情法又该怎样贯彻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呢?首先,教师要先自己感动才能以情感动学生;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最重要的是移情生活,使课文与生活相连。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一个不懂得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人是无法品味出语文学习的乐趣的。学生在阅读中,只有在阅读对象和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  相似文献   

11.
一、教师在情感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教学中如果离开了情感,认知活动就无法进行。在情感渗透、融合、内化的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包忠文先生说:"语文教师应当成为培养学生具有健康审美感情和高尚情感的教育工作者。"要感动学生,首先要感动自己。"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情  相似文献   

12.
散文的教学就应该在关注文本语言的基础上,强化对情感的观照,引领学生以散文的语言为载体,促进学生与作者情感的融合。在教学中,要依托画面,激活学生情感;要紧扣文眼,让学生体悟情感;聚焦对比,让学生融合情感;利用模仿,让学生表达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让散文教学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创设让学生有"感觉"的课堂,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实际,让教学具有亲和力;践行以生为本,让教学具有原动力;贯彻学以致用,让教学具有内驱力;实现情感互动,让教学具有穿透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我认为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是指学生学习时所具有的活力与热情,是能感动学生、鼓舞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情绪.情感培养在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要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中学习热情,让语文课堂绽放情感之花.  相似文献   

15.
国向琴 《考试周刊》2013,(53):170-170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落实"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音乐教育目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文章对小学音乐情感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动情表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此体验音乐的美感;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实践,让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学生带着对音乐的强烈兴趣与爱好,为音乐作品中蕴藉的情感因素所感动,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全面提高艺术素质。  相似文献   

16.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情感体验的参与,让课堂不局限于道德知识教学;教师将不同学科教学与品德课教学相互融合,让情感体验的价值充分激发出来;品德课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学生自己的调查与思考,让他们在亲历中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17.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动之以情,悦之以情,晓之以情,让学生在情感的知识海洋中遨游吧,变文言文的教学课堂为师生合作愉快的情感天空,引得春风度玉关,寻回我们心灵深处的感动。  相似文献   

18.
教学预设和上课过程中若能更多关注学生需求,那就能更有效地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实验设计要关注全体学生的观察需求,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感官刺激;新知识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思维需求,为他们的思维发展搭建一个平台;师生互动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使课堂"预设"得以更好地落实。  相似文献   

19.
正情感教育是不可缺失的。如果缺失情感教育,学生将不会感动,长久下去将会缺乏情感,成为不健全的人。在教学中,应将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转化为泻泄奔腾的感情激流,让学生于无声处听惊雷,于字里行间体会丰富的情感,将人物真实地、有血有肉地、栩栩如生地呈现给学生。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培养学生的情感,决不能简单地以为教书就是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情感智慧》是1995年的畅销书,作者是心理学家丹尼尔·  相似文献   

20.
<正>在地理教学中,把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是实现情感态度目标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我认为教师在实施情感教育时要有"三心"。一、爱心是教学的关键没有爱心就没有激情。地理课堂上学生那一双双热情且充满求知欲的眼睛,总是让我感动,让我顿生激情。我会运用各种方法与学生交流,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有时,通过小组讨论,给学生交流的机会,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通过互帮互勉,让后进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我不偏爱优等生,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